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青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丰县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分析
- 2016年
- 目的探究消化内科常见用药不合理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5年8月消化内科用药情况。结果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101例,药物不合理情况主要有抑酸药物用量过大、抗生素应用较长、重复用药、不合理联合用药、药物合用副作用。结论严格控制消化内科常见用药不合理情况,重视合理用药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用药安全,以此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健康。
- 陈青
- 关键词:消化内科用药不合理药物管理
- 手法复位联合平衡板训练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联合平衡板训练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gi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江西省信丰县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平衡板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后残留症状持续时间、Berg平衡量表评分等相关指标,分析手法复位联合平衡板训练治疗BPPV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Berg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 d及1周,实验组Berg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残留症状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平衡板训练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减轻治疗后的残余头昏不适等症状。
- 邱锦华陈青黄晓聪
-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
- 替罗非班在预防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发生再缺血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在预防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发生再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机械取栓术前抗血小板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于机械取栓术前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观察组于机械取栓术前给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发生率、术后7 d再缺血发生率,术前(在给予抗血小板药物之前)、术后3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术后3个月的预后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结果:两组术中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再缺血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改良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应用于预防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发生再缺血的效果优于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且未增加术中出血风险,同时两种抗血小板方案的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和预后相当。
- 陈青蓝兴东黄晓聪邱锦华
- 关键词:替罗非班机械取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