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宝珠

作品数:10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黄河三门峡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心病
  • 4篇冠心病
  • 3篇蛋白
  • 2篇血清
  • 2篇术后
  • 2篇术后应用
  • 2篇替罗非班
  • 2篇安全性
  • 2篇PCI
  • 1篇蛋白表达
  • 1篇蛋白酶
  • 1篇蛋白相关
  • 1篇凋亡
  • 1篇动脉
  • 1篇动脉介入
  • 1篇心功能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微循环
  • 1篇心肌微循环障...

机构

  • 8篇黄河三门峡医...
  • 3篇河南省胸科医...
  • 1篇黄河中心医院
  • 1篇黄河医院

作者

  • 10篇宋宝珠
  • 3篇周向东
  • 3篇马良
  • 1篇刘世福
  • 1篇张浩
  • 1篇张晓东
  • 1篇谭慧
  • 1篇张超红

传媒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临床心电学杂...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TSP-1、Cat S、Visfatin与PCI术后心肌微循环障碍的关系及其预后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组织蛋白酶s(Cat S)、内脂素(Visfatin)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微循环障碍的关系及其在临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该院进行PCI治疗的AMI患者90例,按照心肌微循环状态分为微循环障碍组(62例)和正常组(28例),按照患者术后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50例)和预后不良组(40例)。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TSP-1、Cat S、Visfatin的预测价值。结果微循环障碍组血清TSP-1、Cat S、Visfatin水平高于正常组,预后不良组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SP-1、Cat S、Visfatin水平升高是AMI行PCI术后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TSP-1、Cat S、Visfatin水平联合预测AMI行PCI术后患者预后状况的效能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Z联合-TSP-1=2.245,P=0.025;Z_(联合-Cat) S=2.101,P=0.036;Z_(联合-Visfatin)=2.252,P=0.024)。结论AMI行PCI术后心肌微循环障碍患者血清TSP-1、Cat S、Visfatin水平显著上升,且三者联合预测AMI患者PCI术后预后的效能较高。
宋宝珠张迪华常小铁齐娜娜张超红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血小板反应蛋白-1组织蛋白酶S心肌微循环障碍
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清指标与右心功能的相关性及意义
2023年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CPHD)患者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与右心功能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83例CPHD患者,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试验组(n=39)和对照组(n=44)。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血清ET-1、NO、sST2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右心功能[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室面积变化率(RVFAC)、Tie指数]及血气分析指标[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分析入院时血清ET-1、NO、sST2水平与右心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相关性,分析血清ET-1、NO、sST2水平对急性加重期CPHD的评估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入院时试验组血清ET-1、sST2水平较高,NO水平较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入院时试验组TAPSE、RVFAC、PaO_(2)较低,Tie指数、PaCO_(2)较高(P<0.05);入院时血清ET-1、sST2水平与TAPSE、RVFAC、PaO_(2)均呈负相关,与Tie指数、PaCO_(2)呈正相关,血清NO水平与TAPSE、RVFAC、PaO_(2)均呈正相关,与Tie指数、PaCO_(2)呈负相关(P<0.05);入院时血清ET-1、NO、sST2水平联合诊断急性加重期CPHD的AUC为0.802,最佳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2.31%、68.18%。结论血清ET-1、NO、sST2均可反映CPHD患者病情进展情况,可作为临床评估CH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血清学指标。
常晓铁文博宋宝珠程相阁
关键词:慢性肺心病右心功能ET-1
替格瑞洛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1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0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替格瑞洛组及氯吡格雷组。替格瑞洛组给予口服负荷剂量替格瑞洛180 mg,术后改为90 mg,2次/d,维持治疗;氯吡格雷组给予口服负荷剂量氯吡格雷300 mg/d,术后改为75 mg/d维持治疗。比较治疗期间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在中国冠心病患者应用中的安全性较高。
周向东宋宝珠
关键词:氯吡格雷安全性
PCI术后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分析
2016年
目的分析PCI术后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236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替罗非班,以0.4μg/(kg·min)静滴30min,之后以0.1μg/(kg·min)持续静滴,维持治疗24-36h;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无复流、胸痛、再次血运重建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无复流、胸痛、再次血运重建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I术后应用替罗非班能够提高疗效。
周向东宋宝珠
关键词:替罗非班无复流冠心病疗效
PCI术后应用不同剂量替罗非班的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应用不同剂量替罗非班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河南省胸科医院行PCI治疗的189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不同剂量的替罗非班持续静脉泵入,维持治疗24~36 h,观察比较低、中、高剂量3组之间的安全性。结果3组治疗后无复流、半年后胸痛及再次血运重建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低剂量组出血事件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低于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P<0.05)。结论 PCI术后应用低剂量替罗非班是有效安全的。
周向东宋宝珠
