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亮
-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可供手术模拟的逼真乳房模型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供手术模拟的逼真乳房模型,包括第一底座,第一底座上表面设置有第一乳房模型结构和第二乳房模型结构,第一底座上表面位于第一乳房模型结构和第二乳房模型结构之间安装有电源。本本实用通过设计第一乳房模型结构,由...
- 张赟建史雅薇叶润仪林颖邵楠于亮匡夏颖
- 不同年龄化疗导致闭经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方案的选择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乳腺癌患者发生化疗诱导闭经(CIA)和卵巢功能恢复(OFR)的情况,探讨不同年龄CIA乳腺癌患者内分泌药物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初次诊断并接受化疗、绝经前、有完整月经来潮情况和性激素检测随访数据的患者共123例。按年龄分为≤40岁组(35例)、>40~45岁组(34例)和>45岁组(54例),采用一般线性模型来分析各个年龄组的OFR率。结果≤40岁组患者中26例(74.29%)出现CIA,29例(82.86%)患者在2年内OFR;>40~45岁组及>45岁组全部出现CIA(100.00%),2年内分别有17例(50.00%)及3例(5.56%)患者OF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4.42、54.97,均P<0.01)。在密切监测卵巢功能的情况下,对19例≥48岁、出现CIA、激素受体阳性高危乳腺癌患者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AI)。使用AI时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1.08岁(48.00~54.25岁),从闭经到使用AI中位时间为9个月(2~21个月),中位随访32个月(8~68个月),无一例出现OFR。结论对于年龄≤45岁的CIA乳腺癌患者,由于OFR率高,内分泌药物应避免直接选用AI。对于≥51岁的CIA乳腺癌患者观察至少9个月,无OFR可开始使用AI,在使用AI时应定期监测卵巢功能。
- 于亮叶润仪贺菲孙诗瑶林颖
- 关键词:闭经化疗诱导卵巢功能试验芳香酶酶抑制剂
- 术中光子线与术后外照射在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瘤床加量放疗中的近期疗效比较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比较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采用术中光子线对比术后外照射瘤床加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8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收治的222例早期乳腺行保乳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2例采用术中光子线瘤床加量(术中放疗组),150例采用术后外照射瘤床加量(术后放疗组)。所有患者术后均行全乳±淋巴引流区外照射放疗,50 Gy/25 Fr。观察术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美容效果及近期疗效。结果中位随访35个月(11~52个月),术中放疗组比术后放疗组有更低的乳腺纤维化发生率(2.8%vs 13.3%,χ2=6.071,P=0.014),但术后血肿的发生率更高(5.6%vs 0,P=0.015)。术后感染、坏死而引起切口延迟愈合、照射野内中度以上的乳腺疼痛,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放疗组和术后放疗组总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3.9%和16.0%,美容效果优良率分别为83.3%(60/72)和89.3%(134/150),术后3年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0(0/72)和1.3%(2/1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术后外照射瘤床加量相比较,早期乳腺癌保乳术采用术中光子线的不良反应、美容效果和近期疗效相似。
- 于亮叶润仪单臻张赟建陈瑞莞聂大红林颖
- 甲状旁腺危象19例诊治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危象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1月至2016年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并行手术治疗的19例甲状旁腺危象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病人术前均行定位检查,准确率为:超声87.5%(14/16),核素显像100.0%(16/16),CT 85.7%(6/7),最常用的联合检查为超声联合核素显像(8/19,42.1%),准确率达100.0%(8/8)。14例病人术前行非手术降钙治疗,治疗前平均血钙水平为(3.8±0.3)mmol/L,至术前为(3.4±0.6)mmol/L,术后为(2.0±0.4)mmol/L。手术治疗能显著降低病人血钙,效果优于非手术治疗(t=2.893,P=0.013)。9例(47.4%)病人术前血钙仍>3.75 mmol/L,14例(73.7%)病人术前血钙>3.50 mmol/L,仅1例病人因术后甲状旁腺危象引起的全身器官功能障碍死亡。结论手术是甲状旁腺危象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前准备目的是明确定性及定位诊断,不应片面追求降低术前血钙水平,以免延误手术时机。
- 吴一丹于亮李晓曦
- 关键词:甲状旁腺危象高钙血症甲状旁腺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