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玥

作品数:17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用药
  • 3篇血糖
  • 3篇药物
  • 3篇药学
  • 3篇药学监护
  • 3篇细胞
  • 3篇甲泼尼龙
  • 3篇合理用药
  • 2篇低血糖
  • 2篇多发
  • 2篇多发性
  • 2篇多发性硬化
  • 2篇心肌
  • 2篇心力衰竭
  • 2篇心室
  • 2篇血小板
  • 2篇血性
  • 2篇药物选择
  • 2篇衰竭
  • 2篇酸钠

机构

  • 17篇河北省人民医...
  • 4篇石家庄市第八...
  • 3篇沧州市中心医...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定州市人民医...

作者

  • 17篇蔡玥
  • 6篇朱晓冉
  • 5篇董占军
  • 3篇孟楠
  • 3篇田冬冬
  • 2篇张玥
  • 1篇谢丽丽
  • 1篇方灵芝
  • 1篇王玲娇
  • 1篇安静
  • 1篇蔡玥
  • 1篇连玉菲
  • 1篇詹文红
  • 1篇赵静
  • 1篇任炳楠
  • 1篇宋丽华
  • 1篇刘洪涛
  • 1篇李尧
  • 1篇赵锦
  • 1篇张玥

传媒

  • 3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分子心脏...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治疗浓度哇巴因增强大鼠心室肌细胞收缩功能的机制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治疗浓度(10-8mol/L)哇巴因对急性分离大鼠心室肌细胞收缩功能的影响及钠钾泵激活的相关信号转导通路是否参与了治疗浓度哇巴因的强心作用。方法采用酶解法急性分离大鼠心室肌细胞并复钙,可视化动缘探测系统检测单个大鼠心室肌细胞收缩功能。观察10^(-9)~10^(-4)mol/L哇巴因对急性分离大鼠心室肌细胞收缩力的影响。采用10^(-8)mol/L哇巴因分别与1μmol/L PP2、100μmol/L NAC、1μmol/L U73122、1μmol/L Xestospongin C和50μmol/L PD98059共同灌流,观察记录5种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对10^(-8)mol/L哇巴因强心作用的影响。结果10^(-9)~10^(-4)mol/L的哇巴因均能使急性分离大鼠心室肌细胞收缩力增强(P<0.01),且具有浓度依赖性。1μmol/L PP2、100μmol/L NAC、1μmol/L U73122及1μmol/L Xestospongin C均可部分抑制10^(-8)mol/L哇巴因的强心作用(P<0.05,P<0.01);但50μmol/L PD98059+10^(-8)mol/L哇巴因与10^(-8)mol/L哇巴因使大鼠心室肌细胞收缩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9)~10^(-4)mol/L的哇巴因均能够增强急性分离大鼠心室肌细胞收缩力。10^(-8)mol/L哇巴因的强心作用极有可能与钠钾泵激活的Src/EGFR/Ras/ROS信号转导通路和Src/EGFR/PLC/PIP2/IP3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周晓辉蔡玥郭珊珊王淑梅王娜张博吴清华王玲娇
关键词:哇巴因强心苷心室肌细胞钠钾泵强心
治疗性低温对大鼠心肌细胞收缩功能的保护作用
2023年
目的:探讨温度对大鼠心肌细胞收缩功能的影响,并寻找可用于心肌保护的最佳温度。方法:用酶解法急性分离大鼠左室心肌细胞并复钙,采用可视化单细胞动缘探测系统检测并比较逐步升温(25~37℃)和恒温孵育(25、30、35℃)对大鼠心肌细胞收缩功能的影响,用收缩幅度的相对变化作为评价指标,明确能使心肌细胞产生最大且最稳定收缩的温度。结果:27~37℃逐步升温过程中,大鼠心肌细胞接受持续电刺激后稳定收缩的比例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27~30℃逐步温度升高过程中,大鼠心肌细胞收缩幅度与25℃相比逐渐增大(P<0.05);31~37℃时,随着温度继续上升,心肌细胞出现不规律收缩、形态改变,甚至挛缩死亡,且收缩幅度与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30℃、35℃固定恒温孵育后的心肌细胞收缩幅度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0℃孵育的细胞收缩幅度最大且稳定(P<0.05)。结论:温度变化影响大鼠心肌细胞的收缩功能,30℃时细胞收缩力强且稳定。
周晓辉蔡玥郭珊珊吴清华王淑梅王娜张博
关键词:心肌细胞温度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及其联合应用抗血小板治疗效果观察
2019年
目的:研究分析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及其联合应用抗血小板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某院神经内科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目标。通过随机表数字的方法选出33例患者为一号组,33例患者为二号组,34例患者为三号组。一号组患者安排实施单一的阿司匹林给予治疗,二号组患者安排实施单一的氯吡格雷进行治疗,三号组安排实施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通过血栓弹力图检测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前以及治疗两周后的花生四烯酸途径以及二磷酸腺苷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结果:经过为期两周的治疗之后,一号组、二号组以及三号组患者通过花生四烯酸途径以及二磷酸腺苷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比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三组患者之间的花生四烯酸途径以及二磷酸腺苷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三号组患者和一号组患者通过花生四烯酸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大大高于二号组患者(P<0.05);三号组患者和二号组患者通过二磷酸腺苷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要大大高于一号组患者(P<0.05);三号组患者和一号组患者通过花生四烯酸途径,以及三号组患者和二号组患者通过二磷酸腺苷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中,应用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治疗均有良好的抗血小板疗效,如果二者联合用药治疗,可以通过花生四烯酸途径以及二磷酸腺苷途径对血小板的聚集进行抑制,具有更为良好的抗血小板疗效。
