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锦江

作品数:61 被引量:258H指数:9
供职机构:华中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电子电信
  • 4篇电气工程
  • 3篇理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0篇机器人
  • 9篇神经网
  • 9篇神经网络
  • 7篇网络
  • 6篇智能控制
  • 5篇控制器
  • 5篇控制系统
  • 5篇ATM
  • 4篇神经元
  • 4篇分布式
  • 4篇传感
  • 3篇电力
  • 3篇电力监控
  • 3篇电力监控系统
  • 3篇信息融合
  • 3篇直接驱动
  • 3篇神经元网络
  • 3篇自适
  • 3篇自适应
  • 3篇自适应控制

机构

  • 58篇华中理工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1篇福州大学
  • 1篇国防科学技术...

作者

  • 61篇陈锦江
  • 15篇黄心汉
  • 11篇瞿坦
  • 9篇袁军
  • 8篇胡文华
  • 8篇陈雷
  • 7篇朱世伟
  • 7篇胡建元
  • 7篇黄献青
  • 6篇温鹏
  • 6篇涂健
  • 5篇李浚源
  • 5篇吴俊
  • 5篇王宁
  • 4篇李燕
  • 3篇徐正权
  • 3篇李希光
  • 3篇胡亚光
  • 2篇方华京
  • 2篇赖寿宏

传媒

  • 17篇华中理工大学...
  • 7篇机器人
  • 4篇科技通报
  • 4篇控制理论与应...
  • 4篇控制与决策
  • 2篇计算机工程
  • 2篇高技术通讯
  • 2篇信息与控制
  • 2篇小型微型计算...
  • 2篇系统仿真学报
  • 2篇1992年控...
  • 1篇电脑学习
  • 1篇自动化学报
  • 1篇计算机研究与...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计算机应用研...
  • 1篇多媒体世界
  • 1篇通信技术
  • 1篇兵工自动化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年份

  • 3篇1998
  • 3篇1997
  • 4篇1996
  • 8篇1995
  • 12篇1994
  • 14篇1993
  • 10篇1992
  • 7篇1991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自由度控制机器人直接驱动系统
1993年
为适应直接驱动机器人惯性大范围变化的特点,在常规伺服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无源自适应环节以降低系统对于控制对象参数变化的灵敏度,导出了系统常规控制器和无源自适应环节(或称为灵敏度补偿器)的参数可以独立设计——即所谓二自由度控制的条件.实时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这种二自由度控制方案在对象的机电时间常数产生大范围变化的情况下能获得满意的动、静态特性,且实验容易,有较大的工程适用价值.
吴俊李浚源陈锦江
关键词:变参数二自由度控制
采用双处理器实现的神经元网络自适应控制器
1993年
采用多层神经网络作为闭环反馈控制器,针对被控对象数学模型未知的情况,提出一种新的自适应控制算法.并给出了该算法的并行运算实现方案.利用INTEL 8098单片机构成一个能进行上述处理的双处理机系统.试验表明,这种系统可基本满足计算量大、处理复杂的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器的要求。
温鹏李燕瞿坦陈锦江
关键词:自适应控制控制系统神经网络
自适应神经元网络的智能控制被引量:52
1992年
本文给出了一种适用于控制的自适应神经元模型及其学习策略,设计出了使用这种自适应神经元的网络智能控制系统,提出了神经元网络系统的预测和滤波控制学习算法,并分析了系统的学习控制机理,此方法的有效性和优点得到仿真实验的证明。
王宁涂健陈锦江
关键词:自适应神经网络智能控制
基于GCRA(T,δ)的CDV成形算法及其实现
1997年
文章提出基于通用信元速率算法GCRA(T,δ)的CDV成形算法,该算法能有效地成形CDV使之符合GCRA(T,δ)算法对CDV容限的要求,并对CDV成形器的实现和操作进行了讨论。
胡文华朱世伟陈雷陈锦江
关键词:ATMB-ISDN
无限维离散不可控系统二次判据问题讨论
1994年
通过构造一个范数,并利用动态规划原理对无限维离散不可控系统二次判据问题进行了讨论,得到了最优反馈控制的存在唯一性,以及自治情形下的Riccati方程。
黄献青瞿坦陈锦江
关键词:最佳控制
模糊智能控制器研究
本文针对传统模糊控制器的两个不足之处:稳态误差和控制精度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法。在模糊控制器中引入一个自学习环节,实现了模糊控制的智能化。用此构成一个温度控制系统,并对其控制效果进行了验证。
温鹏庞富胜瞿坦陈锦江
关键词:模糊控制器自学习智能控制
文献传递
三维动画在HP工作站上的实现
1995年
本文介绍了在HP工作站上实现3D动画的方法。首先介绍了HP工作站的显示系统,在PCX图像文件格式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动画图像文件格式,并对图像文件的压缩、反压缩算法进行了讨论。
齐文新林奕鸿陈锦江
关键词:图像文件格式三维动画计算机
4块问题的H∞优化设计
1992年
本文对状态不完全可测系统的4块H~∞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运用动态输出反馈的方法,通过系统的两个代数Riccati方程,实现了预定H~∞范数指标下的优化控制.与现有文献不同之处在于,本文方法在代数Riccati方程不加摄动项的情况下放宽了假定条件,而且控制器的计算较为简单.
杨富文涂健陈锦江
关键词:优化设计
ATM局域网仿真原理
1996年
ATM以其按需分配带宽、支持数据、语音、视频等多种业务综合的特点,现已为ITU-T确定为实现B-ISDN的目标模式.1994年底,ATM论坛完成了局域网仿真的标准草案.局域网仿真使现有LAN无须在硬件和软件上升级即可享受ATM技术带来的好处.首先,LAN仿真允许现有的网络适配器驱动程序,以及层2和层2以上的协议继续使用;其次,LAN仿真允许现有LAN的应用程序访问ATM服务器、工作站和其它网络设备.这就意味着LAN仿真使现有网络的应用和高层协议无须改动就可使用ATM进行通信.ATM仿真局域网由原局域网、ATM交换网络、LEC(LAN仿真客户)和LES(LAN仿真服务)组成.现有LAN通过一个LAN-ATM转换器就可挂接在ATM主干网上,LAN-ATM转换器主要功能是:将LAN包转换成ATM的信元格式或将ATM值元组装成LAN包.LEC和LES是按照顾客—服务器模式定义的两个软件,LEC的任务是做LAN的代理与ATM网相连,映像LAN终端的MAC地址为ATM地址;LES由3个逻辑独立服务器:CS(配置服务器)、LES(LAN仿真服务器)和BUS(广播服务器)组成.LAN仿真提供的是层2的服务,与高层协议独立,ATM交换机只是简单地在仿真客户间建立一个虚连接,LAN包转换成ATM信元和ATM信元转换成LAN包的工作,均由LEC和LES共同完成,而且与ATM转换器相连的LAN终端就像在一个纯粹的Ethernet和令牌网?
胡文华朱世伟陈雷陈锦江
关键词:ATM
采用模糊补偿的直接驱动机械臂控制被引量:1
1993年
针对直接驱动机械臂惯量大范围变化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模型参考模糊补偿器.实时控制结果表明,它与PI控制器相结合,能有效地克服直接驱动机械臂系统变参数因素的影响,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提出的控制方案既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又可以获得满意的控制性能.
吴俊李浚源陈锦江
关键词:机械臂变参数直接驱动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