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红
- 作品数:66 被引量:201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口腔扁平苔藓损害组织中树突状细胞亚群数量和比例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研究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w,OLP)组织中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亚群数量和比例,探索其在OLP疾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正常对照(HC组),萎缩糜烂型OLP(E-OLP组),斑纹型OLP(R-OLP组)的颊黏膜,通过流式细胞术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朗格汉斯细胞(CD1a+CD11cint/loCD207+MHC II+)、髓样DC(CD11c+MHC II+)、浆细胞样DC(CD11cint/loCD123+MHC II+)和细胞毒性T细胞(CD3+CD8+)在组织中的浸润情况。结果:收集样本23例(HC组5例,E-OLP组7例,R-OLP组11例),Bartlett检验各组数据方差不齐,采用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朗格汉斯细胞的中位数比例分别为0.092%(HC)、0.564%(E-OLP)和0.541%(R-OLP),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髓样DC的中位数比例分别为0.311%(HC)、0.996%(E-OLP)和0.448%(R-OLP),其中E-OLP组与HC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浆细胞样DC的中位数比例分别为0.090%(HC)、3.490%(E-OLP)和2.010%(R-OLP),2组OLP组与HC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D8+T细胞的中位数比例分别为0.126%(HC)、4.210%(E-OLP)和1.850%(R-OLP),2组OLP组与HC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C在OLP中数量和比例增加,可能与疾病的自身免疫发病机制有关。
- 王宇峰齐渊元聂红周曾同唐国瑶
- 关键词:口腔扁平苔藓树突状细胞流式细胞术
-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免疫调节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采用鸡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小鼠模型,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给予CIA小鼠EGCG治疗,以磷酸盐缓冲液(PBS)作为阴性对照,观察各组小鼠发病情况。通过对CIA小鼠关节评分和关节病灶病理学检测[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判断EGCG的疗效;通过^3H-胸腺嘧啶核苷(TdR)掺入实验、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blot方法阐明EGCG的免疫学作用机制。结果①EGCG能够改善CIA的关节评分、减少病变关节组织炎性细胞浸润;②EGCG能抑制CIA小鼠CⅡ反应性脾细胞的增殖[EGCG组每分钟脉冲数(cpm)值3366±199;PBS组cpm值5342±112,P〈0.05]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的分泌(EGCG组IL—17阳性细胞数占CD4^+T细胞0.41%;PBS组占4.05%);③EGCG能提高CIA小鼠淋巴结细胞中IκB的表达,降低磷酸化IκB蛋白水平的表达。结论EGCG能显著减轻CIA严重程度。EGCG通过抑制CIA小鼠CⅡ反应性脾细胞的增殖和炎症因子IL-17的分泌;以及通过抑制CⅡ反应性淋巴结细胞中IκB的磷酸化,增强IκB的表达从而抑制核因子(NF)-κB的活性来治疗CIA。
- 何东仪聂红王岩章晓芳郑配国徐列明
- 免疫学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与思考被引量:7
- 2019年
- 微课程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免疫学的教学内容具有概念抽象、逻辑性强、知识增长快等特点。因此,采用微课程教学作为其传统教学方式的辅助是颇有成效的一种尝试。本文总结了免疫学微课程教学的特色;分析了国内现阶段免疫学微课程教学中的不足及可采取的对策;并针对如何进行优质的免疫学微课程教学提出了建议。免疫学中的微课程教学值得进一步的尝试、完善和推广。
- 袁圆阳陈广洁席晔斌钮晓音蒋黎华聂红
- 关键词:免疫学教学方法
-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类风湿关节炎的免疫调节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①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和滑液中T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对RA相关细胞因子的免疫调节作用。②观察EGCG对RA滑膜成纤维细胞(FLS)增殖的影响。方法①取RA患者外周血(30份)、滑液(23份)分离单个核细胞,并分设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甲氨蝶呤阳性对照组,EGCG低、中、高剂量组,通过同位素(^3H)掺入法,在体外研究EGCG对RA患者外周血及滑液中T细胞增殖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HSA)法检测EGCG对RA外周血及滑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IL)-1、IL-6和IL-17A的影响。②取RA患者滑膜组织(8例)进行原代培养,并分设空白对照组,甲氨蝶呤组(阳性对照),EGCG低、中、高剂量组,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NYr)比色法,在体外研究EGCG对RA患者FLS增殖的影响。统计学处理采用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结果①RA患者外周血及滑液中EGCG高剂量组每分钟脉冲数(cpm)值[分别是(15136±2910),(11587±3135)],较阴性对照组(42856±2127)(35748±4512)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外周血中EGCG高剂量组TNF—α、干扰素-γ、IL-1、IL-6和IL-17A吸光度值分别是[(321±13)、(298±20)、(132±12)、(197±7)、(59±8)pg/ml],均较阴性对照组[(458±28)、(505±26)、(346±28)、(405±25)、(109±13)μml]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滑液中EGCG高剂量组TNF-α、干扰素-γ、IL-1、IL-6和IL-17A吸光度值分别是[(41.4±2.9)、(182±16)、(56.3±11.0)、(34.2±1.9)、(44±8)μml],均较阴性对照组[(388.3±19.3)、(469±20)、(104.2±17.8)、(114.5±4.8)、(104±11)petal]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②EGCG高剂量组F
- 丁琴聂红何东仪冯伟
- 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细胞因子
- 抗β-干扰素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 一种抗β-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由由保藏号为CCTCC NO:C201121的杂交瘤细胞株产生。与β-干扰素SEQ ID No 1特异结合后,对β-干扰素具有中和作用。该抗β-干扰素单克隆抗体可用于对β-干扰素亲和层析纯化和...
