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壮壮
- 作品数:8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从“君为臣纲”到“君臣同治”——谈《程氏易传》哲学维度中君臣结构的演化
- 2017年
- 两汉时期,汉武帝推行独尊儒术的政治文化策略,代表儒学入主国家意识形态,被官方奉为指导思想。董仲舒对先秦儒学系统性地改造使"三纲五常"成为划分社会结构的标准,士的阶层逐渐依附统治阶级丧失了其独立性,君臣关系也形成了一元化的格局。北宋时期在政治上逐渐成熟的士大夫群体,逐渐不满于汉代以来"君为臣纲"的格局,随着政治主体意识的逐渐深化,他们要求掌握更多的政治话语权。以程颐《程氏易传》中所构建的君臣结构为代表,宋朝士大夫阶层开始尝试重建政治、文化秩序,从《程氏易传》的哲学维度出发,可以更清晰的挖掘出君臣结构演化的内涵与深度意义。
- 王壮壮
- 关键词:《程氏易传》政治哲学
- 论《周易》大衍筮法中的儒家思想
- 2017年
- "大衍筮法"是《周易》中唯一记载的古占筮方法,通过对象、数、理的推演过程,展示了其独特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每个步骤都蕴含着深刻的义理。结合朱熹《筮仪》对"大衍筮法"的注释,通过对整个占筮过程进行的论述,阐述大衍筮法推演过程中象、数的象征意义,以及义理中蕴含的哲学思维方式,挖掘其在经验世界中对儒家"中庸""正名"等思想产生的影响。
- 王壮壮
- 关键词:周易儒家卦象
- 论董仲舒儒学中仁的原始精神的缺失被引量:2
- 2017年
- 董仲舒儒学的特点是维护王权并为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他试图建立一种依靠礼法维系的社会秩序,并希望借助"天"的力量约束王权。董氏儒学是在秦汉政治文化整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此过程中他继承并改造了原始仁学,同时旁收诸子之学,最终构建起了儒学新体系。相较而言,董氏儒学的出发点和关注领域发生了转变,这种差异造成了董氏儒学中仁的原始精神的缺失,具体体现在"情""礼""民""士"四个维度。
- 王壮壮
- 关键词:儒学仁学
- 论陈亮、叶适的事功之学被引量:2
- 2017年
- 陈亮、叶适的事功思想以"道不离器"为理论基础,在政治层面要求当政者行实政实德,并以"义利双行"作为其学派的道德伦理标准,看重史实,希望能从史学的研究中寻找到通变救弊的具体途径。事功学派的特点在于追求实用主义,着力解决现实问题,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以致用的治世之道以及古为今用的治学态度,对南宋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均产生了积极影响。
- 王壮壮赵炎峰
- 关键词:叶适功利主义
- 论董仲舒儒学与黄老“无为”思想的渊源被引量:1
- 2017年
- 董仲舒儒学是在秦汉政治文化整合的思想史背景下逐渐形成的。在此过程中董仲舒继承并改造了先秦儒学,同时旁收诸子之学,最终构建了儒学新体系。在这个开放的新儒学体系中,黄老道家之学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董仲舒将黄老"无为"思想糅合到了儒学体系中,使汉代儒学的理论基础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文化策略的实施,象征着儒学入主汉朝国家意识形态,成为统治阶级的指导思想;在思想史层面,董仲舒在改造儒学体系的同时完成了儒道两家思想的融合。
- 王壮壮
- 关键词:儒学黄老
- 从“契约论”到“性本恶”——论人性论中霍布斯与荀子的异同被引量:1
- 2017年
- 人性问题是各个时代的思想家都共同关注的问题,它包涵了人类在所处的时代中向外界的自然宇宙探索后转向内在的自我思考。在关于人性的态度上有本善、本恶和非善非恶三种看法。霍布斯和荀子这两位处于不同时代不同文明之中的哲学家,对人性问题又都持有人性本恶的观点。阐述霍布斯与荀子人性论学说的思想内涵,比较他们思想理论层面的异同,同时探究不同社会条件对思想理论造成的不同影响,以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人性论问题的本质。
- 王壮壮
- 关键词:霍布斯荀子利维坦性恶论
- 论《周易》与《老子》的“道”被引量:1
- 2017年
- 《周易》和《老子》对"道"各有论述,它们分别代表儒家和道家对"道"的两种不同诠释路径,但二者也有一定的共通之处。哲学范畴中的"道",可以分为本体论性质的"道之本体"、规律性的"道之运动"和境界性的"道之落实"三层含义。从这三个维度对《周易》和《老子》中的"道"进行比较和研究,找出二者中的共通之处,对解读中国哲学之"道"会有所启示。
- 王壮壮
- 关键词:《老子》《周易》
- “天人关系”视域下董仲舒儒学思想的理论转向被引量:4
- 2017年
- 先秦儒家过于重视伦理道德与王道教化,使儒家思想缺少终极依据支撑的合理性。董仲舒儒学从"天人关系"出发,将阴阳五行为范式的宇宙论系统纳入儒家思想体系,使儒学获得对自然秩序的解释权;在此基础上,他为大一统政权的合法性进行了论证,使儒学最终成了汉朝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汉代儒学在董仲舒这里完成了儒学思想发展史上最关键的理论转向。
- 王壮壮
- 关键词:儒学天人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