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螺旋体
  • 2篇螺旋体病
  • 2篇钩端螺旋体
  • 2篇钩端螺旋体病
  • 1篇地理分布
  • 1篇牛尿
  • 1篇潜伏期
  • 1篇潜隐
  • 1篇子孢子
  • 1篇酶链反应
  • 1篇酶链反应检测
  • 1篇聚合酶
  • 1篇聚合酶链反应
  • 1篇聚合酶链反应...
  • 1篇间日疟
  • 1篇合酶
  • 1篇复发
  • 1篇传染
  • 1篇传染源

机构

  • 3篇中国预防医学...

作者

  • 3篇李庆俊
  • 2篇时曼华
  • 1篇杨柏林
  • 1篇屠云人
  • 1篇张帆
  • 1篇于恩庶
  • 1篇梁中兴
  • 1篇王文俊

传媒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年份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8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间日疟潜伏期与复发状况的实验研究
1989年
用人工感染方法对37例志愿者接种间日疟原虫子孢子,通过两年观察有32例发病。结果表明,潜伏期长短是可以变化的,即亲代和各子代发病的潜伏期长短是可以转换的,并进一步分析了潜伏期的可变性与子孢子感染量有关。实验结果还进一步表明,潜伏期与潜隐期之间有一定的规律性。同时还讨论了短潜伏期的远期复发与长潜伏期的初发而酿成的春夏季发病高峰与加强防治的意见。
王子敏何元珍黄峥李庆俊唐来仪张湘君庞录林杨柏林王文俊
关键词:潜伏期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沅江县牛尿中的钩端螺旋体DNA
1996年
本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的凝胶电泳及Southern-blotting,检测湖南43份牛尿标本中的钩端螺旋体DNA,前法阳性率为9.3%,后法为14%,表明牛群具有较高的带菌率,是钩端螺旋体的主要宿主,是钩端螺旋体病的重要传染源。
梁中兴时曼华李庆俊张立新李俊华余少华张帆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聚合酶链反应传染源钩端螺旋体病
我国钩端螺旋体病地理分布的研究被引量:51
1995年
1955年本病列入法定传染病。1955~1993年全国累计报告2424057例,平均发病率为7.0834/10万,死亡24637例,平均病死率为1.02%。全国有26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台湾省)均有本病报道。90年代初钩端螺旋体病疫情相对稳定,常有局部爆发流行,并存在潜在流行因素。我国疫区分布广泛,钩端螺旋体病主要分布在北纬25°~35°,东经100°~120°之间,也是长江流域的一些省份。
时曼华屠云人李庆俊徐慧栋于恩庶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病地理分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