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晶

作品数:9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衢化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衢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麻醉
  • 3篇应激反应
  • 3篇手术
  • 2篇异丙酚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术后
  • 2篇术后认知
  • 2篇术后认知功能
  • 2篇麻醉方式
  • 2篇老年
  • 2篇骨科
  • 2篇芬太尼
  • 2篇丙酚
  • 2篇不同麻醉方式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胆囊切除术患...
  • 1篇弹力

机构

  • 9篇浙江衢化医院

作者

  • 9篇张晶
  • 7篇郑卫国
  • 6篇程南
  • 3篇黄培
  • 2篇杨秋林
  • 2篇王志云
  • 1篇吴锋
  • 1篇周波
  • 1篇刘小军

传媒

  • 2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健康之路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不同麻醉方式对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及全麻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对本院18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麻醉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n=90)和对照组(全麻,n=90)。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及术后1天、3天POCD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5分钟、麻醉后10分钟及麻醉后30分钟心率(t=1.111,t=0.328,t=0.424,t=0.065)、平均动脉压(t=0.024,t=0.096,t=0.527,t=0.341)、Sp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及3天观察组患者POCD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690,Z=4.346,P<0.05)。结论老年骨科手术腰硬联合麻醉术后POCD发生率低于全麻,具有一定优势。
黄培郑卫国张晶沈迎雁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老年骨科手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中BPC、凝血指标以及ERI、EDI指数的影响
2023年
目的研究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在非小细胞肺癌(NCLC)手术中对血小板(BPC)、凝血指标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数(ERI、EDI)的影响。方法收纳本院2017年3月—2022年6月148例NCLC患者,分为2个组,一组为对照组,以异丙酚诱导麻醉,另一组为实验组,以芬太尼和异丙酚诱导麻醉,比较2组手术前后BPC、凝血指标以及ERI和EDI。结果手术前,2组PLT,MPV和PDW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手术进行30 min及手术后,2组PLT均增加,MPV、PDW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手术进行30 min以及术后PLT均降低,MPV、PDW增加(P<0.05);手术前后,2组的APTT、PT、TT、FI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进行30 min及手术后,2组FIB增加,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手术前,2组的红细胞ERI、E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进行30 min以及术后,2组的EDI均上升,ERI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EDI明显较低,ERI则与之相反(P<0.05)。结论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在NCLC手术中,对患者BPC,凝血指标以及ERI、EDI有更好的改观,更适合临床推广。
张晶程南王志云郑卫国沈迎雁黄培
关键词:芬太尼异丙酚非小细胞肺癌凝血指标
乌司他丁治疗脓毒血症患者48例的疗效分析
2016年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48例脓毒血症患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抗感染、杀菌、肠内营养支持、调节电解质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加加用乌司他丁,30万U每天3次,在治疗后3d、7d后观察两组APACHEⅡ评分及PCT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组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于治疗后第3、7天血清PCT逐渐下降,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乌司他丁在脓毒血症临床治疗中疗效是可靠的,值得继续应用。
杨秋林周波张晶刘小军
关键词:乌司他丁脓毒血症疗效
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肺部感染及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41
2018年
目的评估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为该类患者麻醉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3月-2016年2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200例,根据麻醉方式分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组(EA组)和单纯全身麻醉组(GA组),每组各100例;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气腹前(T1)、气腹后10min(T2)、气腹后30 min(T3)、撤除气腹后10 min(T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上述各时点白细胞计数(WBC)、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血糖(GLU)浓度;记录两组患者拔管时间、完全苏醒时间;苏醒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AA/S镇静评分,及术后肺部感染、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GA组患者T1、T4时点的SBP、DBP、HR低于EA组(P<0.05);T2、T3时点GA组患者SBP、DBP、HR高于EA组(P<0.05);T2、T3、T4时点GA组患者WBC、COR、CRP、GLU均高于EA组(P<0.05);EA组拔管时间、完全苏醒时间、苏醒后VAS评分及意识状态OAA/S镇静评级指标均优于GA组(P<0.05);EA组患者肺部感染仅发生1例,未发生ALI/ARDS、SIRS并发症,GA组有8例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2例患者出现ALI/ARDS及SIRS并发症。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能够有效抑制机体应激反应、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加快患者苏醒的同时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风险,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郑卫国程南张晶唐官成黄振昭
关键词: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肺部感染应激反应
不同麻醉方式用于PPH手术的临床观察分析
2017年
观察不同麻醉方式下行PPH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150例用吻合器行痔上粘膜环切术(PPH)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腰麻组(A),硬膜外组(B),腰-硬联合组(C),每组50例,观察麻醉起效时间,术中肌松程度,术后头痛发生率。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A组术后头痛发生率明显高于B、C两组,术中肌松程度(手术医师反映)A、C两组比B组较松,麻醉起效时间B组明显长于A、C两组。结论:三种不同麻醉方式用于PPH手术均能产生满意的麻醉效果,但C组较A、B两组更具优点,效果更佳。
程南张晶郑卫国
关键词:腰麻硬膜外腰-硬联合PPH
