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抚触
  • 1篇新生儿期
  • 1篇社会
  • 1篇社会交往
  • 1篇母子
  • 1篇交往
  • 1篇抚触
  • 1篇催产
  • 1篇催产素

机构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1篇王冬青
  • 1篇张嵘
  • 1篇李轶雯
  • 1篇梁文英
  • 1篇马驰
  • 1篇马瑞
  • 1篇刘璐

传媒

  • 1篇中国生育健康...

年份

  • 1篇201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新生儿期母子隔离与抚触刺激对成年后大鼠社会交往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大鼠新生儿期母子隔离(NI)和新生儿期抚触刺激(NTS)对成年后社交行为,下丘脑室旁核(PVN)和视上核(SON)的催产素(OXT)、精氨酸后叶加压素(AVP)表达神经元数量的影响。方法将78只大鼠分到正常对照(SFR)组、母子隔离(NI)组、抚触刺激(NTS)组,于新生儿期进行相应干预,待大鼠成年后进行社会交往能力测试及神经元数量测定。结果大鼠新生儿期间的母子隔离对成年后的社交行为有不良影响,且这种行为改变在子代雌鼠的社会交往及同性社会交往时的缺陷更加明显。NI组雌鼠OXT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神经元数量在PVN的大细胞区域显著下降,AVP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神经元数量在PVN的大小细胞区域亦显著下降。新生儿期抚触刺激可部分逆转这些行为和分子上的变化。在雌鼠中PVN的OXT和AVP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神经元数量与社交行为呈正相关(r^2=0.277,P=0.044;r^2=0.325,P=0.017)。结论新生儿期母子隔离和抚触刺激可能通过PVN的OXT/AVP系统,对雌鼠的社交行为产生长期影响。
安勇博梁文英李轶雯刘璐王冬青戴笑颜马驰钱驿马瑞丁瞳张嵘
关键词:社会交往催产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