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婷
-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SCT评估不同病理类型儿童肝母细胞瘤的价值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的儿童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 HB)的MS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HB患者的MSCT资料。按照HB病理结果将是否为胎儿型分为两组。采用Fisher精确检验评估两组HBCT征象的差异性。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比较两组肿瘤最大径以及两组病灶各期扫描CT值的差异性。结果胎儿型HB较其它病理类型HB坏死、转移少见,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最大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衡期CT值比值,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型HB的MSCT形态学及增强表现与其它病理类型HB不同,MSCT可初步诊断胎儿型HB。
- 刘芳李梦思袁婷张帅向梦琴刘建滨
- 关键词:肝母细胞瘤儿童病理
- 伏立康唑治疗重型肝炎并肺部真菌感染致横纹肌溶解症1例被引量:4
- 2017年
- 重型肝炎患者因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肠道微生态失衡等原因,易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伏立康唑属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体内代谢呈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经细胞色素P450酶(CYP)代谢,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且其主要代谢酶CYP2C19具有基因多态性,导致不同基因型患者服用相同剂量伏立康唑后血药浓度差异,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增多或者疗效不佳。重型肝炎患者肝脏代谢酶含量和活性降低,也可因伏立康唑血药浓度过高而引起药物不良反应。本研究报道1例伏立康唑致重型肝炎并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横纹肌溶解症。
- 李梅何琬马静贺波李耐萍唐伟袁婷李伟蒋永芳
- 关键词:肝炎真菌伏立康唑
- 蠊缨滴虫性肺炎1例被引量:3
- 2017年
- 患者,男,66岁.主因咳嗽10d,气促4d入院.患者10d前出现阵发性咳嗽,咯少量白色黏痰,伴有发热,体温最高达39.5℃,当地医院先后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克林霉素、莫西沙星、美罗培南”抗感染治疗症状无缓解.4d前开始出现气促,遂来院就诊.既往史:5年前曾因“肠梗阻”行“肠部分切除术”.个人史:有长期吸烟史及饮酒史。
- 龚勋赵鑫丽袁婷柴湘平贺志飚
- 关键词:蠊缨滴虫肺炎
- 前路Hybrid减压固定融合术与后路椎板切除固定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比较前路Hybrid减压固定融合术与后路椎板切除固定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6-12诊治的57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36例采用前路Hybrid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ACHDF组),21例采用后路椎板切除固定融合术治疗(PCLF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情况、术后2年疼痛VAS评分、JOA评分、NDI评分、颈椎曲度。结果 5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7.8(24~60)个月。ACHDF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较PCLF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ACHDF组疼痛VAS评分较PCLF组低,颈椎曲度较PCLF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JOA评分与N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Hybrid减压固定融合术以及后路椎板切除固定融合术都可明显改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颈椎及神经功能,但前路Hybrid减压固定融合术更有利于缓解颈部疼痛,促进颈椎曲度的恢复。
- 姚冀高杨周俊杰袁彪袁婷
- 关键词: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 混合式教学方法在住院医师临床营养学教学中的应用
- 2024年
- 营养治疗是临床综合诊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临床营养学教学有助于住院医师提高营养诊疗水平。本文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23年接受规范化培训的437名住院医师为例,阐述了混合式教学方法在住院医师临床营养学教学中的设计和实施过程。通过基础理论知识测试和培训前后各3个月内住院患者24小时内营养风险筛查率、营养评估率等指标比较培训前后住院医师的营养诊疗情况,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住院医师的教学满意度。结果显示,培训后住院医师的临床营养学基础理论知识合格率从培训前的18.8%(82/437)上升至100.0%(437/437)。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率(完成营养风险筛查人数/住院患者总人数)从30.5%(9181/30103)上升至91.3%(28329/31029),24小时内营养风险筛查率(24小时内完成营养风险筛查人数/住院患者总人数)从20.1%(6051/30103)上升至36.8%(11419/31029),营养风险筛查合格率(营养风险筛查合格份数/抽查总份数)从51.2%(4475/8740)上升至84.9%(7420/8740),营养评估率(完成营养评估人数/住院患者总人数)从3.2%(968/30103)上升至9.9%(3072/31029),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住院医师对混合式教学方法满意程度评分为(4.85±0.36)分,对混合式教学提升临床营养诊疗水平的满意度评分为(4.82±0.39)分。混合式教学方法应用于住院医师临床营养学教学有助于其掌握临床营养学知识,有助于其提升临床营养诊疗实践能力,得到了住院医师的认可。
- 欧鹏龚偲刘石平唐寒芬黄凡素刘双袁婷
- 关键词:教学临床营养学住院医师混合式教学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