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在烧伤患者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评价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在烧伤患者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择期行烧伤整形植皮手术的患者,性别不限,年龄19~53岁,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七氟醚+瑞芬太尼组(T组)和丙泊酚+瑞芬太尼组(C组),每组各100例。T组患者吸入6%七氟醚联合顺阿曲库铵0.1mg/kg进行麻醉诱导。采用0.75~1.25MAC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0.05~0.15μg/kg/min、间断注射顺阿曲库铵进行麻醉维持。C组患者采用咪达唑仑0.05mg/kg、丙泊酚1~2mg/kg、顺阿曲库铵0.15mg/kg、瑞芬太尼1μg/kg进行麻醉诱导,以丙泊酚4~12mg/kg/h、瑞芬太尼0.05~0.15μg/kg/min、间断注射顺阿曲库铵进行麻醉维持。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_0)、气管插管时(T_1)、手术开始即刻(T_2)、手术开始后30分钟(T_3)、术毕即刻(T_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记录两组患者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中低血压、PONV、寒战、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结果在T_2、T_3、T_4时点,C组患者SBP、DBP、HR均显著低于T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术中低血压发生率显著低于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PONV、术后寒战、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相比,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能够有效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术中低血压的发生风险。
郑卫国程南张晶唐官成黄振昭
关键词:七氟醚瑞芬太尼烧伤血流动力学
异丙酚通过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胞外信号调控激酶信号通路对子宫腺肌病患者围术期机体应激反应和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探讨异丙酚是否可以通过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胞外信号调控激酶(MAPK/ERK)信号通路对子宫腺肌病患者围术期机体应激反应和凝血功能有一定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9年1月浙江衢化医院收治的9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患者。观察组采取静脉注射麻醉诱导方法使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使用瑞芬太尼麻醉。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液中MAPK/ERK信号通路蛋白相对表达量。在手术前和术后24 h采集两组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离心后取上清液,采用放射免疫定量法测定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水平,采用血凝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液MAPK蛋白和ERK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1.45±0.15)和(10.15±0.34);对照组患者血液MAPK蛋白和ERK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9.87±1.28)和(9.58±0.55)。观察组患者血液MAPK蛋白和ERK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前和术后24 h平均动脉压分别为(87.55±17.82)mm Hg和(96.35±18.35)mm Hg,心率分别为(75.03±11.27)次/min和(73.23±17.35)次/min, NE水平分别为(252.32±66.87)μg/L和(268.25±89.46)μg/L,Cor水平分别为(250.49±92.40)nmol/L和(355.37±96.15)nmol/L;对照组术前和术后24 h平均动脉压分别为(98.55±15.51)mm Hg和(105.56±24.59)mm Hg,心率分别为(87.63±17.58)次/min和(85.32±18.37)次/min, NE水平分别为(285.66±69.62)μg/L和(321.33±88.76)μg/L,Cor水平分别为(324.86±171.04)nmol/L和(456.36±357.05)nmol/L。术前,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NE及Co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4 h,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NE及Co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前和术后24 h的PT分别为(12.45±0.37)s和(12
张晶程南王志云郑卫国沈迎雁黄培
关键词:异丙酚子宫腺肌病MAPK/ERK信号通路应激反应
血栓弹性图监测二磷酸腺苷途径诱导的血小板功能障碍与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院内病死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血栓弹性图监测二磷酸腺苷(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功能障碍与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院内病死率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衢化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180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血栓弹力图检查,其中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ADP抑制率)≤60%为非ADP功能障碍组(74例),ADP抑制率>60%为ADP功能障碍组(106例)。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院内病死率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DP抑制率预测院内病死率的阈值。结果两组性别构成、年龄、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收缩压、脉搏、入院到血栓弹力图检查时间、格拉斯昏迷评分、创伤严重度评分、简易创伤定级标准及入院前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P功能障碍组入院后插管率和院内病死率明显高于非ADP功能障碍组[69.8%(74/106)比37.8%(28/74)和32.1%(34/106)比8.1%(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ADP功能障碍组最大振幅和G值明显低于非ADP功能障碍组[(61±9)mm比(65±6)mm、(9±4)kD/cm^2比(11±3)kD/cm^2],ADP抑制率和花生四烯酸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明显高于非ADP功能障碍组[(76±22)%比(45±18)%和(75±28)%比(3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反应时间、血凝块形成时间和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DP抑制率>60%和创伤严重度评分是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院内病死率增加的独立预测因素(OR=6.21和1.13,95%CI 1.21~31.27和1.05~1.22,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ADP抑制率>60%是预测患者院内病死率的阈值(OR=6.18,95%CI 1.2~33.3)。结论血栓弹力图中的ADP抑制率与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院内病死率有关。
杨秋林吴锋张小文吴彬彬徐郁颖张晶
关键词:脑损伤血栓弹力描记术腺苷二磷酸血小板功能障碍
老年骨科患者应用依托咪酯行静脉麻醉对其术后认知功能及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老年骨科患者应用依托咪酯行全凭静脉麻醉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浙江衢化医院收治的150例老年骨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所有患者均行全凭静脉麻醉,其中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诱导和维持麻醉;观察组采用依托咪酯诱导和维持麻醉。记录2组并发症情况,评价2组术后1d、7d认知功能状况,分别于麻醉前、手术完成及术后24h检测2组皮质醇水平。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率21.33%(16/75)与对照组26.67%(20/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1d、7d认知功能障碍率24.0%、12.0%与对照组26.67%、1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手术完成时皮质醇浓度较术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显著(P<0.05);2组于术后24h时皮质醇浓度基本恢复至术前状况,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骨科手术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依托咪酯并不会增加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但依托咪酯抑制应激反应程度较丙泊酚强。
郑卫国程南张晶唐官成黄振昭
关键词:依托咪酯老年骨科丙泊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