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杰

作品数:10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语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4篇文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学法
  • 2篇中文
  • 2篇中文教育
  • 2篇教学
  • 2篇教学法
  • 1篇新语
  • 1篇性学
  • 1篇学习性
  • 1篇艺术
  • 1篇疫情
  • 1篇应对方略
  • 1篇神观
  • 1篇诗文
  • 1篇诗学
  • 1篇诗学内涵
  • 1篇诗禅
  • 1篇批判性
  • 1篇权益保障
  • 1篇中文歌曲
  • 1篇中文教师

机构

  • 8篇北京语言大学
  • 2篇重庆邮电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10篇张杰
  • 1篇张浩

传媒

  • 2篇太原理工大学...
  • 2篇教育进展
  • 1篇未来与发展
  • 1篇中国诗歌研究
  • 1篇科教导刊(电...
  • 1篇兰州文理学院...
  • 1篇交叉科学快报
  • 1篇海外文摘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冠疫情下国际中文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2020年
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在2020年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远影响,许多领域迎来了变革时刻。致力于推广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孔子学院在此特殊的背景下,也迎来了巨大挑战。本文通过对北京语言大学海外孔子学院疫情下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国际中文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尝试就其中的一些问题给出应对策略。
张杰
大变局下国际中文教育转型发展的路径策略被引量:1
2024年
近年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际中文教育为应对外部环境及内部需要,已经走到了新时代的路口,转型发展已势在必行。文章梳理了现阶段国际中文教育所处的时代背景,并分析其转型发展的内涵及意义,认为“大变局”背景下的国际中文教育需要在学科体系建设、标准等级建设、管理模式构建、教学模式转变、讲好中国故事等方面为突破口,抓住新机遇、谋求新发展,助力全球范围内中文教育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张杰侯志国
线上汉语课可持续性学习影响因素研究——以委内瑞拉学生为例
2024年
“线上教学”作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后疫情时代仍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外汉语教学中,了解学生汉语学习的可持续性影响因素,帮助其克服困难,使其持续学习汉语并取得良好学习效果,是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委内瑞拉学生线上汉语课为例,探究委内瑞拉学生可持续性学习的影响因素,认为影响其线上可持续性学习的因素可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为学生个体差异,如学习动力、学习习惯、疾病原因等;客观因素包括当地经济状况、网络电力情况、教材适配性、教学资源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教学及管理建议,可帮助当地学生提高线上汉语学习的动力和持久力。
张杰
关键词:可持续性学习
“沉郁顿挫”与杜诗风格关系之批判性再认识
2013年
今日诸家多将"沉郁顿挫"作为杜甫诗风的整体概括。然而,通过深入分析"沉郁顿挫"一说的出处——《进〈雕赋〉表》,则不难看出:"沉郁顿挫"是杜甫实现自身儒家理想人格的重要思维手段,是其"为文治学"的最高准则,而非单纯诗歌风格。自唐以降,对于"沉郁顿挫"的认知经历了一个历史性的迁移变革过程,"沉郁顿挫"与杜甫诗风的最终结合由清人完成。
张杰
关键词:沉郁顿挫批判性
浅谈国际中文课堂中差异化教学法——以西班牙马德里大区中学课堂为例
2020年
国际中文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在同一个班学习的情况,这种情况在海外的中文课堂中尤为普遍,给中文教师的教学增加了不少难度。本文作者通过在西班牙马德里地区中学的中文教学经历,总结出来一些针对差异化学生的教学方法,供国际中文教师们,特别有相同经历的教师们参考。
张杰
关键词:差异化教学法
苏轼“实美”精神观照下的诗文思想
2014年
苏轼常被指为好议论好批评,其根源在于他对'道'之内涵的多元认知。苏轼从不迷信执著'儒''释''道'任何一家学说,而坚持从批判中求取'实美'。苏轼文学思想中的'实美'精神则实现了'超越批判'的飞跃。具体到诗歌创作,苏轼强调独立创作立意,艺术人格与温柔敦厚诗教三者的'实美'统一。
张杰
关键词:诗文
浅析苏轼之“顺物自然”诗禅艺术
2017年
苏轼对佛教之接受,以理性为本,知佛而不盲从,始终坚持顺物自然的态度。顺物自然,赋予苏轼自由出入禅理之自由。故东坡援禅入诗,一面以诗法之活,化般若醍醐出为寻常道理;另一面则以禅法玄思入诗人心性,澡雪精神弭化郁结。
张杰
关键词:诗禅
浅析梅尧臣“意新语工”说诗学内涵
2016年
梅尧臣为北宋前期诗坛翘楚,"意新语工"说是其诗歌理论的核心。梅尧臣"意新语工"说与前代诗学不同,在理论框架上强调逻辑结构,尤其是"意—语"之因果联系,所谓"语工"则是用"难写"之手法,以艰涩佶屈来揭示"天容时态"的理性内涵;所谓"意新"则成白乐天之衣钵,去浮夸,重讽喻。故梅氏"意新语工"说,实乃以理性工雅之言,述针砭讽喻之道。
张杰
关键词:梅尧臣诗学
浅析中文歌曲融入来华研学项目的价值与方式——以面向海外青年的项目为例
2023年
面向海外青年的短期来华研修项目作为一种跨境的学习性流动形式,是海外青年近距离认识与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治理情况的一个新形式,同时也是中国教育对外开放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面向国际受众,结合青年的年龄特点及音乐特有的跨文化交际价值,中文歌曲可作为语言教学法、交际沟通手段,融入到具体区域国别的青年研学团组方案的执行中,主要可通过“唱歌学中文”的语言课堂设计与相关“唱歌活动”的配套“应用场景”安排,为海外青年提供寓教于乐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的创新形式,同时中文歌曲融入到研学项目过程所营造出的“教育空间”,以及同中国青年合作研修与互动的交流过程,也利于海外青年以跨文化视角切实感知中国语言文化的独特魅力。
林迎娟张杰
关键词:中文歌曲
外派中文教师所遇法律问题及其应对方略探究
2024年
为支持世界各国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中国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与国内高校每年都会外派中文教师志愿者与公派教师。文章重点关注中文教师海外工作生活期间所遇到的法律问题,通过问卷与访谈的形式,调研外派中文教师遇到的法律风险以及应对情况,归纳其中的一些共性和个性问题,为中文教师和派出管理单位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保护外派中文教师的人身与财产安全,助力世界中文教学的内涵式发展。
张杰张浩张静静林迎娟
关键词:法律问题权益保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