- 余奇文张冬青张继英李宁丽马安伦席波聂红沈伯华沈天伟柏峻王利
- 文献传递
- 芍药苷对牛Ⅱ型胶原诱导的小鼠关节炎模型T细胞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芍药苷(Paeoniflorin)对牛Ⅱ型胶原诱导的小鼠关节炎模型(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T细胞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牛Ⅱ型胶原诱导DBA/1J小鼠建立CIA模型,二次免疫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用芍药苷治疗,另一组用磷酸盐缓冲液治疗作为对照,每天进行临床评分;发病高峰期处死小鼠,HE染色法观察关节病理学变化;3H-甲基胸腺嘧啶(3H-TdR)掺入法检测小鼠脾脏细胞和CD4+T细胞增殖反应;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细胞亚群比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脾脏细胞培养上清中炎性因子分泌情况。结果:芍药苷治疗组小鼠临床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D3抗体和CD28抗体刺激的脾脏细胞和CD4+T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减弱(P<0.05),治疗组CII刺激的脾脏细胞和CII特异性CD4+T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减弱(P<0.01);治疗组Th1和Th17细胞亚群比例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脾脏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17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芍药苷可能通过抑制致病性T细胞增殖,降低Th1和Th17细胞亚群比例,减少炎性细胞因子分泌,从而缓解CIA病情。
- 蔡力张晗齐渊元张立丽黄晓婉聂红
- 关键词:芍药苷CIATH1TH17
- LLDT-8对类风湿关节炎单核细胞向破骨样细胞转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 2022年
- 目的:探讨LLDT-8对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外周血和关节滑液,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关节滑液单个核细胞(SFMC)。PBMC用RANKL和M-CSF分别诱导后加入不同浓度LLDT-8干预,于24、48、72 h和14 d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显微镜下对Trap(+)细胞计数,同时收集上清检测RANKL、RANK、OPG,比较组间差异。PBMC、SFMC用不同浓度LLDT-8干预后,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标本中RANKL、OPG、VEGF的分泌,另外用实时PCR检测不同标本PBMC中RANKL、OPG、VEGF、MMP-9的表达,以了解LLDT-8对骨破坏相关因子的影响。结果:LLDT-8减少PBMC向破骨样细胞的转化,促进破骨样细胞的凋亡;LLDT-8抑制VEGF的表达,上调OPG mRNA表达,同时下调VEGF、RANKL和MMP-9的表达。结论:LLDT-8促进破骨样细胞的凋亡,抑制OC的分化,降低RANKL/OPG比值,下调VEGF的表达,延缓骨破坏。
- 严雅何东仪聂红冯伟沈逸姜婷连艳玲丁琴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细胞因子
- 雷公藤内酯醇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免疫调节机制研究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用MOG35-55肽段免疫C57/BL6小鼠,建立EAE动物模型。免疫后将小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开始发病后每天给予雷公藤内酯醇(100μg/kg)治疗,对照组于同一天开始每天给予相同体积生理盐水,每天观察小鼠临床症状。疾病高峰期处死小鼠,HE染色检测脊髓炎性细胞浸润;ELISA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3H掺入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FACS检测中枢神经系统中Th1/Th17和Treg细胞数量。结果:雷公藤内酯醇治疗能够缓解EAE发病,减轻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细胞浸润;抑制EAE小鼠MOG特异性T细胞增殖;减少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含量;减少病灶处CD4+T细胞IFNγ-和IL-17的分泌;上调CD4+T细胞Foxp3的表达。结论:雷公藤内酯醇通过减少致病细胞Th1和Th17的浸润,增加Treg细胞的数量来治疗EAE。
- 陈鸣孙权业张霞胡晓娟聂红
- 关键词:雷公藤内酯醇EAETH1TH17TREG
- 调节性B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6年
- 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病。近年来,调节性B细胞在SLE中的作用受到广泛的关注。调节性B细胞主要通过分泌IL-10等细胞因子发挥负向调节作用而参与免疫耐受,抑制炎症反应,影响SLE的病程发展。本文主要综述调节性B细胞亚群在SLE中的数量和功能及其与Tfh、Treg细胞的相互作用。
- 范翠朱洁桑怡菲张茜林丰聂红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调节性B细胞TFHTREG
- 白细胞介素-7/白细胞介素-7受体信号途径与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2年
-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7发现于1980年,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IL-7不仅可以刺激T细胞增殖、分化,维持T细胞的存活,而且能诱导单核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以及破骨细胞的形成。
- 王院霞聂红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7类风湿关节炎信号途径T细胞增殖受体IL-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