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喜玲

作品数:9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3篇多态
  • 3篇妊娠
  • 3篇妊娠期
  • 3篇妊娠期糖尿病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转录
  • 3篇转录因子
  • 2篇多态性
  • 2篇遗传易感
  • 2篇遗传易感性
  • 2篇易感
  • 2篇易感性
  • 2篇类似物
  • 2篇基因
  • 2篇TCF7L2
  • 1篇待产
  • 1篇跌倒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镜

机构

  • 8篇江西省妇幼保...
  • 2篇江西省人民医...
  • 2篇南昌大学
  • 1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南昌市第一医...

作者

  • 9篇石喜玲
  • 2篇刘小兵
  • 2篇曾晓明
  • 2篇张明生
  • 2篇辛思明
  • 2篇蔡庆华
  • 1篇刘凌芝
  • 1篇沈婷
  • 1篇邹敏芸

传媒

  • 2篇江西医药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年份

  • 5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姜黄素对老年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姜黄素是否能通过抑制炎症介质释放来降低老年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的发生。方法将48只老年SD大鼠随机分成四组(n=12):对照组(S组)、POCD模型组(POCD组)、姜黄素组(C组)和姜黄素联合POCD组(C+POCD组)。C和C+POCD组连续两周口服姜黄素300 mg/kg,POCD组和C+POCD组大鼠进行3%七氟醚麻醉和假手术腹腔探查进行POCD造模。比较四组大鼠术后行为学和海马神经元细胞情况以及海马神经介质情况。结果相对于S组,POCD组大鼠记忆和学习能力下降,海马区神经元排列紊乱,大量神经元固缩深染、坏死,海马区TNF-α、IL-6水平显著升高,IL-10水平显著下降;相较于POCD组,C+POCD组记忆和学习能力好转,大鼠海马区神经元核固缩、核坏死情况较少,海马区TNF-α、IL-6水平显著下降,IL-10水平显著增高。结论姜黄素能够通过降低老年大鼠术后中枢炎症反应改善其术后认知功能。
沈友素石喜玲张明生刘小兵金夏
关键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姜黄素抗炎
TCF7L2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7类似物2(TCF7L2)基因rs7903146、rs290487、rs11196205、rs1225537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7月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GDM孕妇100例为GDM组,选取同期入院的健康孕妇100例为对照组.孕妇入院后当日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及空腹血糖(FPG)水平,并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等位基因特异PCR(AS-PCR)技术分析TCF7L2基因rs7903146、rs290487、rs11196205、rs12255372位点的基因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 GDM组孕妇BMI(27.4± 3.0) kg/m2、FPG(5.6±1.0) mmol/L、FINS(6.2±3.4)mU/L、HOMA-IR1.8±1.0;对照组孕妇BMI为(24.2±2.9) kg/m2、FPG(5.3 ±0.8) mmol/L、FINS(4.5±2.8) mU/L、HOMA-IR1.2±0.8;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rs7903146位点的SNP分型为CC、CT和TT共3种基因型;rs290487位点的SNP分型为CC、CT和TT共3种基因型;rs11196205位点的SNP分型为GG、CC共两种基因型;rs12255372位点的SNP分型仅为GG基因型.(3)rs7903146位点在GDM组及对照组中均以CC基因型为主,GDM组CC型频率为40%(40/100),CT型频率为36%(36/100),TT型频率为24%(24/100);C等位基因频率为58% (116/200),T等位基因频率为42%(84/200).对照组CC型频率为55%(55/100),CT型频率为38%(38/100),TT型频率为7% (7/100);C等位基因频率为74%(148/200),T位基因频率为26% (52/200).两组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rs290487位点在GDM组及对照组中均以TT基因型为主,GDM组CC型频率为12%(12/100),CT型频率为36% (36/100),TT型频率为52% (52/100);C等位基因频率为30% (60/200),T等位基因频率为70% (140/200).对照组CC型频率为16%(16/100),CT型频率为34%(34/100),TT型频率为50%(50/1
石喜玲蔡庆华邹敏芸沈友素
关键词:疾病遗传易感性
一种用于胎盘组织运输的样品保存盒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胎盘组织运输的样品保存盒,涉及胎盘组织存放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将胎盘组织放置到放置槽的内部后,再将海绵块依次放置到放置槽与长形槽的内部后,再放入冰袋,冰袋放入到放置槽与长形...
刘先先曾晓明辛思明曾泱范文娟石喜玲
一种可实时监管血液样品的冷链保存箱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实时监管血液样品的冷链保存箱,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整体组件,所述整体组件包括箱体。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该装置放置时,工作人员将限位块向上推,使支撑腿可以打开,支撑腿可以使箱体与地面保持一定高度,工...
刘先先曾晓明辛思明曾泱范文娟石喜玲
