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晓艳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慢性
  • 3篇慢性乙型
  • 3篇慢性乙型肝炎
  • 3篇肝炎
  • 2篇干扰素
  • 1篇低磷血症
  • 1篇心磷脂抗体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学
  • 1篇血清学转换
  • 1篇血性
  • 1篇血症
  • 1篇药理
  • 1篇药物治疗
  • 1篇乙肝
  • 1篇乙肝表面抗原
  • 1篇乙型肝炎患者
  • 1篇治疗慢性乙型...

机构

  • 6篇郑州大学

作者

  • 6篇杨晓艳
  • 2篇李国涛
  • 2篇刘雯
  • 2篇张国强
  • 2篇张盼
  • 1篇朱丹燕
  • 1篇张红霞
  • 1篇梁亚林

传媒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炔烃官能团化:选择性转化的理论研究
炔烃底物是有机合成中重要的原料之一,已广泛应用于过渡金属催化/有机小分子催化的环化反应和官能团化反应中,从而构建各种手性化合物。然而对炔烃选择性转化的反应机理和立体选择性起源的理论探讨却相对较少。本论文主要利用密度泛函理...
杨晓艳
关键词:炔烃钯催化剂环化反应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引发低磷血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阿德福韦酯(ADV)主要用于治疗拉米夫定(LAM)YMDD变异(HBVDNA多聚酶逆转录区YMDD基序的第204位蛋氨酸被缬氨酸或异亮氨酸取代)的乙型肝炎病毒(HBV)突变株。在替诺夫韦酯(tenofovir di...
杨晓艳
关键词:乙型肝炎药物治疗阿德福韦酯临床药理
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脉冲疗法与全程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比较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比较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脉冲疗法与全程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5月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洛阳市中心医院的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HBeAg均为阳性),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在口服原有核苷类似物(恩替卡韦分散片)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全程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对观察组患者每间隔3个月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疗程为1 a。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BsAg定量、HBsAg阴转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结果两组治疗后HBsAg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BsAg定量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HBsAg阴转率分别为20.0%(5/25)、24.0%(6/25)。对照组和观察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76.0%(19/25)、72.0%(18/25)。两组HBsAg阴转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恩替卡韦分散片的基础上,聚乙二醇干扰素间断脉冲疗法与全程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相当。
杨晓艳张国强李国涛朱豫萌张盼刘雯朱丹燕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聚乙二醇干扰素恩替卡韦
159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肝表面抗原定量调查结果分析
2021年
目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定量进行普查,了解目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定量的流性病学现状,并对优势患者来源进行分析。方法:纳入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洛阳市中心医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测其HBsAg定量,分析抗病毒时间与优势患者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59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定量小于1 500 IU/ml共有657例。人群中优势患者占所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41.3%。抗病毒治疗1年,优势患者占比44.1%,抗病毒治疗3年,优势患者占比48.5%。结论:临床上应积极推广全定量HBsAg定量检测,尽早发现优势患者,抗病毒治疗,可提高临床治愈的优势人群占比。
杨晓艳张国强李国涛朱豫萌张盼刘雯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HBSAG定量干扰素
共刺激分子ICOS和OX40在视神经脊髓炎中的初步研究
背景和目的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全球发病率约为(0.34-10)/10万/人年,且多好发于20-40岁的年轻女性。该病反复发作会导致神经功...
杨晓艳
关键词:视神经脊髓炎共刺激分子OX40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与抗心磷脂抗体的关系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与抗心磷脂抗体(ACA)的关系,为临床对脑卒中的预防和诊断提供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脑卒中组58例和健康对照组46例血清ACA,计算其异常率并进行分析。结果脑卒中组ACA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脑卒中组中,ACA阳性者中多灶脑梗死率高于ACA阴性者(P=0.015);ACA阳性者中再发脑卒中高于ACA阴性者(P=0.024)。结论ACA与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再发关系密切,可作为病情转归的指标,及早进行ACA检测有助于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和诊治。
张红霞鲍素霞杨晓艳梁亚林
关键词:青年人脑卒中抗心磷脂抗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