蔡玥田雪燕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抗血小板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血栓弹力图
感冒疏风胶囊致严重药疹1例被引量:1
2018年
1临床资料患者,男,63岁,主因右下肢麻木无力,步态不稳4 d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年,血压最高180/120 mmHg。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入院后诊断为"急性脑梗死、高血压3级(很高危)。患者入院后给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依达拉奉清除自由基,阿托伐他汀钙降脂稳定斑块,丁苯酞、参芎葡萄糖改善微循环,奥拉西坦保护脑神经,氨氯地平片降压等治疗。治疗第5天,患者血压仍偏高,将降压药更换为卡托普利片(上海施贵宝,批号AAN0206)12.5 mg口服,bid。治疗第7天,患者诉鼻塞、流涕,考虑为风寒性感冒.
蔡玥蔡玥安静安静李尧孟楠
关键词:药疹
葡萄糖激酶激活剂多格列艾汀的遴选评价
2025年
目的:基于《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第二版)》对全球首个葡萄糖激酶激活剂多格列艾汀进行快速遴选评价,为医疗机构合理引进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应用《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第二版)》的评价方法,对多格列艾汀的药学特性、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以及其他属性(包括医保情况、基本药物情况、贮藏条件、药品有效期、全球使用情况和企业信誉度)开展临床综合评价。结果:多格列艾汀的药学特性得分为25分,有效性得分为15分,安全性得分为18.5分,经济性得分为8.2分,其他属性得分为3.5分,总分为70.2分。该药作用机制独特,安全性和经济性良好。但仍需更多的临床研究证据提高其指南推荐地位。该药的遴选评价推荐级别为“强推荐”。结论:本次卫生技术评估可为医疗机构开展新药遴选评价提供技术经验,同时为医疗机构遴选葡萄糖激酶激活剂多格列艾汀提供决策支持。
朱晓冉田冬冬张玥冯运佳蔡玥董占军
关键词:药物选择合理用药
基因多态性指导进展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个体化用药案例分析
任炳楠刘洪涛连玉菲蔡玥
灯盏花素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Bre)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9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Bre 6、12、24 mg/(kg·d)组和辛伐他汀(SV)组(n=16),后5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结合腹腔注射维生素D3的方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各治疗组造模过程同步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给予正常饮食及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通过HE染色观察主动脉病理变化并进行病变分级;比色法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活性氧簇(ROS)含量;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中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Bre干预组大鼠主动脉病理改变呈不同程度改善,Bre24 mg/(kg·d)组病变分级显著降低(P<0.01),Bre 12、24 mg/(kg·d)组血清中SOD、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MDA、ROS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浆中CRP、TNF-α、IL-1β及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Bre24 mg/(kg·d)组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IL-10含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 :Bre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张玥朱晓冉蔡玥曹格溪詹文红
关键词:灯盏花素动脉硬化氧化性应激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
甲泼尼龙致重症肌无力患者严重低血糖的病例分析
2024年
1例50岁男性重症肌无力患者,先后给予溴吡斯的明片改善肌无力症状,甲泼尼龙片、吗替麦考酚酯胶囊抑制免疫,奥美拉唑肠溶片和碳酸钙D_(3)片预防激素相关不良反应等治疗。患者无糖尿病史,入院后测空腹血糖4.92 mmol/L。甲泼尼龙片治疗1周后,空腹血糖降至3.56 mmol/L。甲泼尼龙片治疗11 d后,空腹血糖低至2.80 mmol/L。排除其他药物后,考虑低血糖由甲泼尼龙引起的可能性大。因病情需要,且患者未诉大汗、心悸等低血糖症状,未予停药处理。随访2个月,患者甲泼尼龙逐渐减量,多次复查,血糖逐渐恢复至正常范围。
蔡玥薛淑超朱晓冉朱晓冉孟楠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低血糖
1例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药学监护
蔡玥
1例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药学监护
目的:探索神经内科临床药师的工作模式,为一例反复多次发作的多发性硬化病人进行药学监护,为提高治疗效果、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减少不良反应提供全面的药学服务. 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多发性硬化病人的诊疗的全过程,开...
蔡玥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糖皮质激素药学监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