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儿童
  • 1篇大叶性
  • 1篇大叶性肺炎
  • 1篇蛋白
  • 1篇滴剂
  • 1篇血生化
  • 1篇血生化指标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肺炎
  • 1篇摄入
  • 1篇生化指标
  • 1篇牛奶
  • 1篇气管
  • 1篇球蛋白
  • 1篇细胞
  • 1篇腺病
  • 1篇腺病毒
  • 1篇腺病毒感染
  • 1篇哮喘
  • 1篇哮喘患儿

机构

  • 4篇天门市第一人...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洪兰
  • 2篇袁华兵
  • 1篇徐会荣
  • 1篇胡菊英
  • 1篇丁先军
  • 1篇李承美
  • 1篇李银华
  • 1篇孙婷

传媒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华肺部疾病...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儿科病原菌耐药分布及治疗策略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常见细菌类型,分析细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用药频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12月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病区送细菌室检查标本(痰液为83.8%,咽试纸为6.3%,尿液为2.5%,血液为2.0%,其他为5.4%)及其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为研究对象,对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及自动最低抑菌浓度测定,并统计分析抗菌药物用药频度和使用强度。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征得该委员会批准。结果 2012年分离出细菌菌株共计1 527株,其中革兰阴性(G-)杆菌为93.9%(1 434/1 527),包括大肠埃希菌(54.3%,779/1 434)、肺炎克雷伯菌(25.2%,361/1 434)、阴沟杆菌(9.8%,140/1 434)、铜绿假单胞菌(6.2%,89/1 434)和产气肠杆菌(4.5%,65/1 434);革兰阳性(G+)球菌为6.1%(93/1 527),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25.8%,24/93)和表皮葡萄球菌(68.8%,64/93)等。G-杆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用药频度呈正相关关系(r=0.97,P<0.01)。结论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病房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肠杆菌科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为主要耐药菌,其抗菌药物用量与耐药性存在一定相关性。
洪兰袁华兵
关键词:儿科感染耐药菌
儿童感染大叶性肺炎与支气管肺炎临床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腺病毒感染大叶性肺炎与支气管肺炎患儿临床特点以及血液学检测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我院收治的61例腺病毒感染肺炎患儿为对象,按照肺部影像检查结果将49例支气管肺炎分为对照组,12例大叶性肺炎为观察组,收集两组患儿临床表现与体征,早期血液检查结果,判断患儿治疗效果及转归情况。结果观察组呼吸困难3例(25.0%)和胸腔积液2例(16.67%)高于对照组呼吸困难和胸腔积液(P<0.05)。两组患儿发热、喘息、咳嗽、湿啰音临床表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免疫功能异常8例(16.33%),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值(273.86±77.81)U/L低于观察组免疫功能异常8例(66.67%)、LDH(342.08±103.31)U/L(P<0.05);两组患儿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肝功能损害和心肌损害的比例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体征消失时间(5.26±1.61)d、发热时间(11.64±6.17)d、咳嗽缓解时间(7.85±2.50)d长于对照组体征消失时间(3.88±1.13)d、发热时间(4.68±3.20)d、咳嗽缓解时间(5.61±1.94)d;对照组治愈43例(87.75%)高于观察组治愈6例(50.00%)(P<0.05)。结论腺病毒感染致支气管肺炎与大叶性肺炎症状、体征基本相同,大叶性肺炎病情重,愈后差;早期血生化指标表现为免疫功能异常和LDH值增高有诊断意义。
胡菊英李银华洪兰王宏勇丁先军李承美谭心海
关键词:腺病毒感染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
粉尘螨滴剂治疗过敏性哮喘患儿效果及对白细胞介素、免疫指标等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粉尘螨滴剂治疗过敏性哮喘患儿的效果及对白细胞介素、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7年2月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过敏性哮喘患儿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参照GINA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粉尘螨滴剂1~4号舌下含服,1~3 min后吞服,1次/d。第1周采用1号,粉尘螨总蛋白浓度1μg/ml;第2周采用2号,浓度为10μg/ml;第3周采用3号100μg/ml;剂量依次为1、2、3、4、6、8、10滴,40μg/滴;第4周含服4号滴剂,3滴/次,40μg/滴维持治疗。2组患者疗程6个月。比较2组患儿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血清免疫指标(Ig A、Ig E、CD3^+、CD4^+、CD8^+、CD4^+/CD8^+)、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4)、肺功能(FEV1、FVC、PEF)水平,并对2组患儿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控制率93.6%明显高于对照组80.9%(χ~2=4.374,P=0.036);治疗后,观察组Ig E、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Ig A显著低于对照组(t=3.371、4.699、4.915、2.633、9.609,P均<0.001),而CD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2,P=0.302);观察组IL-2明显高于对照组,IL-4显著低于对照组(t=6.925、5.353,P均=0.000);观察组FEV1、FVC、P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5.319、22.233、7.856,P均=0.000)。2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发生皮肤瘙痒、食欲减退、流涕、头晕、头痛、困倦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9、0.234、0.319、0.255、2.272、0.781,P>0.05)。结论粉尘螨滴剂治疗过敏性哮喘患儿,可提高临床效果,改善血清白细胞介素、免疫球蛋白水平,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徐会荣孙婷洪兰韦登飞苏华平
关键词:粉尘螨滴剂白细胞介素免疫球蛋白
牛奶摄入与儿童过敏性鼻炎发病相关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牛奶对过敏性鼻炎(AR)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在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经过检索式检索,筛取2001-2019年牛奶与AR关系的英文文献,筛选文献并对最终文献进行质量评分和数据提取,应用Stata 12.0统计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12个研究,165966例患者.摄入牛奶与AR有关(RR=1.05,95%CI:1.01~1.09),亚组结果显示亚洲儿童服用牛奶(RR=1.24,95%CI:1.04~1.44)与大于七岁的儿童(RR=1.25,95%CI:1.05~1.46)可以增加AR的发病率.Begg's(P=0.950)以及Egger's(P=0.782)说明相关研究未显示发表偏倚.结论:摄入牛奶与AR发病率增加有关,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进行证明.
洪兰杨珊伊眭维恕袁驰与袁华兵尹美龙胡裕章
关键词:牛奶儿童过敏性鼻炎发病率META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