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慧玲

作品数:4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分娩
  • 2篇阴道
  • 2篇阴道分娩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硬膜外镇痛
  • 2篇镇痛
  • 2篇剖宫产
  • 1篇引产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硬膜外麻醉
  • 1篇硬膜外镇痛分...
  • 1篇再次妊娠
  • 1篇镇痛分娩
  • 1篇妊娠
  • 1篇手术
  • 1篇剖宫产率
  • 1篇剖宫产手术
  • 1篇子宫
  • 1篇麻醉

机构

  • 4篇淮安市妇幼保...

作者

  • 4篇刘慧玲
  • 1篇张丽萍
  • 1篇戚婷婷
  • 1篇李刚

传媒

  • 1篇西藏医药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硬膜外镇痛分娩150例临床观察
2016年
目的 探讨镇痛分娩的临床效果,观察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对产程和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4~6月我院无产科和麻醉禁忌证且自愿实施镇痛分娩的150例初产妇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住院,无产科和麻醉科禁忌证但未要求实施镇痛分娩的初产妇1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产程时间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产程时间和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镇痛分娩,能有效促进产程进展,减轻产妇分娩疼痛,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且对母婴安全无影响。
刘慧玲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产程剖宫产率
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成功影响因素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6月至2021年6月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行阴道分娩产妇800例,根据阴道分娩是否成功分为成功组(698例)和失败组(102例),对比两组产妇的孕周、文化程度、新生儿出生体质量、阴道分娩史、产时体质量指数、宫颈成熟度、妊娠间隔时间等。结果单因素分析,两组产妇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孕周、阴道分娩史、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宫颈成熟程度、妊娠间隔时间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分娩成功率与妊娠间隔时间、阴道分娩史、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孕周、宫颈成熟程度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成功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不同因素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临床可以根据影响因素对产妇实施针对性临床干预,提高分娩成功率。
刘慧玲丁菊花李刚张丽萍
关键词:剖宫产手术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影响因素
宫颈扩张球囊在疤痕子宫阴道分娩引产中应用
2023年
目的探讨宫颈扩张球囊在疤痕子宫阴道分娩引产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于2020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足月及过期妊娠需要引产的产妇80例。依据子宫有无疤痕分为两组,对照组为足月妊娠非疤痕子宫引产的孕妇,观察组为足月妊娠疤痕子宫引产的孕妇,两组均接受Foley导尿管球囊引产。观察分娩结果。结果两组放置前、后Foley导尿管球囊,宫颈Bishop评分差异均(P<0.05),两组放置后Foley导尿管球囊宫颈Bishop评分无差异(P>0.05);两组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产程时间、24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分娩不良结局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宫颈扩张球囊可以应用在疤痕子宫分娩,安全性相对较高。
刘慧玲
关键词:疤痕子宫阴道分娩引产
硬膜外镇痛对产时发热的影响及发热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2023年
目的研究硬膜外镇痛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构建产妇产时发热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2年4月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本院”)自愿行硬膜外镇痛分娩的产妇130名为建模组,根据是否发生产时发热将其分为产时发热组、无产时发热组,另外选取本院同期硬膜外镇痛分娩的产妇60名为验证组。分析产妇产时发热的影响因素,建立产妇产时发热的风险预测模型,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的价值,建立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结果130名行硬膜外镇痛分娩的产妇中发生产时发热44例。产时发热组使用缩宫素、羊水污染、硬膜外连续给药占比高于无产时发热组,阴道检查次数多于无产时发热组,胎膜破裂至分娩结束时间长于无产时发热组(P<0.05)。缩宫素使用情况、阴道检查次数、胎膜破裂至分娩结束时间、硬膜外给药方式为产妇产时发热的影响因素(OR=4.297、4.660、3.939、3.307,P<0.05)。风险预测模型Y预测=1.458×缩宫素使用情况+1.539×阴道检查次数+1.371×胎膜破裂至分娩结束时间+1.196×硬膜外给药方式。ROC曲线显示,Youden指数最大值为0.501,曲线下面积为0.793。校准曲线显示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一致性较好;决策曲线显示该预测模型具有良好临床适用性。结论缩宫素使用情况、阴道检查次数、胎膜破裂至分娩结束时间、硬膜外阵痛方式均为硬膜外镇痛产时发热的影响因素,且据此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效能高,临床适用性较好,有利于产时发热的早期诊治。
刘慧玲戚婷婷
关键词:硬膜外镇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