关键词:替罗非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冠心病安全性
血清脂联素、骨桥蛋白表达与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骨桥蛋白表达与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将2021年6月—2023年6月黄河三门峡医院收治的105例脑梗死患者纳入观察组,将同期于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0名健康者纳入对照组。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研究对象血清脂联素、骨桥蛋白水平。观察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比较不同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的患者的基线资料、血清脂联素、骨桥蛋白及其他实验室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脂联素、骨桥蛋白表达与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脂联素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骨桥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551、7.111,P<0.001)。发生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骨桥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未发生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未发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95、4.985、3.837、3.095,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IHSS评分、血清脂联素、骨桥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均是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脂联素、骨桥蛋白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预测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AUC分别为0.810、0.749、0.888,具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脑梗死溶栓治疗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脂联素、骨桥蛋白呈异常表达,是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通过检测血清脂联素、骨桥蛋白表达,可预测认知功能障碍发生风险。
宋宝珠张迪华常小铁刘世福
关键词:溶栓脂联素骨桥蛋白认知功能障碍
IFN-γ在冠心病中的表达及意义分析
2017年
分析IFN-γ(干扰素-γ)在冠心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抽取收治的135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另抽取同一时期体检健康人45例为对照组,并将观察组根据病情分为急性心梗组(45例)、不稳定心绞痛组(45例)稳定心绞痛组(45例)。采用双抗体夹心FLISA法分别测定各组研究对象血液TNF-γ的含量,并分析IFN-γ在冠心病中的表达及意义。与对照组比较,稳定心绞痛组、不稳定心绞痛组及急性心梗组IFN-γ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差异显著;与稳定心绞痛组比较,不稳定心绞痛组和急性心梗组IFN-γ水平明显更高(P<0.05),差异显著;急性心梗组IFN-γ水平明显高于不稳定心绞痛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FN-γ水平随冠心病病情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呈正相关(r=0.045,P<0.05)。TNF-γ水平随冠心病病情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呈正相关,临床监测TNF-γ水平可了解冠心病病变程度。
张浩张昱宋宝珠马良张晓东
关键词:冠心病IFN-Γ
卡维地洛联合瑞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冠脉粥样硬化患者CTGF、Lp-PLA2水平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研究卡维地洛联合瑞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患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于黄河三门峡医院心内科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脉粥样硬化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8例。两组均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抑制血小板聚集、降压等常规治疗,术前7 d均服用阿司匹林100 mg,1/d。对照组应用瑞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应用瑞伐他汀联合卡维地洛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水平;采用免疫荧光定量法检测CTGF、Lp-PLA2水平。评价两组的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G、T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CTGF、Lp-PLA2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DL-C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维地洛联合瑞伐他汀治疗可改善高血压合并冠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症状,提高CTGF、Lp-PLA2水平。
马良谭慧郭明凯杜玮玮宋宝珠周清和
关键词:卡维地洛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1月于黄河三门峡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尼可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EECP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03)。治疗后,两组hs-CRP、NT-proBNP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ECP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减轻炎性反应,改善凝血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指标,且安全性较高。
马良郭明凯侯渊博杜玮玮宋宝珠
关键词:增强型体外反搏尼可地尔不稳定型心绞痛
小檗碱对胃癌细胞BGC-823增殖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7
2019年
临床上早期胃癌诊断率低,初诊患者多为晚期,预后差,病死率高。其治疗主要有外科手术、辅助放化疗及靶向药物治疗等。目前,治疗胃癌的药物大多基于体外杀死癌细胞的实验。近年来研究发现,小檗碱对数种肿瘤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例如人肝癌细胞HepG2、SMMC-7721等[1,2];也有研究发现,小檗碱可以促进胃癌细胞BGC-803的分化[3]。本文拟研究小檗碱对胃癌BGC-823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小檗碱的抗肿瘤应用,并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任晓凤宋宝珠许亚军
关键词:胃癌细胞BGC-823小檗碱凋亡人肝癌细胞HEPG2基础数据辅助放化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