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伟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氧化亚铜
  • 1篇阴极
  • 1篇阴极保护
  • 1篇组蛋白
  • 1篇无标定
  • 1篇耐蚀
  • 1篇耐蚀性
  • 1篇可靠性
  • 1篇翻译后修饰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宁波大达化学...

作者

  • 2篇刘志伟
  • 1篇刘栓
  • 1篇谭敏佳
  • 1篇郑文茹
  • 1篇王春婷
  • 1篇朱明睿
  • 1篇蒲吉斌

传媒

  • 1篇电镀与涂饰
  • 1篇色谱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组蛋白翻译后修饰无标定量方法可靠性的比较
2016年
组蛋白翻译后修饰是一种表观遗传学修饰,参与调控细胞的新陈代谢等重要生理过程。蛋白质组学发展迅速,使监控组蛋白翻译后修饰的动态变化成为可能。目前主要有3种无标定量方法(谱图计数法、峰面积积分法和信号强度法),但何种定量方法更可靠尚未见系统性的详细报道。在稳定同位素标记细胞培养技术(SILAC)基础上,对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AHA)调控细胞乙酰化修饰水平的定量数据进行对比,比较3种无标定量方法对组蛋白翻译后修饰进行的定量分析,利用定量结果的标准差(SD)评估定量的可靠性,最终发现基于峰面积积分法定量的结果可靠性最高。该研究对难以进行同位素标记实验的样本分析,尤其对临床样本、大样本的组蛋白修饰谱分析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刘志伟朱明睿翟琳辉谭敏佳
关键词:可靠性
极化电位对铜系防污涂层性能的影响
2019年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外加0.0、-0.7和-0.9 V(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极化电位对铜系防污涂层在青岛海域海水中防护性能的影响,采用三维电子显微镜对涂层腐蚀形貌进行观察,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量介质中铜元素的含量来表征防污剂(氧化亚铜)的溶解速率,并进行了6个月的实海试验。结果表明,极化电位加速了涂层的阴极剥离过程,明显降低了其防腐和防污性能。
方云辉周开河蔡辉孙立三刘志伟王春婷郑文茹蒲吉斌刘栓李震
关键词:氧化亚铜阴极保护耐蚀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