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瑶瑶
-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透析患者β2-MG、PTH及CRP的影响
-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透析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HFHD组与HFHD+HP组两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考察β2-MG、PTH及CRP等几项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纳入研究后3月、6月后,组间比较β2...
- 马海军王俊霞赵莹殷瑶瑶陈霞李国辉王朝娟
- 关键词:高通量血液透析血液灌流Β-2微球蛋白
- 文献传递
- 倾向性护理在疑难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倾向性护理在疑难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88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2组患者均给予扣眼穿刺,透析时间为3个月。对照组患者在透析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倾向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干预前及干预后(干预3个月后)2组患者内瘘血流速度与自我管理能力。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43/44),高于对照组的81.82%(3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6,P=0.035)。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4.55%(2/44),低于对照组的22.73%(1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5,P=0.013)。2组患者干预前内瘘血流速度及静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内瘘血流速度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静脉压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前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倾向性护理在疑难动静脉内瘘穿刺中应用,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还可改善内瘘的微循环状况,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 王静一殷瑶瑶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自我管理能力
- 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 目的:
观察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
方法:
选取4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及对照组21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分别持...
- 殷瑶瑶王俊霞郝晓伟马海军陈霞李国辉
- 关键词:颅脑损伤血液净化疗效评价
- 文献传递
- DPMAS联合CVVH治疗对脓毒症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炎症反应和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对脓毒症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炎症反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92例脓毒症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将其中42例接受CVVH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50例接受DPMAS联合CVVH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以治疗后30 d为观察终点,比较治疗前、治疗72 h时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常规[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以及序贯器官衰竭(SOFA)及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30 d内预后结局(病死、存活)。结果治疗72 h,两组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上述血清水平更低(P<0.05);两组Hb、PLT、WBC、NEUT%水平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b、PLT水平低,WBC、NEUT%水平高(P<0.05)。两组SOFA及APACHEⅡ评分均较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OFA及APACHEⅡ评分均低(P<0.05)。治疗后30 d内观察组病死率为8.00%(4/50),低于对照组病死率(23.81%,1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2,P=0.036)。结论DPMAS联合CVVH模式可有效减轻脓毒症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炎症反应,患者预后良好。
- 殷瑶瑶黄河奔郭琼琼王俊霞
- 关键词: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预后
-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对脓毒症致多器官衰竭患者炎性介质及Th1/Th2比值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在脓毒症致多器官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脓毒症致多器官衰竭患者78例,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实施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DPMAS。统计两组治疗期间病死率。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3 d基本生命指标、炎性介质、辅助性T细胞(Th)1/Th2比值及肝肾功能指标。结果治疗3 d,两组心率、呼吸频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3 d,观察组和对照组心率、呼吸频率比较[(93.89±7.24)次/min vs.(98.07±8.02)次/min、(20.76±4.28)次/min vs.(23.04±4.09)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15、2.081,P=0.039、0.042)。治疗3 d,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3 d,观察组和对照组TNF-α、CRP、IL-6水平比较[(133.97±28.99)ng/L vs.(150.26±30.24)ng/L、(74.42±12.36)ng/L vs.(81.67±13.25)ng/L、(106.45±10.38)mg/mL vs.(113.29±12.47)m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17、2.182、2.318,P=0.039、0.033、0.024)。治疗3 d,两组辅助性T细胞(Th)1、Th1/Th2均较治疗前升高,Th2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变化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3 d,观察组和对照组组Th1、Th1/Th2、Th2比较[(1.51±0.32)%vs.(1.33±0.35)%、(0.93±0.20)vs.(0.73±0.17)、(1.62±0.38)%vs.(1.83±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3、4.091、2.194,P=0.043、<0.001、0.032)。治疗3 d,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3 d,两组ALT、AST、Scr、BUN水平比较[(126.68±18.1
- 殷瑶瑶姜宏卫张颖裕王俊霞
- 关键词:脓毒症多器官衰竭炎性介质TH1/TH2
- 早期CBP联合参麦注射液对脓毒血症合并AKI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脓毒症是因感染引起的全身系统性有害宿主反应,据统计,我国危重病患者脓毒症发生率高达15.7%,其中约60%的患者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病死率高达30.6%[1]。急性肾损伤(AKI)是脓毒症常见并发症,主要是微循环血流障碍引起的肾血流量降低、肾脏缺氧引起的,具有较高的致死率[2]。血液净化技术自开展以来发展迅速,由于其可清除体内蓄积的毒素和炎症介质,在脓毒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等疾病治疗中起到了免疫调节的作用。
- 殷瑶瑶王俊霞张东东
- 关键词:微循环血流脓毒血症肾血流量宿主反应血液净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