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昆
- 作品数:12 被引量:144H指数:4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地中海贫血与妊娠被引量:4
- 2016年
- 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简称地贫,是一种有明显地域性的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溶血性疾病,随着商贸的迁移和经济建设的推进,如人口的流动,高发地区的人们到其他城市就业、读书、通婚等,使该病由南方(华南和西南一带)高发区扩散至更多的地域。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发展,对地贫认识的不断加深及多学科的默契配合,使经有效治疗的中间型和偏重型地贫患者顺利成长至育龄期,其后代的健康已经成为产科医生关注的问题。
- 李力易萍陈建昆
- 关键词:地中海贫血溶血性疾病珠蛋白产科医生常染色体隐性Β地贫
- 4709名孕产妇分娩及其结局分析
- 目的了解我院孕产妇分娩情况、病种分布及母儿结局,总结孕产妇妊娠及分娩经验。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我院4709名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包括病种分布、一般资料及新生儿情况等,同时对其结局进行分析。结果(1)4709名孕产妇...
- 陈建昆李力
- 关键词:孕产妇分娩
- 文献传递
- 4827例孕产妇妊娠期病种分布及妊娠结局被引量:16
- 2018年
- 目的:了解2014年度孕产妇妊娠期病种分布情况和分娩的母儿结局。方法:对我院4827例孕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患者一般资料、病种分布及分层分析高龄(≥35岁)、未定期产检(产检<5次)、不同分娩方式的病种分布和母儿结局相关指标。结果:(1)4827例孕产妇中病种分布前3名依次为:胎膜早破(21.11%)、妊娠期糖尿病(20.20%)、脐带绕颈(14.38%)。(2)高龄孕产妇中病种分布前3名依次为:妊娠期糖尿病(34.72%)、瘢痕子宫(33.33%)、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6.67%)。(3)未定期产检孕产妇病种分布前3名为胎膜早破(23.36%)、瘢痕子宫(22.43%)、前置胎盘(10.28%),主要来自于基层转诊或急诊。(4)剖宫产与阴道分娩病种分布相比,前置胎盘、妊娠期糖尿病、瘢痕子宫、妊娠期胆汁淤积、羊水过少及胎儿窘迫等严重威胁母儿生命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5)4827例孕妇均健康出院,共计4907例新生儿,4811例存活,死亡新生儿26例,未定期产检孕产妇的新生儿死亡率、非正常体质量儿及转儿科率高于全体新生儿。结论:不同特征的孕妇妊娠期疾病分布不同,高龄及未定期产检孕产妇中严重威胁母儿安危的病种明显升高。
- 陈建昆朱大伟郑英如俞丽丽颜耀华张庆华郭建新李力
- 关键词:孕产妇病种分布妊娠
- 二胎生育与高危妊娠被引量:11
- 2016年
- 全面放开二胎生育,妊娠质量十分重要,孕前和孕期保健是降低孕产妇死亡和出生缺陷的重要措施。有准备、有计划地妊娠,避免出生缺陷和妊娠并发症应当关注。
- 李力陈建昆
- 关键词:妊娠妊娠并发症
- 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与临床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87
- 2019年
- 子痫前期(PE)是妊娠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全球发病率为2%~8%,是导致妊娠期妇女与围产儿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蛋白尿(>0.3 g/24 h),可同时伴有肾功能不全、血小板减少、肝功能障碍、肺水肿等多系统多器官受累。抗磷脂抗体综合征、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病、肥胖、PE家族史、多胎妊娠、孕产妇高龄等是导致PE的危险因素。目前,PE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血管生成因子水平异常和凝血功能障碍是引发该病的主要原因。该文主要就近年来PE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以供临床借鉴。
- 李可朱大伟陈建昆韩健郑秀慧郭建新李力
- 关键词:子痫前期发病机制内皮细胞胎盘生长因子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肾脏
- 高龄妇女孕期母儿监护被引量:2
- 2017年
- 妊娠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选择适当的时机怀孕和分娩一直受到产科医生和育龄妇女关注。随着生育观念的转变及医学科学的进步,以及近年出台的二孩生育政策,高龄孕产妇的比例不断上升。诚然,高龄女性与年轻女性相比,有诸多的风险和需要重视的问题,如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的应对能力、各器官功能尤其是生殖器官功能的不同程度衰退等,均增加了妊娠和分娩的风险。1概述我国自1979年9月开始实施独生子女政策。
- 李力陈建昆
- 关键词:高龄妇女监护母儿孕期高龄女性高龄孕产妇
- 26200例孕产妇妊娠结局以及临床研究
- <正>目的分析比较2011-2013年与2014-2016年孕产妇妊娠结局。方法分析2011至2016年在我院孕产妇26200例,按时间分为2组,2011-2013年为对照组,共11707例,其中产检>5次11184例(...
- 陈建昆李力
- 文献传递
- 4709名孕产妇妊娠结局
- 目的:解孕产妇分娩母儿结局.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我院4709名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包括病种分布、一般资料及新生儿情况等,同时对其结局进行分析.结果:(1) 4709名孕产妇中病种分布前7名依次为:胎膜早破,妊娠期...
- 陈建昆李力
- 关键词:孕产妇分娩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与鳞状细胞癌抗原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8
- 2018年
-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及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在宫颈癌患者术后随访中预测复发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科行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406例,定期随访HR-HPV及SCC-Ag值,分析HR-HPV、SCC-Ag值与复发的关系,单独检测HR-HPV、SCC-Ag值与联合检测的差异。结果宫颈癌复发患者HR-HPV持续阳性率高于未复发患者(P<0.001),复发患者SCC-Ag阳性率高于未复发患者(P<0.001);盆腔复发患者HR-HPV持续阳性率高于远处转移(P<0.05),盆腔复发与远处转移两组间SCC-Ag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检测HR-HPV预测宫颈癌复发的灵敏度高(57.9%),单独检测SCC-Ag特异度高(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HR-HPV和SCC-Ag(76.3%)较单独检测灵敏度高(P<0.05)。结论 HR-HPV及SCC-Ag值均可一定程度预警宫颈癌术后复发,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检出灵敏度。
- 刘渝李力陈建昆郭建新韩健郑秀惠
- 关键词:宫颈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鳞状细胞癌抗原复发
- 高龄夫妇再生育应做好“一计划二重视三评估”被引量:3
- 2017年
- 国家全面落实"二孩"政策以来,高龄(35岁以上)孕产妇逐渐增多,利用辅助生殖技术怀孕的年龄逐年增大,个别女性的年龄已经超过60岁。对于最佳生育年龄,已有多种说法。女性年龄〈18岁或〉35岁已属于妊娠的高危因素[1]。美国休斯顿大学研究认为35岁甚至40岁以后夫妇生育的孩子更聪明,但自然杂志(2015)文章显示,29.7岁男性基因突变总数已经4倍于女性,子代发生自闭症的机会增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发生率也增高。
- 李力陈建昆
- 关键词:辅助生殖技术最佳生育年龄妊娠合并症生物物理评分产前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