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巍

作品数:14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丰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宜春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疗效
  • 4篇肺癌
  • 3篇阻塞性
  • 3篇阻塞性肺疾病
  • 3篇细胞
  • 3篇慢性
  • 3篇慢性阻塞性
  • 3篇慢性阻塞性肺...
  • 3篇呼吸科
  • 3篇肺疾病
  • 3篇癌患者
  • 2篇顺铂
  • 2篇培美曲塞
  • 2篇晚期
  • 2篇小细胞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耐药
  • 2篇耐药性
  • 2篇急性加重
  • 2篇急性加重期

机构

  • 14篇丰城市人民医...

作者

  • 14篇熊巍
  • 4篇鄢清元
  • 1篇杜辉海
  • 1篇刘智刚
  • 1篇李伟超
  • 1篇范飞燕
  • 1篇周明
  • 1篇丁旻

传媒

  • 2篇当代医学
  • 2篇抗感染药学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医疗装备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药品评价

年份

  • 1篇2022
  • 7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晚期肝癌患者索拉非尼分子靶向治疗的有效性及对疾病控制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晚期肝癌患者索拉非尼分子靶向治疗的有效性及对疾病控制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94例晚期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对照组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索拉非尼分子靶向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免疫指标(CD3^(+)、CD4^(+)、CD4^(+)/CD8^(+))及不良反应(肝区疼痛、手足综合征、腹泻、骨髓抑制、发热)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D3^(+)、CD4^(+)、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肝癌患者应用索拉非尼分子靶向治疗效果较好,可提高疾病控制率,提高机体免疫力,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从而促进疾病转归,值得推广借鉴。
鄢清元熊巍杨文平
关键词:晚期肝癌索拉非尼靶向治疗
一种呼吸科患者肺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呼吸科患者肺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外侧壁顶部四个段端角处均设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外侧壁顶部固接桌面,桌面外侧壁顶部中央位置设置透明箱,透明箱外侧壁顶部右端连通...
熊巍
文献传递
西黄丸联合羟考酮缓释片治疗肺癌癌痛的疗效评估和作用机制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西黄丸联合羟考酮缓释片治疗肺癌癌痛的疗效评估和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100例肺癌癌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羟考酮缓释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西黄丸联合羟考酮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RR)高于对照组,用药后1h、12h、1周、2周时数字疼痛分级法(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肺癌治疗功能评价系统(FACT-L)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西黄丸联合羟考酮缓释片治疗肺癌癌痛有利于增强止痛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治疗肺癌癌痛的一种较为安全有效方法。
鄢清元杨文平熊巍
关键词:西黄丸疼痛程度
血清骨钙素水平与肺癌骨转移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清骨钙素水平与肺癌骨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 IA)分别对原发性肺癌和正常人血清骨钙素水平进行检测,然后再通过核素全身骨显像扫描方法将肺癌患者分为骨转移患者和非骨转移患者。结果肺癌骨转移组血清钙素水平显著高于肺癌无骨转移组和正常组(P<0.05),并且血清钙素水平与肺癌骨转移病灶数目呈正相关;不同细胞类型肺癌血清骨钙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发生骨转移时,伴随着血清钙素水平的提高,因此血清钙素水平的检测,可用于肺癌骨转移的诊断。
杜辉海刘智刚熊巍
关键词:肺癌骨钙素骨转移核素骨显像
自体DC-CIK免疫疗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自体DC-CIK免疫疗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7例。对照组应用NP化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自体DC-CIK免疫疗法。比较两组免疫功能、肺功能和凝血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CD4^(+)、CD3^(+)、NK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VC、FEV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LT、PT、FIB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自体DC-CIK免疫疗法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改善凝血功能和肺功能,有利于疾病的控制,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鄢清元熊巍杨文平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肺功能
胸腺肽与左氧氟沙星联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伴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究胸腺肽与左氧氟沙星联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伴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载脂蛋白E(APoE)和降钙素原(PCT)水平改善的影响。方法:抽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COPD伴肺部感染患者82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39例)和观察组(43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总有效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APoE和PCT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用药前两组患者APoE、PCT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低于用药前(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治疗后APoE、PCT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参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采用胸腺肽和左氧氟沙星联用治疗COPD伴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用左氧氟沙星,有效改善了APoE、PCT水平,提高了其临床疗效。
熊巍
关键词:胸腺肽左氧氟沙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临床疗效
一种呼吸科痰痂清除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医疗辅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呼吸科痰痂清除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腔垂直转动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底端贯穿所述壳体底壁,所述螺杆底端设置有圆盘,所述圆盘外侧壁均匀开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壳体内腔左侧壁设...
熊巍
文献传递
PDCA管理方法在提高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分析PDCA管理方法对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呼吸科危重症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和观察组(采用PDCA管理模式),各32例。分析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2组护理人员对相关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对呼吸科危重症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科重症患者采取PDCA管理方法,有利于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加强护理人员对急救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使急救工作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
熊巍
关键词:抢救成功率
培美曲塞与顺铂联合吉非替尼治疗对肺癌患者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与顺铂联合吉非替尼治疗对肺癌患者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丰城市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肺癌患者112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应用培美曲塞+顺铂治疗,研究组应用培美曲塞+顺铂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CD_(4)^(+)/CD_(8)^(+)、CD_(8)^(+)、CD_(4)^(+)、CD_(3)^(+)指标及IFN-γ、TNF-α、IL-10、IL-6、IL-2水平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总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D4+/CD8+均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CD_(4)^(+)、CD_(3)^(+)均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CD_(4)^(+)、CD_(3)^(+)均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CD_(4)^(+)/CD_(8)^(+)、CD_(4)^(+)、CD_(3)^(+)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FN-γ、TNF-α、IL-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IL-10、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IFN-γ、TNF-α、IL-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IL-10、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腹泻、骨髓抑制、转氨酶异常、皮疹、恶心呕吐合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培美曲塞+顺铂联合吉非替尼治疗肺癌患者,能够有效抑制癌细胞的扩散、生长,可减少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机体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有明显改善,帮助增加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鄢清元熊巍杨文平
关键词:T细胞亚群吉非替尼培美曲塞细胞因子
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探析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分析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方法收集2020年1~12月全院患者的耐药监测数据报告,共获得1444株分离菌株的资料。统计其中肺炎克雷伯菌的标本种类分布情况、科室分布情况、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检出情况,以及对常规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在获得的1444株分离菌株中,肺炎克雷伯菌占比为21.3%(308株)。不同标本种类中,检出的肺炎克雷伯菌数量占比从高至低为尿液标本>痰液标本>呼吸道腹水标本>排水标本、伤口标本>分泌物标本>胆汁标本>脓液标本>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血流标本>透析液标本。不同科室中,检出的肺炎克雷伯菌数量占比从高至低为门诊标本>感染科标本>急诊标本>ICU标本>内科标本>其他标本>外科标本>妇产科标本>儿科及新生儿科标本。308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8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占比为2.60%。检出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常规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在10%以内,从低至高排列为替加环素<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厄他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小<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呋喃妥因<妥布霉素。1444株分离出的菌株中,25株为多重耐药菌株,其中8株为肺炎克雷伯菌,占比排名第一,占分离出的总肺炎克雷伯菌的2.60%。结论肺炎克雷伯菌是感染患者的检测标本中,被检出的占比最高的菌种,标本主要来源于尿液、痰液、呼吸道,在感染科、急诊科、ICU中多见。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高,且出现了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临床上应做好相应的耐药试验,以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治疗,减少因为耐药造成的疗效减弱。
熊巍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抗菌药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