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帆

作品数:9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贵州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研究开发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溶出
  • 3篇天麻
  • 3篇不同粒径
  • 2篇再灌注
  • 2篇天麻素
  • 2篇缺血
  • 2篇缺血再灌注
  • 2篇苷类
  • 2篇脑缺血
  • 2篇脑缺血再灌注
  • 2篇咖啡因
  • 2篇灌注
  • 2篇超微
  • 2篇超微粉
  • 1篇灯盏
  • 1篇灯盏细辛
  • 1篇多糖
  • 1篇再灌注损伤
  • 1篇中绿原酸
  • 1篇溶出度

机构

  • 7篇贵州医科大学
  • 3篇教育部
  • 2篇贵州省人民医...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云南省高原特...

作者

  • 9篇刘帆
  • 6篇王爱民
  • 4篇刘亭
  • 4篇陈艳
  • 3篇巩仔鹏
  • 2篇陶陶
  • 2篇黄业伟
  • 2篇孙佳
  • 1篇李勇军
  • 1篇王爱民
  • 1篇陈思颖
  • 1篇王永林
  • 1篇侯佳
  • 1篇杨畅
  • 1篇杨传玉
  • 1篇李月婷
  • 1篇刘春花
  • 1篇赵青
  • 1篇伍欣
  • 1篇李梅

