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磊
-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急诊冠脉介入术后尿L-FABP表达与急性肾损伤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术后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表达与急性肾损伤发生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行经皮冠状动脉术的2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急性肾损伤分为急性肾损伤组(n=86)和非急性肾损伤组(n=176)。急性肾损伤组根据急性肾损伤(KDIGO)分期,分为:Ⅰ期29例、Ⅱ期39例及Ⅲ期1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比较所有患者血清血肌酐(Scr)及尿L-FABP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并比较血清Scr、尿L-FABP对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性肾损伤发生的因素。结果与非急性肾损伤组相比,急性肾损伤组患者血清Scr及尿L-FABP水平较高(P<0.05)。与Ⅰ期相比,Ⅱ期、Ⅲ期患者血清Scr及尿L-FABP水平较高(P<0.05);与Ⅱ期相比,Ⅲ期患者血清Scr及尿L-FABP水平较高(P<0.05)。ROC诊断分析显示,尿L-FABP诊断急性肾损伤的AUC为0.917,灵敏度为80.20%,特异度为91.70%;血清Scr诊断急性肾损伤的AUC为0.807,灵敏度为77.90%,特异度为75.00%。与血清Scr对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价值相比,尿L-FABP水平诊断价值显著提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Scr与高水平L-FABP是急性肾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尿L-FABP水平随急诊冠脉介入术后急性肾损伤分期增加呈显著上升趋势,且尿L-FABP对急诊冠脉介入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 陈娟侯磊张淑娟杨建中
-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 PDCA循环在优化急诊护患沟通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5
- 2016年
- PDCA循环是在管理活动中为提高质量和效益而进行的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理(A)等的循环过程,是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护理质量管理程序,可有效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急诊科是医院抢救患者的一线科室,患者大多数为急、危重症患者,故对医护人员的期望值高.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较高水平的应急处理能力和过硬的护理技术,还要具备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减少护患矛盾.
- 侯磊
- 关键词:PDCA循环急诊护理护患沟通
- 微课在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研究微课在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级护理专业的两个班共1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教学方法的差异分为对照组50名(传统教学法)和观察组50名(传统教学法联合微课)。将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对教学模式的评价、自主学习能力评分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学生的标本考核成绩、实验报告成绩、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以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模式多个方面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学习意识、学习行为、学习策略、学习评价、际交流以及总分等自主学习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实验课教学中结合微课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成绩的提高。
- 侯磊陈娟高凤娟张淑娟
-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护理专业实验教学
- 微课在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 目的:研究微课在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2017级护理专业的两个班共1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教学方法的差异分为对照组50名(传统教学法)和观察组50名(传统教学法联合微课).将...
- 侯磊陈娟高凤娟张淑娟
-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
- 围手术期微型外固定架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实施人性化康复护理的体会
-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对行微型外固定架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人性化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 年4 月~2015 年7 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微型外固定架治疗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 例和对照组3...
- 侯磊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