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帆

作品数:27 被引量:104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胶质
  • 7篇胶质瘤
  • 6篇血管
  • 5篇预后
  • 5篇手术
  • 5篇出血
  • 4篇入路
  • 4篇肿瘤
  • 4篇细胞
  • 4篇急诊
  • 4篇MIG
  • 3篇电生理
  • 3篇电生理监测
  • 3篇动静脉
  • 3篇动静脉畸形
  • 3篇血管生成
  • 3篇血管生成拟态
  • 3篇神经电
  • 3篇神经电生理
  • 3篇神经电生理监...

机构

  • 14篇福建医科大学
  • 14篇厦门市第三医...

作者

  • 27篇王帆
  • 12篇陈金龙
  • 10篇张弋
  • 10篇胡伟鹏
  • 8篇郭之通
  • 7篇陈锋龙
  • 6篇陈春美
  • 5篇王春华
  • 5篇龙建武
  • 4篇张伟强
  • 4篇陈琰
  • 4篇蔡刚峰
  • 4篇杨卫忠
  • 4篇陈志杰
  • 4篇王锐
  • 4篇石松生
  • 3篇陈祥荣
  • 3篇王金川
  • 2篇李锋
  • 2篇李峰

传媒

  • 4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国际神经病学...
  • 2篇第六届中国微...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肿瘤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ONYX在颌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致鼻口腔大出血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ONYX在颅底骨折致颌内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并破裂导致鼻口腔大出血栓塞的临床意义。方法 8例患者颅脑外伤致颅底骨折引起鼻口腔大出血,经鼻腔填塞后仍活动出血不止,予患者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行颈外动脉及颌内动脉选择...
陈金龙王帆龙建武陈锋龙
关键词:ONYXSELDINGER技术
文献传递
Mig-7通过MEK/ERK信号通路抑制胶质瘤U251侵袭及血管生成拟态
目的研究迁移诱导基因7 (Mig-7)通过MEK/ERK信号通路抑制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体外血管生成拟态(VM)形成能力和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RNA干扰技术将特异性针对Mig-7基因的sh-Mig-7转入人...
王帆陈锋龙张弋
关键词:人脑胶质瘤细胞MEK/ERK胶质瘤信号通路
文献传递
神经电生理检测在急诊机械取栓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急诊血管闭塞后机械取栓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0年4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患者30例;年龄56~89岁,平均(68.00±9.82)岁;其中颈内动脉闭塞15例,大脑前动脉闭塞8例,大脑中动脉闭塞7例。所有患者均为血管闭塞后,于急诊通过机械支架取栓技术,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行动脉闭塞取栓术。结果30例患者的血栓全部取出,术后病理证实均为血栓栓子。术前患侧体感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波幅明显小于健侧;术后SEP和MEP波幅恢复超过50%者8例、超过30%者12例;术后3个月内肌力达到Ⅴ级4例,Ⅳ级8例,Ⅲ级8例,Ⅰ级和Ⅱ级10例。结论血管闭塞后机械取栓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能最大程度地预知术前电生理情况、判断患者术后情况、及时进行肢体康复训练。
王帆王金川胡伟鹏
关键词:机械取栓神经电生理监测血管闭塞预后
miR-126抑制人胶质瘤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和远处转移
陈金龙王帆张弋郭之通龙建武
CTA点征“九分法”联合FIB表达水平评估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效果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CTA点征"九分法"联合FIB表达水平评估高血压脑出血的科学性。方法回顾性收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九分法"分为0~3分组42例和4~9分组56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点征阳性、血肿扩大情况、30 d NIHSS评分结果、外科手术干预及两组FIB表达水平,并对两组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与0~3分组比较,4~9分组入院血肿量、点征出现比例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0~3分组比较,4~9分组点征阳性,血肿扩大、30 d NIHSS评分及外科手术干预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0~3分组比较,4~9分组在3 d前FIB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66.00、22.0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A点征"九分法"联合血液FIB表达水平能更好地预测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为患者提供切实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陈金龙王帆张弋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FIB预后
显微镜辅助下颈前入路椎间盘切除联合Cage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探讨颈椎前入路椎间盘切除联合Cage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微创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与手术体会.方法:2009年11月至2014年2月收治16例经保守治疗3~6个月无效连续多节段颈椎病患者,其中3节段14例,...
陈春美蔡刚峰张伟强王锐陈琰李峰王春华王帆陈志杰石松生杨卫忠
关键词:颈椎椎间盘突出前入路多节段
Mig-7通过Ras/MEK/ERK信号通路抑制人胶质瘤细胞系侵袭和血管生成拟态
王帆张弋陈金龙陈锋龙郭之通
CTA点征“九分法”联合fib表达水平评估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效果
目的探讨CTA点征"九分法"联合fib表达水平评估高血压脑出血的科学性方法回顾性收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入院根据"九分法"分为0-3分组42例和4-9分组56例,比较两组疾病临床资料、点征阳性,血肿扩大情况、30d NIH...
张弋陈金龙王帆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FIBCTA
文献传递
复合手术室介入栓塞联合显微外科与单纯显微外科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出血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对比分析复合手术室介入栓塞联合显微外科与单纯显微外科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复合手术室介入栓塞联合显微外科与单纯显微外科治疗出血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各10例,比较两组术前GCS评分、Spetzler&Martin分级,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记录,术后3个月m RS、GOS神经功能评分。结果(1)复合手术组能大部分完整AVM切除,避免二次手术;(2)复合手术室下介入栓塞联合显微外科较单纯显微外科治疗破裂出血的脑动静脉畸形,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复合手术室下介入栓塞联合显微外科术后并发症,明显小于单纯显微外科治疗破裂出血的脑动静脉畸形,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致残率方面,复合手术室介入栓塞联合显微外科明显优于单纯显微外科治疗出血脑动静脉畸形。
陈锋龙王帆龙建武张弋郭之通陈金龙
关键词:复合手术动静脉畸形
椎旁经套管单侧入路双侧显微减压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椎旁经套管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单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1 1年10月至2013年8月应用显微镜下椎旁经套管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单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40例.40例均经腰椎正侧位片和过...
陈春美蔡刚峰张伟强王锐陈琰李峰王春华王帆陈志杰石松生杨卫忠
关键词:腰椎椎管狭窄症单侧入路显微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