一种产科专用待产辅助锻炼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产科专用待产辅助锻炼装置,涉及待产锻炼装置技术领域。该待产辅助锻炼装置,包括环形步道,所述环形步道的中部处开设有空槽,所述环形步道的上端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双向台阶,所述中部支撑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架,所述...
石喜玲高艳
TCF7L2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相关性被引量:1
2014年
自发现转录因子7类似物2(TCF7L2)基因多态性与成人2型糖尿病(T2DM)相关以来,该结论在不同人种中得到广泛证实,T2DM在我国汉族人发病率和患病率逐年升高。同样近年来,妊娠期糖尿病(GDM)在全人类多种族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其患病率在亚洲妇女中约为5%~10%,并且该比例在某些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不断上升。有学者认为GDM就是2型糖尿病的早期阶段,因此推测两者有相似的遗传背景。大量的回顾性研究得出证据支持,GDM与2型糖尿病有着相同的几种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因此本文对GDM与该基因(TCF7L2)目前的关系及可能相关发病机制、对母婴的影响进行相关论述。
石喜玲蔡庆华
TCF7L2基因(rs7903146、rs290487、rs11196205、rs12255372)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相关研究
目的: 本研究对转录因子7类似物2(transcription factor7-like2,TCF7L2)基因的(rs7903146C/T、rs290487C/T、rs11196205G/C、rs12255372G/T)...
石喜玲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
文献传递
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连续性硬膜外麻醉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连续性硬膜外麻醉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的效果及其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初产妇按随机数表法分为E组、T组、E+T组及C组,每组40例。E组采用连续性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T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分娩镇痛,E+T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连续性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C组不进行分娩镇痛。比较4组分娩方式,产程,产后出血发生率,镇痛前及宫口开2、4、6 cm和宫口全开时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新生儿出生1、5、10 min后的Apgar评分,镇痛前、宫口开4 cm和宫口开全时血清β-内啡肽水平;比较E+T组与E组的镇痛药物用量。结果E+T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E组、T组及C组,第一及第二产程显著短于E组、T组及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前4组VAS评分及血清β-内啡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口开2、4、6cm和宫口全开时E+T组VAS评分显著低于E组、T组及C组,E组及T组显著低于C组,E组显著低于T组,宫口开4cm和宫口开全时E+T组血清β-内啡肽水平显著高于E组、T组及C组,T组显著高于E组及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新生儿出生1、5、10 min后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T组镇痛药物用量显著少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连续性硬膜外麻醉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的作用相对更好,且可有效改善分娩结局。
石喜玲刘凌芝沈婷高艳
关键词:经皮穴位电刺激初产妇分娩镇痛作用
非气管插管麻醉在胸腔镜双侧交感神经链切断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比较非气管插管与气管插管两种麻醉方式在胸腔镜下行双侧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手汗症患者80例,ASA分级Ⅰ~Ⅱ级,性别不限,年龄12~49岁,随机分成气管插管组(A组n=40),非气管插管组(B组n=40)。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开始时(T1)、切断左侧胸交感神经链时(T2)、切断右侧胸交感神经链时(T3)和术毕清醒时(T4)不同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氧(SPO_(2)),以及患者T2、T3时的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 BIS)、次日晨(T5)疼痛评分、记录患者术后刺激性干咳、咽喉部不适、恶心呕吐,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及住院总费用。结果两组患者T4时患者MAP、H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段各指标无统计学意义。与B组比较,A组术后复苏时间更长(P<0.05),术后刺激性干咳、咽喉部不适、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高(P<0.05),且A组住院费用更高(P<0.05)。结论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胸腔镜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安全可靠,且患者恢复更好,费用更低。
沈友素周标石喜玲张明生金夏刘小兵
关键词:非气管插管交感神经切除术原发性手汗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