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刚

作品数:7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妊娠
  • 4篇分娩
  • 2篇子宫
  • 2篇瘢痕子宫
  • 2篇计划分娩
  • 2篇宫颈
  • 2篇催产
  • 1篇滴注
  • 1篇血红蛋白
  • 1篇血清
  • 1篇血清Β-HC...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血小板减少症
  • 1篇异位妊娠
  • 1篇阴道
  • 1篇阴道分娩
  • 1篇引产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再次妊娠

机构

  • 7篇淮安市妇幼保...

作者

  • 7篇李刚
  • 1篇张丽萍
  • 1篇张春艳
  • 1篇徐金霞
  • 1篇李晓琼
  • 1篇刘慧玲

传媒

  • 2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7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成功影响因素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6月至2021年6月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行阴道分娩产妇800例,根据阴道分娩是否成功分为成功组(698例)和失败组(102例),对比两组产妇的孕周、文化程度、新生儿出生体质量、阴道分娩史、产时体质量指数、宫颈成熟度、妊娠间隔时间等。结果单因素分析,两组产妇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孕周、阴道分娩史、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宫颈成熟程度、妊娠间隔时间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分娩成功率与妊娠间隔时间、阴道分娩史、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孕周、宫颈成熟程度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成功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不同因素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临床可以根据影响因素对产妇实施针对性临床干预,提高分娩成功率。
刘慧玲丁菊花李刚张丽萍
关键词:剖宫产手术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影响因素
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引产前超声检测宫颈长度及Bishop评分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引产前超声检测宫颈长度(CVL)对引产时间、结局以及分娩方式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择本院产科门诊定期产前检查、孕周39~40周、无产兆并要求引产终止妊娠的瘢痕子宫孕妇120例,引产前行阴道超声测量CVL并行宫颈Bishop评分,将CVL≤2.8cm和>2.8cm分组,根据宫颈Bishop采取引产方法,Bishop≥6按引产常规缩宫素引产,<6分组先予Foley导管球囊促宫颈成熟再行缩宫素引产,观察引产效果与分娩方式。结果:CVL≤2.8cm组宫颈Bishop评分(6.03±1.05分)高于CVL>2.8cm组(4.07±1.53分),引产成功率(86.8%)高于>2.8cm组(62.2%),引产至分娩时间(20.4±9.5h)、中转剖宫产率(19.7%)均低于>2.8cm组。宫颈Bishop≥6分孕妇,CVL≤2.8cm者48h内临产率(85.2%)高于CVL>2.8cm者(53.3%)。结论:瘢痕子宫足月妊娠产前超声检测CVL对引产时间、引产结局及分娩方式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联合宫颈Bishop评分预测瘢痕足月妊娠引产阴道分娩效果更佳。
丁菊花苏敏李刚
关键词:引产宫颈BISHOP评分
血清β-hCG变化百分比在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评价中的价值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清β-h CG变化百分比在甲氨蝶呤(MTX)治疗异位妊娠(EP)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取EP患者138例,采用单独MTX肌内注射(50 mg/m2)治疗,根据公式计算每例患者血清β-h CG在MTX治疗1、4、7 d后的变化百分比。结果 MTX治疗4 d后血清β-h CG的中位值下降达55.8%的病例中89.6%治疗有效。MTX治疗EP成功105例(76.3%,成功组),失败33例(23.7%,失败组)。成功组中血清β-h CG变化百分比在治疗1、4、7d后下降的例数占治疗成功人数的比例分别为54.3%、63.4%、85.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治疗1 d后血清β-h CG变化百分比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63(95%CI为0.49~0.76;P<0.05),敏感度为52.9%,特异度为65.0%,阳性预测值(PPV)为45.6%,阴性预测值(NPV)为55.2%。治疗4 d后血清β-h CG变化百分比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95%CI为0.58~0.82;P<0.05),敏感度为61.8%,特异度为70.0%,PPV为47.6%,NPV为53.1%。治疗7 d后血清β-h CG变化百分比ROC曲线下面积为0.79(95%CI为0.68~0.91;P<0.05),敏感度为83.8%,特异度为60.0%,PPV为58.9%,NPV为41.7%。结论治疗4 d后的血清β-h CG变化百分比可预测MTX治疗EP的疗效及判断EP患者对MTX单剂量治疗的敏感性。
张春艳徐金霞李刚
关键词:异位妊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氨甲蝶呤肌肉注射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中糖化血红蛋白值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探讨血清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在医院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00例及正常孕妇100例,对以上所有孕妇实施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的同时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查,分析结果.结果 糖化血红蛋白〉6%者GDM诊断基本明确,但有一定漏诊率.〉5.5%者GDM可能性大,需行OGTT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5%者GDM可能性较小.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可以成为GDM筛查的一种诊断方法,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李刚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
宫颈球囊联合催产素用于瘢痕子宫计划分娩效果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宫颈球囊联合催产素用于瘢痕子宫计划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瘢痕子宫产妇10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予静脉滴注催产素,观察组产妇予宫颈球囊联合催产素。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00(P<0.05)。观察组Bishop评分为(6.21±1.9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92±1.90)分(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整体分娩率较低,剖宫产率较低,自然分娩率较高,剖宫产后的阴道分娩率较高,且助产率较低(P<0.05)。观察组催产时间和总产程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例数及感染率、新生儿结局等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宫颈球囊与催产素用于瘢痕子宫分娩过程中,能使宫颈逐渐成熟,缩短引产时间和总产程。
李刚李晓琼丁菊花
关键词:催产素宫颈成熟
晚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分娩临床治疗效果评价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对晚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分娩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10例晚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糖皮素激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疗效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晚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36%、疗效满意度为98.18%,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8.18%、疗效满意度80.0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进行免疫球蛋白治疗,其疗效较糖皮素激素更为显著。
李刚
关键词:晚期妊娠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疗效
人工破膜联合缩宫素静脉滴注的催产效果观察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计划分娩催产方法中应用人工破膜联合缩宫素静滴催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孕41周未临产、宫颈Bishop评分为5~7分、胎儿估重适中头位的孕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孕妇单独采用缩宫素静滴催产,观察组孕妇采用人工破膜联合催产素静滴催产。比较两组孕妇的2、4、12及24 h临产出现率、引产失败率、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感染数、及产后24 h出血量等。结果观察组孕妇2、4、12、24 h的临产出现率分别为38%、82%、94%、97%,均高于对照组的22%、46%、67%、90%,观察组的引产失败率(3%)低于对照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的第一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的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感染率、产后24 h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的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破膜联合催产素静滴催产引产效果优于单独催产素静滴催产,可缩短产程时间,提高计划分娩成功率,同时并未增加剖宫产率及新生儿感染率。
李刚
关键词:人工破膜缩宫素计划分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