传媒

  • 3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中国药房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铁皮石斛抗阿司匹林诱导急性胃黏膜损伤活性组分筛选及作用研究被引量:16
2016年
筛选铁皮石斛抗阿司匹林诱导急性胃黏膜损伤的活性组分,并探讨其抗胃粘膜损伤的作用。体外采用阿司匹林诱导人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氧化应激损伤,铁皮石斛各组分预保护GES-1细胞24 h,MTS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并通过比色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体内采用阿司匹林建立SD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灌胃给予铁皮石斛各组分,连续给药7 d后以溃疡指数评价铁皮石斛各组分抗阿司匹林致胃黏膜损伤作用,并通过测定胃液量、总酸度、胃蛋白酶活力、血清中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以及胃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前列腺素E2(PGE2),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铁皮石斛多糖组受损细胞活力显著升高,细胞上清液LDH含量显著降低,其它各组分细胞存活率及细胞上清液LDH含量与模型组无显著性差异;与模型组比较,铁皮石斛多糖组分显著降低胃溃疡模型大鼠的胃溃疡指数,抑制胃液分泌和胃酸含量及降低胃蛋白酶活性;与模型组比较,铁皮石斛多糖各组大鼠血清NO明显升高,TNF-α、IL-6显著降低,铁皮石斛多糖各组大鼠胃组织MDA水平明显降低,SOD、PGE2水平显著升高。铁皮石斛多糖有显著的抗阿司匹林诱导胃黏膜损伤作用。
杨传玉刘帆吴耽王爱民刘亭
关键词:铁皮石斛GES-1细胞阿司匹林胃黏膜损伤多糖
白茄根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建立白茄根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建立白茄根中指标成分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了专属性、线性关系考察、精密度、准确度和耐用性等试验。[结果]该研究建立的白茄根中绿原酸含量测定的方法的专属性、线性关系、精密度、准确度和耐用性均符合要求,并成功用于3个批次不同产地白茄根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其中绿原酸的含量为0.026%~0.031%。[结论]该方法准确,可用于白茄根的质量控制。
刘亭李梅胡贺佳孙佳孙佳陈艳陈亭亭陈艳刘春花张旭刘帆王爱民刘春花李月婷
关键词:绿原酸
灯盏细辛和赤芍配伍组方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NF-κB通路的影响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和赤芍配伍组方(辛芍)对大鼠中动脉阻断(MCAO)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随机将SPF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12.6 mg·kg(-1))和辛芍组(12.5 g·kg(-1))。给药组连续灌胃给药3 d,然后选用改良Zea Longa方法建立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术后再连续给药7 d。采用Zea Longa5分制法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判别;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面积;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并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65和IκBα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出现明显神经功能缺失体征(P〈0.01),脑梗死面积明显增加(P〈0.01),说明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构建成功。与模型组比较,辛芍组方能明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神经行为功能(P〈0.05),明显降低脑梗死面积比(P〈0.05),显著降低IL-6,IL-1β和TNF-α的水平(P〈0.01),并显著降低p65和IκBα的磷酸化水平(P〈0.01)。结论:辛芍具有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激活相关。
刘亭刘香香陈亭亭刘帆侯佳侯佳王爱民
关键词:灯盏细辛赤芍脑缺血再灌注
不同粒径天麻粉中有效成分的体外溶出度比较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研究不同粒径天麻粉末中有效成分(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巴利森苷A,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的体外溶出行为差异,为天麻超微粉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桨法对天麻粉末在不同溶出介质(水、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中溶出度进行测定,利用HPLC测定不同粒径天麻粉中上述5种有效成分的溶出度,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40℃,检测波长220 nm。结果:在水中、人工肠液介质中,天麻细粉、极细粉中5种有效成分的溶出速率较天麻3种超微粉低;在人工胃液中,天麻超微粉中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的溶出速率较其他粉体高,但天麻超微粉中巴利森苷A的溶出速率较其他粉体低。结论:适度的微粉化能促进天麻粉末中有效成分的溶出,并不是越细越好,有效成分的溶出行为还受溶出介质的影响,可为天麻粉末临床应用时选择最佳粒径提供实验依据。
刘帆陈亭亭陈艳巩仔鹏刘智王爱民
关键词:天麻超微粉体外溶出度天麻素
绿茶“陕茶1号”中主要品质成分的溶出规律研究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陕茶1号"是陕西省首个无性系茶树新品种,探索不同冲泡条件下绿茶"陕茶1号"中主要品质成分的溶出规律,为茶叶深加工产品开发、消费者科学饮茶以及茶艺理论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绿茶"陕茶1号"为研究对象,依据茶叶日常冲泡习惯和水温(℃)、冲泡时间(min)和茶水比(g/mL)3个因素设计正交试验,应用HPLC法检测并分析咖啡因、主要儿茶素(EGCG、ECG和EC)以及茶氨酸和谷氨酸等品质成分的溶出规律。【结果】水温为70℃、时间为2 min时,茶氨酸和谷氨酸的溶出率即超过20%,咖啡因的溶出率接近10%,EC的溶出率为6%左右,而酯型儿茶素的溶出率很低(不到2%)。水温为93.5℃、时间为10 min时,茶氨酸和谷氨酸的溶出率超过3/4,咖啡因与EC的溶出率约35%,酯型儿茶素的溶出率仍较低(仅溶出约1/6)。【结论】相同条件下不同品质成分溶出速率的顺序为:氨基酸>咖啡因>非酯型儿茶素>酯型儿茶素,对咖啡因、酯型儿茶素和主要氨基酸溶出率的影响因素排序为:时间>水温>茶水比,对EC溶出率影响的大小依次为:水温>时间>茶水比。
