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炎峰

作品数:29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哲学宗教
  • 7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篇哲学
  • 3篇政治哲学
  • 2篇性恶
  • 2篇哲学方法
  • 2篇政府
  • 2篇之学
  • 2篇儒学
  • 2篇荀子
  • 2篇文化
  • 2篇文明
  • 2篇先秦
  • 2篇明分使群
  • 2篇名家
  • 2篇孔子
  • 2篇管理思想
  • 2篇城镇化
  • 2篇传统文化
  • 1篇大中国
  • 1篇党中央
  • 1篇地方学

机构

  • 25篇河南大学
  • 4篇山东大学
  • 1篇河南大学出版...

作者

  • 26篇赵炎峰
  • 1篇南晗
  • 1篇姜畅
  • 1篇王壮壮
  • 1篇董震
  • 1篇吴玉琨
  • 1篇高虹

传媒

  • 4篇平顶山学院学...
  • 2篇开封教育学院...
  • 1篇改革与开放
  • 1篇领导科学
  • 1篇中州学刊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天中学刊
  • 1篇河南社会科学
  • 1篇黑龙江史志
  • 1篇党的生活(河...
  • 1篇郑州轻工业学...
  • 1篇十堰职业技术...
  • 1篇新乡师范高等...
  • 1篇山西经济管理...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九江学院学报...
  • 1篇晋中学院学报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 1篇现代国企研究
  • 1篇开封文化艺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6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董仲舒政治哲学研究述评被引量:1
2014年
近年来中国传统政治哲学成为哲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董仲舒以其在中国哲学史、政治思想史上的独特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的重点。但由于目前国内的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学界对政治哲学的定义以及研究内容、范围、模式还没有形成共识,对于董仲舒政治哲学的研究也基本上没有脱离政治思想史研究的模式。因此,通过对政治哲学及其基本问题进行界定,以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为线索,从政治权力的正当性、行使合理性和政治活动的目的性等三个方面就目前学界对董仲舒政治哲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叙述和评论,展现近年来董仲舒政治哲学研究的进展。
赵炎峰
关键词:政治哲学目的性
城镇化背景下基层政府权责伦理的重构与职能转变被引量:4
2018年
近年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权责一致”的传统伦理准则在实践中出现了有权无责、有责无权、权责界限模糊等异化现象,既影响了城镇化的发展质量,也阻碍了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因此,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必须对基层政府的权责伦理进行重构,建立起权责对等的良性权责关系。要以公共责任为本位,建设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进一步规范政府权力运行,提高政府责任自觉。
赵炎峰
关键词:城镇化基层政府
荀子管理思想探析
2010年
荀子从"性恶善伪"的管理人性观出发,提出了"明分使群"的管理组织原则和"隆礼重法"的管理方法,以求达到其"上下俱富"的管理目标,形成了他独特的管理思想。
南晗赵炎峰
关键词:荀子明分使群
弘扬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出彩中原战略谋划
2014年
省委书记郭庚茂同志最近提出“坚定总坐标,坚持总思路,完善总方略”的(简称“三个总”)出彩中原战略谋划,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它既回应了党中央对河南发展的殷切希望和要求,也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一脉相承的发展思路,是实现富民强省河南振兴的总思路和总方略。
赵炎峰
关键词:战略谋划优秀传统文化省委书记富民强省党中央
“儿童读经”的争鸣及其问题意识反思被引量:1
2018年
"儿童读经运动"作为传统文化复兴的一个侧面,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争鸣。该争鸣过程包含三层问题:该不该读的表层问题,如何读的方法论问题,为什么要读的深层问题。我们要从深层问题出发,通过自觉的理论建构为"读经"的文化使命做出理论论证,同时要注意建立科学的方法论,从批评中吸取合理成分。
赵炎峰
关键词:儿童读经争鸣
孟子“好辩”浅议——以《滕文公》上下两篇为例
2010年
亚圣孟子在战国时代以善辩闻名。他在与人言谈交锋中抨击诸侯征战的无道,阐发自己的"仁政"思想,教人以生活的智慧。在《滕文公》上下两篇中详细记录了孟子"好辩"的原因、方法和"辩"中所体现出的儒家情怀。
赵炎峰姜畅
儒学复兴路径与发展困境探析被引量:2
2009年
传统儒学有三个层面,即政治制度层面(政治儒学)、生活层面(生活儒学或民间儒学)、精神信仰层面(信仰儒学)。政治儒学的社会基础已经丧失,信仰儒学的建构难以实行,复兴儒学最好的方法就是从生活儒学入手,发挥儒学在民间生活层面的作用。从文化的延续性、儒学的超越性、实践性、包容性等方面分析考察,儒学存在复兴的契机。然而在基础改变、传续断层、多元冲击的情况下,在精英化与大众化、知识化与信仰化的两难中,儒学的发展还是面临外部和自身的诸多困境。儒学复兴,前途光明,任重道远。
赵炎峰
关键词:儒学复兴政治儒学生活儒学
论庄子与惠施哲学思想的差异被引量:6
2011年
《庄子》一书中记载有许多庄子和惠施的精彩辩论,这成为我们研究惠施思想的重要材料。从二人思想的对比研究中,我们发现庄子和惠施在存在观、认知方式、哲学方法、人生哲学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分歧与差异。庄子与惠施代表了中国古代哲学的两种思维进路,二人哲学思想上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道家与名家思想旨趣的差异。庄子及其代表的道家"逍遥"哲学在存在问题和人生境界上的确超越了惠施,但是惠施及其所代表的名家学派的"求真"的哲学和理性分析的哲学方法也在中国哲学史上独树一帜,丰富了中国哲学的层次和内涵。
赵炎峰
关键词:庄子惠施哲学方法人生哲学
中原学的合法性思考及其理论建构被引量:3
2019年
作为地方学的“中原学”一诞生就首先面临着“合法性”问题。质疑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其一,河南作为“中原”主体的合法性;其二,“中原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合法性;其三,中原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理论基础建构问题。前两者关涉中原学“是什么”的问题,后者则涉及“怎么做”的问题。必须加强中原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建构,破解合法性质疑。对于当前的中原学学科理论体系建构问题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树立正确的学科价值导向,二是选择合理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三是确定科学的学科定位和阶段性任务,四是探索综合的研究范式和方法,五是争取“组织化”的外在支持。
赵炎峰
关键词:地方学合法性
论“第二个结合”的“内在契合”
2024年
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存在高度的契合性,这是“第二个结合”的理论基础。新时代背景下,“第二个结合”的要义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灵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体,从立场、观点、方法等层面阐释二者之间的“内在契合”。从阶级立场上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结合,共同孕育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根本政治立场;从基本观点上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行”的实践智慧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转向”的基本观点具有内在贯通性,二者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的共同理论基础;从方法论上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朴素辩证思维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想也存在高度的相通性。
赵炎峰
关键词:内在契合立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