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刚
- 作品数:5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胆囊部分切除保胆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畸形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胆囊部分切除保胆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畸形患者98例,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取石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胆囊部分切除保胆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胰腺炎、胆汁漏、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胆囊结石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胆囊部分切除保胆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畸形疗效确切,能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及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不增加复发率。
- 杨国春陈洪刚刘其飞贾洪刚刘洪雁
- 关键词:胆囊结石胆囊畸形腹腔镜胆道镜胆囊部分切除术
- 结直肠癌患者癌结节的研究现状被引量:9
- 2016年
- 癌结节的形成与淋巴结转移、神经侵犯和脉管侵犯有关。癌结节是结直肠癌患者的一个不利预后因素,增加结直肠癌患者复发转移的概率。纳入淋巴结转移计数后评估预后的价值大于七版癌结节分期方法,可为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精准的依据。
- 刘洪雁李云峰陈洪刚杨国春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预后癌结节
- 结直肠癌患者癌结节分期方法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寻找更恰当的癌结节分期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07年3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大肠癌科收治的经病理学证实并行肠癌根治手术的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生存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淋巴结转移患者在癌结节阳性时的预后明显差于无癌结节患者(51.3%vs 74.9%,P=0.007)。多因素分析发现癌结节、术后辅助化疗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将癌结节纳入淋巴结转移计数后形成新n N分期和TNM分期(n N)中各分期有明显的预后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TNM分期(n N)仍是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而第七版TNM分期已不是;将癌结节阳性患者按照癌结节检出1个、2个、3个为临界值分别分为两组,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差异,结果只有按癌结节(tumor deposits,TD)=1来分组两组具有显著的预后差异(31.2%vs 61%,P=0.018)。结论在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第七版癌结节分期方法并不恰当,将癌结节纳入转移淋巴结计数形成的TNM分期评估预后的价值优于七版TNM分期标准,且较七版TNM分期标准更简化。
- 刘洪雁李强杨国春杨之斌蔡昕怡陈洪刚潘定国李云峰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预后癌结节
- 经皮经肝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9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普通外科2013年7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2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信封法随机抽签原则分为经皮经肝胆道镜治疗组和常规手术组,每组140例。比较2组患者的近远期效果与安全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结果 (1)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病程和结石位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取净结石。与常规手术组比较,经皮经肝胆道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P<0.05),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切口长度更小(P<0.05)。(3)术后14 d时,经皮经肝胆道镜治疗组术后共发生并发症4例(2.9%),常规手术组共发生并发症16例(11.4%),经皮经肝胆道镜治疗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手术组(χ2=2.881,P<0.05)。(4)术后6个月时,经皮经肝胆道镜治疗组达到优良患者137例(97.9%),常规手术组达到优良患者119例(85.0%),经皮经肝胆道镜治疗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手术组(χ~2=4.784,P<0.05)。(5)经皮经肝胆道镜治疗组术后6个月时的血清ALT与AST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手术组(P<0.05)。结论经皮经肝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能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在远期有利于促进患者肝胆生理功能的恢复,提高随访疗效。
- 杨国春陈洪刚刘其飞刘洪雁赵沁
- 关键词:电子胆道镜肝内胆管结石有效性安全性
- 经皮肾镜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2012年8月至2015年11月期间诊治的86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肾镜组与开腹组,每组均为43例。2组都给予基础药物治疗,然后开腹组进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肾镜组进行经皮肾镜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术后第14 d时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含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肾镜组的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2肾镜组与开腹组术后第14 d时的血清CRP含量分别为(8.35±2.13)mg/L和(16.42±2.44)mg/L,均分别明显低于各组术前1 d时的(31.44±3.45)mg/L(P<0.05)和(32.09±2.98)mg/L(P<0.05);且术后第14 d时,血清CRP含量在肾镜组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3肾镜组共发生并发症6例(14.0%),开腹组共发生并发症14例(32.6%),肾镜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经皮肾镜治疗SAP具有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缓解全身炎症反应有关。
- 杨国春陈洪刚刘其飞贾洪刚刘洪雁
- 关键词:经皮肾镜重症急性胰腺炎炎症反应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