余泽恩丁仕华梁青青刘帆李兆鹏王衍成郝若诗黄业伟
关键词:绿茶品质咖啡因儿茶素
利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Fe3O4纳米颗粒的处方及其体外释药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对自制的聚乙二醇(PEG)修饰的四氧化三铁(Fe3O4)纳米颗粒进行处方优化,并对其体外释药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Fe3O4纳米颗粒的处方;通过测定不同时间点Fe3O4纳米颗粒的粒径考察其常温下物理化学稳定性;利用超声搅拌法制备分别负载盐酸多柔比星、灯盏乙素、氟尿嘧啶3种不同类型药物的Fe3O4纳米颗粒,并采用透析法对Fe3O4纳米颗粒的释药能力进行研究,再应用不同的数学模型拟合释药数据,阐释其释药机制;最后在不同温度下考察Fe3O4纳米颗粒的释药能力,说明其光热效应对药物释放的影响。结果常温下Fe3O4纳米颗粒粒径在20~30 nm之间;Fe3O4纳米颗粒负载水溶性药物氟尿嘧啶时与5种模型的拟合度均不高,负载盐酸多柔比星时与Higuchi方程的拟合度较高,而负载灯盏乙素时与零级方程和Hixson-Crowell方程的拟合度均达到0. 996 7,且用于机制验证的Ritger-Peppas方程指出,Fe3O4纳米颗粒装载亲水性药物时释药机制为简单的扩散,而装载疏水性药物时主要通过溶蚀机制进行零级控制释放;随着温度升高,Fe3O4纳米颗粒的释药能力增加。结论疏水性药物可通过超声搅拌的方法载入Fe3O4纳米颗粒中以提高其生物相容性,为难溶性药物的新剂型研究开发奠定了实验基础。
赵青陈思颖陈思颖刘帆刘帆刘亭王爱民
关键词:FE3O4纳米颗粒BOX-BEHNKEN效应面法体外释药
不同粒径天麻超微粉对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研究不同粒径的天麻超微粉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为超微粉技术在天麻相关产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天麻超微粉Ⅰ组(1. 2 g·kg-1),天麻超微粉Ⅱ组(1. 2 g·kg-1),天麻超微粉Ⅲ组(1. 2 g·kg-1),阳性药尼莫地平组(12. 6 g·kg-1),连续口服给药7 d后造模。采用单侧线栓法闭塞中动脉1 h后再灌注24 h,制备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2,3,5-氯化二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脑组织梗死面积,比色法测定脑组织匀浆液和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记录脑海马中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甘氨酸(Gly)含量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出现显著的神经行为学功能缺失体征(P <0. 01),脑梗死面积显著增加(P <0. 01)。与模型组比较,天麻超微粉Ⅰ,Ⅱ,Ⅲ组均能明显改善神经行为学功能(P <0. 05),明显降低脑梗死面积比,Glu,Asp,MDA含量和NOS活性(P <0. 05,P <0. 01),明显升高SOD活性和Gly含量(P <0. 05)。与天麻超微粉Ⅰ组比较,天麻超微粉Ⅲ组SOD活性和Gly含量明显高于超微粉Ⅰ组(P <0. 05),Glu,Asp,MDA含量和NOS活性均明显低于超微粉Ⅰ组(P <0. 05),天麻超微粉Ⅱ组则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不同粒径的天麻超微粉均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预防保护作用,但天麻超微粉Ⅲ较天麻超微粉Ⅰ,Ⅱ预防保护作用较明显,表明天麻超微粉对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的脑保护作用与其粒径大小具有一定相关性。
陈亭亭刘帆陈艳陈艳陶陶巩仔鹏
关键词:天麻超微粉脑缺血再灌注脑保护作用
基于大鼠离体外翻肠囊模型研究不同粒径天麻粉的吸收特性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比较不同粒径天麻粉中天麻素、巴利森苷A、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的肠吸收特征,探讨粒径对上述成分肠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外翻肠囊模型,以累积吸收量(Q)和吸收速率常数(Ka)为指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不同剂量(2.5、5、10 g/L)和不同粒径(细粉146μm、极细粉52μm、超微粉37μm)的天麻粉中天麻素、巴利森苷A、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在不同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中的吸收情况。结果:2.5 g/L天麻极细粉中天麻素和巴利森苷B的Q、Ka值(全肠段),巴利森苷C的Q值(结肠)和Ka值(回肠、结肠);2.5 g/L天麻超微粉中天麻素的Q、Ka值(全肠段),巴利森苷B的Q、Ka值(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巴利森苷C的Ka值(结肠);5 g/L天麻极细粉中天麻素的Q值(十二指肠),巴利森苷A和巴利森苷B的Q值(全肠段),巴利森苷C的Q值(十二指肠、空肠);5 g/L天麻超微粉中天麻素的Q值(十二指肠、空肠、结肠)和Ka值(全肠段),巴利森苷B的Q值(十二指肠、回肠、结肠),巴利森苷C的Q值(十二指肠、回肠);10 g/L天麻极细粉中巴利森苷B的Q、Ka值(空肠、回肠),巴利森苷C的Q值(空肠、回肠)以及10 g/L天麻超微粉中天麻素的Q值(结肠)和Ka值(十二指肠),巴利森苷B的Q值(十二指肠、回肠、结肠)和Ka值(十二指肠、结肠),巴利森苷C的Q值(十二指肠、回肠)和Ka值(十二指肠)均较同剂量天麻细粉显著升高(P<0.05或P<0.01)。2.5 g/L天麻极细粉中巴利森苷A的Ka值(空肠),巴利森苷C的Q值(十二指肠);2.5 g/L天麻超微粉中巴利森苷A的Ka值(空肠、回肠),巴利森苷C的Q、Ka值(十二指肠、空肠);5 g/L天麻极细粉中天麻素的Ka值(空肠、回肠、结肠),巴利森苷A的Ka值(结肠),巴利森苷B的Ka值(回肠),巴利森苷C的Ka值(空肠、回肠);5 g/L天麻超微粉中天麻素和巴利森苷C的Ka值(空肠、回肠、结肠),巴利森苷A的Q值(空肠、结肠)和Ka值(
陈艳刘帆巩仔鹏陈亭亭陶陶刘智王爱民
关键词:天麻天麻素
红茶中主要影响睡眠成分的溶出规律研究
2019年
【目的】该研究旨在探究不同冲泡条件下红茶中主要影响睡眠成分的溶出规律,为消费者科学饮用红茶和红茶功效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样品中咖啡因、茶氨酸、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的含量,并依据红茶冲泡习惯,对水温(℃)、冲泡时间(min)和茶水比(g/mL)3个因素设计正交试验,探究其溶出规律。【结果】低水温、短时间冲泡条件下,茶氨酸和谷氨酸的溶出率相当,达到40%,而咖啡因的溶出率仅为12.5%;高水温、长时间冲泡条件下,茶氨酸和谷氨酸的溶出率相近(达到80%),咖啡因的溶出率仍较低(约为40%)。此外,相同的条件下氨基酸的溶出率大于咖啡因,对品质成分溶出率的影响因素排序为:时间>水温>茶水比。【结论】对于需要利用咖啡因提神的消费者,可选则高水温、长时间冲泡;而对于想避开咖啡因、利用氨基酸助眠的消费者,可选择较低水温(80℃以内)、短时间冲泡红茶。
张冬英梁青青刘帆伍欣张肖娟伍欣黄业伟
关键词:红茶茶氨酸谷氨酸咖啡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