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小川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汉中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重症
  • 2篇内科
  • 2篇急诊
  • 2篇降钙素
  • 2篇降钙素原
  • 1篇休克
  • 1篇血性
  • 1篇氧代谢
  • 1篇有创
  • 1篇有创通气
  • 1篇肾上腺
  • 1篇肾上腺素
  • 1篇肾上腺素治疗
  • 1篇失血
  • 1篇失血性
  • 1篇失血性休克
  • 1篇衰竭
  • 1篇通气
  • 1篇通气治疗
  • 1篇内压

机构

  • 5篇汉中市人民医...
  • 1篇广州市红十字...

作者

  • 5篇罗小川
  • 2篇刘雪萍
  • 1篇赵有丽
  • 1篇舒宏伟
  • 1篇曾瑜

传媒

  • 2篇临床医学研究...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高渗盐复合液治疗急性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休克效果及对颅内压脑氧代谢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高渗盐复合液治疗急性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休克的效果及其对颅内压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2例急性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41)与观察组(n=41)。常规组给予甘露醇,观察组给予高渗盐复合液。比较两组患者颅内压、脑氧代谢、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颅内压、脑动静脉氧含量差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颅内压、脑动静脉氧含量差均低于常规组,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水平均高于常规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恢复良好的比例为85. 4%(35/41),高于常规组的46. 3%(19/41);重残和植物存活率、病死率均低于常规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高渗盐复合液治疗急性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休克患者能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改善患者脑氧代谢和预后。
罗小川刘雪萍李海荣李佳峻
关键词:高渗盐复合液颅内高压失血性休克脑氧代谢
急诊抢救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效果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急诊抢救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收治的重症哮喘患者72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急诊抢救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急诊抢救治疗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HR、RR、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且SaO_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端坐呼吸、大汗、语不连贯、意识模糊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抢救重症哮喘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效果显著,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临床指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罗小川
关键词:急诊抢救重症哮喘
白细胞介素-6 降钙素原 D-二聚体与慢性阻塞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及预后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属于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临床常见疾病类型。近几年来,在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和预后实施评估时,应用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D-二聚体水平展开评估成为了临床研究的重点[1]。因此,本研究于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从我院急诊内科分别选取5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普通COPD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IL-6、降钙素原、D-二聚体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
罗小川舒宏伟
关键词:降钙素原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患者急诊内科气流受限临床常见疾病
降钙素原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临床监测应用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临床监测应用效果。方法:收集小儿肺炎患者100例,将重症肺炎50例作为重症肺炎组,轻症肺炎50例作为轻症肺炎组,两组患者均在24h内进行降钙素原、CRP、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体温等指标测定。分析不同水平降钙素原的患者应用呼吸机情况、住院天数以及使用抗生素的天数。结果重症肺炎组治疗后降钙素原(18.9±24.8)ng/ml,C-反应蛋白(31.8±16.0)mg/L,显著高于轻症患者水平的(1.6±1.1)ng/ml和(10.0±10.0)mg/L。重症肺炎组中性粒细胞(N)百分比(83.3±7.9)%、白细胞计数(11.9±9.4)cell×109/L以及体温(37.4±2.6)℃;轻症肺炎组相应指标分别为(85.1±7.3)%、白细胞计数(12.8±5.4)cell×109/L以及体温(37.5±3.2)℃,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重症患者使用呼吸机的患者病例数100%,住院时间(28.6±12.7)d,使用抗生素时间(28.6±12.7)d,且随着PCT水平升高而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降钙素原在早期诊断、评估病情等方面具有临床监测应用价值。
刘雪萍罗小川赵有丽曾瑜
关键词:危重病儿童
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本科室110例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进行分组:无创组(n=40,无创通气)、无创转有创组(n=26,无创通气转有创通气)、有创组(n=44,有创通气)。比较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无创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有创组明显更高(χ2=4.318,P<0.05);无创转有创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无创组、有创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χ2=0.221、1.083,P>0.05)。与有创组比较,无创组和无创转有创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更低(χ2=4.648、4.191,P<0.05)。结论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机械通气疗效良好,临床需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合适的机械通气方式,以改善患者预后。
罗小川
关键词:无创通气有创通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