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丙杰

作品数:8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文学

主题

  • 2篇循环论
  • 2篇神性
  • 2篇生命
  • 2篇钟摆
  • 2篇轮回
  • 2篇绝望
  • 2篇反抗
  • 2篇反抗绝望
  • 1篇艺术
  • 1篇艺术手法
  • 1篇灾难
  • 1篇诗歌
  • 1篇诗集
  • 1篇诗人
  • 1篇手法
  • 1篇说诗
  • 1篇中文课
  • 1篇注定
  • 1篇乡土
  • 1篇乡土书写

机构

  • 3篇复旦大学
  • 2篇兰州大学

作者

  • 5篇陈丙杰

传媒

  • 1篇南方文坛
  • 1篇湘潭大学学报...
  • 1篇湖南工业大学...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面对灾难,诗人何为,诗歌何为被引量:1
2017年
从灾难∕诗人、灾难∕诗歌两个角度入手可以发现:现代诗人在灾难面前热情参与或刻意回避的背后,折射出知识分子与历史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同时,灾难诗歌只有在艺术上坚守"真"与"情",才可能发挥诗歌在灾难中的独特功能。
陈丙杰
关键词:灾难诗人诗歌
“我的一生注定只负责失败的部分”——评肖水诗集《渤海故事集:小说诗诗集》被引量:1
2017年
80后诗人中,在艺术手法上探索勤奋,成效又显著的,肖水当之无愧。关于这一点,从他出版的几本诗集,即可看出端倪:2012年出版的《失物认领》和《中文课》,在长诗的把控上,肖水展示出自己最初的成果,其中《恐龙特急克塞号》《往世书》《失物认领》等长诗,在感情的真挚和技法的自然混融两个方面,都做得极为成功。
陈丙杰
关键词:诗集故事集说诗艺术手法中文课
生命钟摆:从“反抗绝望”到“浴火重生”
在二十世纪开端和结尾,屹立着两位“精神界的战士”,他们分别是鲁迅和海子。两人最大的相似点和不同点都源于两人的生命哲学:鲁迅发现了历史的悲剧性“轮回”之后,用生命原始力“反抗绝望”,希图跳出个人、历史甚至人类宿命的“轮回”...
陈丙杰
文献传递
乡土书写的另一种可能——读陈启文长篇小说《河床》
2016年
《河床》之所以能够从众多乡土小说中脱颖而出,除了创造出"冰裂纹"式的叙事手法外,更主要的原因在于,作者既能站在民间立场,去体验、观察、书写谷花洲的日常生活和芸芸众生,又展示出强大的综合能力,从而既创造出一幅幅血肉丰满、生动可信的民间画卷,又呈现出崭新的融合之美。
陈丙杰
关键词:乡土
生命钟摆:从“反抗绝望”到“浴火重生” ——鲁迅、海子比较研究
在二十世纪开端和结尾,屹立着两位“精神界的战士”,他们分别是鲁迅和海子。两人最大的相似点和不同点都源于两人的生命哲学:鲁迅发现了历史的悲剧性“轮回”之后,用生命原始力“反抗绝望”,希图跳出个人、历史甚至人类宿命的“轮回”...
陈丙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