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利平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潍坊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超声
  • 2篇动脉
  • 2篇心动图
  • 2篇心外膜
  • 2篇心外膜脂肪
  • 2篇心脏
  • 2篇脂肪
  • 2篇外膜
  • 2篇超声心动图
  • 1篇动脉狭窄
  • 1篇心动描记术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力衰竭患者
  • 1篇心脏重构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管超声
  • 1篇血管超声检查
  • 1篇血性
  • 1篇一体化

机构

  • 4篇潍坊市人民医...

作者

  • 4篇郭利平
  • 3篇缪伟
  • 2篇张文文
  • 2篇李丹丹
  • 2篇高振森
  • 1篇代培凤
  • 1篇聂家秋

传媒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颈脑一体化血管超声检查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颈脑一体化血管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颈动脉超声、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D)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SA),以DSA为“金标准”,分析患者血管病变情况。结果100例存在颅内、外血管病变的患者中,颈动脉超声检出异常血管共计291条;经颅多普勒超声检出颅内异常血管共计246条;颈脑一体化血管超声检出异常血管共计673条;DSA检出颈部血管异常共计410条,检出颅内异常血管共计315条,异常血管共计725条。在血管狭窄检出率及对缺血性脑血管检测准确性方面,颈脑一体化血管超声检查与D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外血管病变诊断中颈脑一体化血管超声检查有利于缺血性脑病患者早诊断、早治疗,其诊断准确率仅次于DSA,但无法完全替代DSA,临床医师在诊断时需综合临床症状合理选用诊断方式,避免漏诊、误诊,及时对患者采取对症治疗。
郭利平左世锋高飞张宇鹏聂家秋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超声检查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超声左心房容积指数与心脏周围脂肪厚度的关系
2025年
目的分析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患者超声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与心脏周围脂肪厚度的关系,探讨心脏周围脂肪厚度对HFpEF的潜在预测价值。方法选取HFpEF患者72例作为HFpEF组,另选取无心力衰竭病史的健康体检者69例作为对照组。使用彩色超声诊断仪对受试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改良Simpson法检测受试者LAVI,于舒张末期测量受试者右心室前壁心外膜脂肪(EAT)厚度、右心室前壁心包脂肪(PAT)厚度及左心房室沟EAT厚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HFpEF患者右心室前壁EAT厚度、右心室前壁PAT厚度及左心房室沟EAT厚度对LAVI≥34 mL/m^(2)的预测效能;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HFpEF患者右心室前壁EAT厚度、右心室前壁PAT厚度及左心房室沟EAT厚度与LAVI的相关性。结果HFpEF组LAVI、右心室前壁EAT厚度、右心室前壁PAT厚度和左心房室沟EAT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右心室前壁EAT厚度、右心室前壁PAT厚度及左心房室沟EAT厚度预测LAVI≥34 mL/m^(2)的AUC分别为0.710、0.508、0.684。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右心室前壁EAT厚度、左心房室沟EAT厚度与LAVI呈正相关(r分别为0.334、0.275,P均<0.01),右心室前壁PAT厚度与LAVI之间无相关性(r=0.060,P=0.477)。结论HFpEF患者超声LAVI与右心室前壁EAT厚度、左心房室沟EAT厚度呈正相关,其中右心室前壁EAT厚度与LAVI相关性更高,或可成为评估HFpEF的相关指标之一。
王时欣郭利平李丹丹高振森张文文缪伟
关键词:心外膜脂肪超声心动图
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左肺动脉缺如1例被引量:3
2017年
病例 孕妇,33岁,孕2产1,孕27周,来我院行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超声筛查。产前超声心动图所见:胎儿心脏胸腔内位置正常,心尖指向左前方,心房正位,心室右襻,房室连接一致,卵圆孔直径6.0mm,左房内可见卵圆瓣回声,主动脉和肺动脉起源和位置正常,心内结构测值正常。
缪伟代培凤郭利平
关键词:肺动脉
超声评估不同类型房颤心脏重构和心外膜脂肪差异与心衰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应用超声评估不同类型房颤(AF)患者的心脏重构及心外膜脂肪(EAT)参数变化情况,探讨其与心衰发生的相关性和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接受心脏超声检查的108例患者资料,分为窦性心律正常(对照组)34例、阵发性AF组39例与永久性AF组35例,分析临床资料与实验室资料,包括体重指数(BMI)、体表面积(BSA)、N末端脑钠肽(NT-ProBNP)等,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心脏相关指标,包括心外膜脂肪量(EAT)、左心房面积(LAA)、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右心房容积(RAV)、双心房面积比(LAA/RAA)、左心房球形度(LASI)等。结果阵发性AF组与永久性AF组NT-ProBNP、LAA、LAV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永久性AF组RAV、LASI高于阵发性A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阵发性AF组EAT、LAA/RAA高于永久性A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不同类型的AF患者心脏重构有差异,阵发性AF左心房可以扩大或正常、EAT增多。永久性AF患者左、右心房可以同时扩大,EAT减少。不同类型AF心脏重构与心衰程度相关。
邱雨高振森郭利平李丹丹张文文罗袖云缪伟
关键词:房颤心脏重构心外膜脂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