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鹏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动脉瘤
  • 2篇形态学
  • 2篇形态学特征
  • 2篇血管
  • 2篇血管造影
  • 2篇硬膜
  • 2篇硬膜下
  • 2篇硬膜下出血
  • 2篇造影
  • 2篇膜下
  • 2篇厚度
  • 2篇CT
  • 2篇MRI
  • 2篇出血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十二指肠...
  • 1篇胆石
  • 1篇胆石性
  • 1篇胆石性肠梗阻
  • 1篇胆瘘

机构

  • 5篇南华大学
  • 4篇长沙市中心医...

作者

  • 7篇郑鹏
  • 2篇张亚林
  • 2篇周俊杰
  • 1篇姚冀
  • 1篇袁彪
  • 1篇方晓龙

传媒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中国CT和M...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4篇2016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胆囊十二指肠瘘致胆石性肠梗阻1例被引量:3
2016年
女,75岁,因腹痛、腹胀伴呕吐7 d入院,体质量下降。既往有胆囊结石、胆囊炎约8年。腹部立位平片示肠腔内有少许肠气,左上腹部及中下腹部见数个液平影,较长液平位于左上腹部。X线诊断:考虑低位性肠梗阻,请结合临床。
郑鹏张亚林
关键词:胆瘘肠梗阻
大脑镰旁硬膜下出血CT和MRI对比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和分析CT与MRI两种检查在大脑镰旁硬膜下出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6-2015年9月经临床证实的53例大脑镰旁硬膜下出血CT与MRI表现,按出血厚度将患者分为三组:3MM以下组,3-5MM组,5MM以上组,比较CT与MRI两种检查结果。结果对3MM以下组少量硬膜下出血CT基本漏诊;3-5MM组中硬膜下出血的显示MRI明显优于CT;5MM以上组硬膜下出血的显示MRI与CT基本一致。结论 MRI对大脑镰旁硬膜下出血的显示极佳,尤其是对厚度越小的硬膜下出血的显示MRI的优势越明显,可作为大脑镰旁硬膜下出血诊断的金标准。
周俊杰徐光浩姚冀郑鹏
关键词:大脑镰硬膜下出血CTMRI厚度
64排CTA下前交通动脉瘤形态学特征与破裂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前交通动脉瘤形态学特征与其破裂风险的相关性,并预测前交通动脉瘤破裂的风险。  方法:本实验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09月-2015年12月长沙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8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64排...
郑鹏
关键词:动脉瘤血管造影形态学特征
前交通支动脉瘤CTA形态学特征与破裂风险的量化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通过量化分析前交通支动脉瘤形态学特征,并预测其破裂风险。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地分析了2015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246例前交通支动脉瘤患者的头部CT血管造影资料,记录下动脉瘤的形态学特征,再对其形态学特征进行赋值量化(1、2、3分),寻找动脉瘤破裂风险界值。结果(1)发生于偏侧的前交通支动脉瘤共计186个(破裂151个,81.18%),中间位置动脉瘤89个(破裂38个,42.70%)。(2)已破裂动脉瘤的瘤体长径、瘤体长径/瘤颈宽径(AR)、瘤体宽径/瘤颈宽径(BN)与未破裂动脉瘤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3)有子囊结构者破裂率(89.26%)高于无子囊者(44.16%)。(4)前交通支动脉瘤总分越高,其破裂率亦越高;总分为11分或以上破裂风险高(P<0.01)。结论CTA形态学特征量化分析可评估前交通支动脉瘤破裂风险。
郑鹏张亚林
关键词:形态学特征
颅骨内板下硬膜下出血CT与MRI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分析CT与MRI两种检查在颅骨内板下硬膜下出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6-2015年9月经临床证实的176例颅骨内板下硬膜下出血CT与MRI表现,按出血厚度将患者分为三组:5mm以下组,5-10mm组,10mm以上组,比较CT与MRI两种检查结果。结果对5mm以下组少量硬膜下出血的显示MRI明显优于CT;5-10mm组中硬膜下出血的显示MRI略优于CT;10mm以上组硬膜下出血的显示MRI与CT一致。结论 MRI对颅骨内板下硬膜下出血的显示率极高,尤其是对等密度的、厚度越小的硬膜下出血的显示MRI优势越明显,可作为颅骨内板下硬膜下出血诊断的重要标准。
周俊杰方晓龙袁彪郑鹏
关键词:硬膜下出血CTMRI厚度显示率
影像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术前诊断及术后随访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s,IAN)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主要原因。IAN一旦破裂,病情危急,及时有效地准确诊断,对临床选择正确的治疗手段具有重要意义。常见的检查方法有DSA、3D-CTA及MRA等,虽设备、原理方面不尽相同,各有优势和不足,本文就上述检查方法在IAN术前诊断及术后随访中的运用进行综述。
郑鹏张亚林
关键词:脑血管造影术颅内动脉瘤随访研究
基于情景记忆网络的医疗对话摘要研究
随着我国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平台,如在线医生系统和医患社区网络,越来越多地被患者和医疗专业人员使用,希望它们能缓解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并减少因地理和社会经济障碍造成的医疗服务获取困难。在这...
郑鹏
关键词:自动文摘记忆网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