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晓婷
-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市松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06-2014年松江区户籍居民非致死性伤害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松江区伤害发生的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6-2014年上海市松江区医院伤害监测系统中伤害病例,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男女伤害发生比例在历年中均大于1;60岁以上老年人伤害发生比例逐年增加;伤害发生原因最多的为跌倒/坠落伤,其次为钝器伤及道路交通伤害;发生地点主要为家中、街道/公路、公共居住场所;伤害发生时的活动大多为休闲活动或驾乘交通工具;受伤部位主要为中上肢、下肢。结论:老年人及中年人的伤害干预可以是下一步工作重点,需要控制的主要伤害原因为跌倒/坠落伤。
- 黄丽妹蔡晋川翟晓婷马慧芬
- 2016年全国伤害监测系统中上海市松江区的跌倒/坠落病例特征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了解2016年上海市松江区在全国伤害监测系统中的跌倒/坠落病例分布特征,为预防控制跌倒/坠落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描述性分析2016年因跌倒/坠落而首次在松江区所有医疗机构门/急诊室就诊的病例。结果 2016年松江区跌倒/坠落病例29 280例,为导致伤害发生的首位原因;男女性别比为1.2∶1;15~64岁的劳动力人口占69.3%;跌倒/坠落发生的高峰时间段是上午8:00—8:59 (17.6%),其次是上午10:00—10:59 (12.4%);跌倒/坠落发生地点以家中(39.4%)、公路/街道(20.4%)与公共居住场所(17.2%)居多;跌倒/坠落发生时活动构成前三位是休闲活动(39.2%)、家务(19.3%)和工作(14.9%);受伤部位构成前三位依次为下肢(39.7%)、上肢(22.4%)和头部(18.8%);跌倒/坠落后的受伤性质主要为挫伤/擦伤(41.7%),其次为扭伤/拉伤(32.3%)和骨折(18.6%);跌倒/坠落后的伤害严重程度以轻伤为主(78.1%),随年龄的增长伤害严重程度逐渐增加。结论跌倒/坠落是松江区主要伤害类型,应针对其高发人群、高发时间段、高发地点等分布特征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预防控制。
- 陈秀芹黄丽妹马慧芬翟晓婷褚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