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清元
- 作品数:9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丰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宜春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培美曲塞与顺铂联合吉非替尼治疗对肺癌患者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与顺铂联合吉非替尼治疗对肺癌患者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丰城市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肺癌患者112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应用培美曲塞+顺铂治疗,研究组应用培美曲塞+顺铂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CD_(4)^(+)/CD_(8)^(+)、CD_(8)^(+)、CD_(4)^(+)、CD_(3)^(+)指标及IFN-γ、TNF-α、IL-10、IL-6、IL-2水平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总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D4+/CD8+均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CD_(4)^(+)、CD_(3)^(+)均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CD_(4)^(+)、CD_(3)^(+)均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CD_(4)^(+)/CD_(8)^(+)、CD_(4)^(+)、CD_(3)^(+)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FN-γ、TNF-α、IL-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IL-10、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IFN-γ、TNF-α、IL-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IL-10、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腹泻、骨髓抑制、转氨酶异常、皮疹、恶心呕吐合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培美曲塞+顺铂联合吉非替尼治疗肺癌患者,能够有效抑制癌细胞的扩散、生长,可减少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机体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有明显改善,帮助增加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鄢清元熊巍杨文平
- 关键词:T细胞亚群吉非替尼培美曲塞细胞因子
- TPF、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较TPF、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50例Ⅱb-Ⅳb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TPF组、PF组,两组均行2周期诱导化疗,诱导化疗结束后一周开始同期放疗,期间观察毒副反应,同期放化疗结束后3个月评价近期疗效。结果两组主要毒副反应均为血液学毒性及消化系统反应,治疗组CR率为92%、PR为8%,有效率为100%,对照组CR率为64%、PR为32%,总有效率96%,两组之间近期疗效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T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近期疗效优于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
- 范明华鄢清元李伟超熊婷
- 关键词:鼻咽癌化学疗法
- 自体DC-CIK免疫疗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自体DC-CIK免疫疗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7例。对照组应用NP化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自体DC-CIK免疫疗法。比较两组免疫功能、肺功能和凝血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CD4^(+)、CD3^(+)、NK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VC、FEV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LT、PT、FIB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自体DC-CIK免疫疗法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改善凝血功能和肺功能,有利于疾病的控制,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 鄢清元熊巍杨文平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肺功能
- TP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64例效果观察
- 2009年
- 鄢清元
- 关键词:转移性乳腺癌晚期乳腺癌早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TP方案
- 晚期肝癌患者索拉非尼分子靶向治疗的有效性及对疾病控制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晚期肝癌患者索拉非尼分子靶向治疗的有效性及对疾病控制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94例晚期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对照组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索拉非尼分子靶向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免疫指标(CD3^(+)、CD4^(+)、CD4^(+)/CD8^(+))及不良反应(肝区疼痛、手足综合征、腹泻、骨髓抑制、发热)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D3^(+)、CD4^(+)、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肝癌患者应用索拉非尼分子靶向治疗效果较好,可提高疾病控制率,提高机体免疫力,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从而促进疾病转归,值得推广借鉴。
- 鄢清元熊巍杨文平
- 关键词:晚期肝癌索拉非尼靶向治疗
- 阿莫西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致不良反应差异分析被引量:16
- 2009年
- 鄢清元徐俐瑜雷招宝
- 关键词:阿莫西林Β-内酰胺类抗生素
- 胸腔置管引流并注入榄香烯乳治疗恶性胸腔积液23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鄢清元
- 关键词:恶性胸腔积液胸腔置管引流疗效观察榄香烯乳
- CHOP方案化疗联合放疗治疗韦氏环淋巴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0年
- 2008年1月至2010年8月,我们对29例原发韦氏环淋巴瘤进行了CHOP方案3~6个周期的化疗联合局部扩大野的放疗,现报告如下。
- 鄢清元熊婷
- 关键词:CHOP方案淋巴瘤
- 西黄丸联合羟考酮缓释片治疗肺癌癌痛的疗效评估和作用机制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分析西黄丸联合羟考酮缓释片治疗肺癌癌痛的疗效评估和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100例肺癌癌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羟考酮缓释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西黄丸联合羟考酮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RR)高于对照组,用药后1h、12h、1周、2周时数字疼痛分级法(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肺癌治疗功能评价系统(FACT-L)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西黄丸联合羟考酮缓释片治疗肺癌癌痛有利于增强止痛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治疗肺癌癌痛的一种较为安全有效方法。
- 鄢清元杨文平熊巍
- 关键词:西黄丸疼痛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