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丽
-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临汾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引导下旁正中入路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 2024年
- 探讨超声引导下旁正中入路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实际效果。方法 将2022.04-2023.06月于本院接受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60例产妇纳入作为研究对象,按奇数、偶数抽签法开展组别划分,奇数者为对照组、偶数者为观察组,两组例数均等(30例)。对照组取传统盲探正中入路硬膜外穿刺,观察组于超声引导下行旁正中入路硬膜外穿刺,对比两组分娩镇痛效果。结果 观察组镇痛优良率、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穿刺时间短于对照组,神经异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旁正中入路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优于传统盲探法,同时可提升穿刺质量与顺产率,降低神经异感率和剖宫产率,值得临床应用。
- 任伟伟郝银丽王华丽张春艳杨奇星
- 关键词:硬膜外分娩镇痛超声引导
- 直肠癌放疗联合口服卡培他滨化疗患者放射性直肠炎灌肠治疗的效果探析
- 2020年
- 观察直肠癌放疗联合口服卡培他滨化疗患者放射性直肠炎灌肠治疗的成效。方法:本研究中的全部对象是直肠癌放疗联合口服卡培他滨化疗后放射性直肠炎患者,一共是55例患者,分成应用康复新液联合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的参照组,以及联合重组人成碱性细胞生长因子保留灌肠治疗的研究组,分别是22例、23例,比较观察治疗成效。结果:对比的指标包括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黏膜损伤程度、生活质量水平,结果显示研究组均明显的优势于参照组,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地塞米松以及重组人成碱性细胞生长因子灌肠治疗方案,可以明显的提升直肠癌放疗联合口服他滨化疗放射性直肠炎患者的治疗效果。
- 王华丽
- 关键词:直肠癌放疗
- 循环肿瘤细胞上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表达对宫颈癌同步放化疗预后的评估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上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对宫颈癌同步放化疗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入临汾市人民医院的60例宫颈癌患者,均经病理学确诊,CTC PD-L1经CytoSorter CTC系统测定。对宫颈癌病理特征与PD-L1^(+)CTC之间的相关性予以分析,并比较PD-L1^(+)CTC和PD-L1-CTC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前后的无进展生存期(PFS),评估宫颈癌放化疗后PD-L1^(+)CTC数量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同步放化疗前后外周血CTC检出率及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同步放化疗前,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PD-L1^(+)CTC检出率更低(38.33%vs.56.67%),PD-L1^(+)CTC检出数量更少[(0.77±1.20)个vs.(1.27±1.51)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放化疗前,宫颈癌患者PD-L1^(+)CTC与肿瘤直径、FIGO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联系紧密(P<0.05)。同步放化疗后,宫颈癌患者PD-L1^(+)CTC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FIGO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PD-L1^(+)CTC患者的PFS短于PD-L1-CTC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前后的CTC PD-L1表达水平均可作为PFS预后因素。结论宫颈癌放同步放化疗前后测定的CTC PD-L1表达水平可作为预后评估的辅助指标。
- 王华丽任伟伟李险峰王红霞
- 关键词:宫颈肿瘤同步放化疗循环肿瘤细胞预后
- 曲安奈德口腔乳膏联合护理干预在头颈部肿瘤放化疗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17年
- 口腔黏膜炎为头颈部放化疗治疗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放疗过程导致早反应组织受损,且修复时间不足;以铂类为代表的头颈部肿瘤化疗药物多数具有细胞毒性,使口腔生理屏障受损,修复障碍,导致局部以充血、溃疡为特征的炎性反应,甚至继发感染。造成患者咽喉不适、进食疼痛、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甚至动摇患者继续治疗的信心。如何降低口腔黏膜炎的发生及降低口腔黏膜炎的疼痛分级,保障治疗计划的不中断,给临床头颈部肿瘤同步放化疗工作提出了挑战。我们对头颈部肿瘤放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68例患者采取了不同方法的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杨树青王华丽任伟伟翟浈
- 关键词:肿瘤放化疗疗效观察护理干预曲安奈德乳膏肿瘤化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