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宇
- 作品数:36 被引量:171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良性前列腺梗阻患者尿动力学分型及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疗效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建立中老年良性前列腺梗阻(BPO)患者的尿动力学分型,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治疗各型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793例行尿动力学检查的中老年男性非神经源性下尿路症状(LUTS)患者的病例资料。尿动力学检查提示逼尿肌无收缩者经膀胱镜检查诊断为BPO。尿动力学检查时膀胱充盈期自发或刺激可诱发的逼尿肌无抑制收缩诊断为逼尿肌过度活动(DO),LinPURR图提示逼尿肌收缩力减弱诊断为逼尿肌活动低下(DU),膀胱顺应性(灌注开始-灌注结束)下降定义为≤40 ml/cmH2O。根据检查结果将793例分为4型:Ⅰ型为单纯BPO,共164例(20.7%);Ⅱ型为BPO合并DO,共333例(42.0%);Ⅲ型为BPO合并DU,共267例(33.7%);Ⅳ型为BPO合并膀胱顺应性下降,共29例(3.7%)。Ⅰ~Ⅳ型患者年龄逐渐增大[(67.3±8.2)岁与(69.7±7.7)岁与(71.5±7.9)岁与(72.4±7.1)岁,P<0.05]。各型患者术前检查指标比较,Ⅰ型的储尿期评分[(9.1±3.6)分与(10.4±3.0)7分、(9.2±3.3)分、(10.4±3.1)分,P<0.05]、排尿期评分[(13.5±3.4)分与(14.2±3.5)分、(14.0±3.5)分、(14.2±2.9)分,P<0.05]、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总分[(22.6±5.4)分与(24.7±4.9)分、(23.1±5.3)分、(24.6±4.7)分,P<0.05]显著低于其他各型,最大膀胱容量[(332.6±83.2)ml与(221.4±80.8)ml、(286.7±108.2)ml、(242.3±103.4)ml,P<0.05]、功能性膀胱容量[(215.2±90.0)ml与(148.5±76.0)ml、(154.9±87.2)ml、(121.2±72.9)ml,P<0.05]显著高于其他各型。Ⅱ型的储尿期评分[(10.4±3.1)分与(9.1±3.6)分、(9.2±3.3)分,P<0.05],夜尿次数[(3.7±1.8)次与(3.2±1.8)次、(3.2±1.6)次,P<0.05],IPSS总分[(24.7±4.9)分与(22.6±5.4)分、(23.1±5.3)分,P<0.05],生活质量评分[(4.9±0.9)分与(4.6±0.9)分、(4.6±0.86)分,P<0.05]显著高于Ⅰ型、Ⅲ型。Ⅲ、Ⅳ型的残余尿量高于Ⅱ型[(121.3±96.4)ml、(121.3±96.4)ml与(71.2±73.5)ml,P<0.05]。Ⅳ型的储尿期评分[(10.4±3.1)分与(9.1±
- 熊杰胡浩张维宇王明瑞刘献辉朱琳王起许克新
-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良性前列腺梗阻逼尿肌过度活动
- 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尿动力学分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介绍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尿动力学分型并探讨各型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诊断为OAB并接受尿动力学检查的62例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可感知尿急及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将OAB分为4型:Ⅰ型有尿急,无尿失禁,尿动力学检查无逼尿肌过度活动(DO);Ⅱ型有尿急,无尿失禁,尿动力学检查有DO;Ⅲ型有尿急,有尿失禁,尿动力学检查有DO;Ⅳ型无尿急,有尿失禁,尿动力学检查有DO。本研究62例中,Ⅰ型8例,Ⅱ型22例,Ⅲ型25例,Ⅳ型7例。4型患者年龄、身高、体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型人均伴随疾病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值分别为1.00(0.25,1.75)、1.00(0.75,2.00)、1.00(1.00,2.00)个,均P>0.05],Ⅳ型患者人均伴随疾病数量[中位值3.00(2.00,4.00)个]显著高于其他3型(均P<0.05)。Ⅰ型与Ⅱ型患者治疗前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ABSS)[(6.38±1.51)分与(6.41±1.76)分]和美国泌尿外科协会症状评分(AUASS)[(16.38±5.26)分与(16.59±5.11)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型与Ⅳ型患者OABSS[(9.00±2.35)分与(9.71±3.04)分]和AUASS[(20.59±3.95)分与(22.00±4.97)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型和Ⅳ型患者治疗前OABSS和AUASS显著高于Ⅰ型和Ⅱ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62例中,16例采用托特罗定治疗,每次2 mg,每日2次;46例采用索利那新治疗,每次5 mg,每日1次。药物治疗时间平均3.4个月(0.5~20.0个月)。对药物治疗后患者的OABSS和AUASS进行随访,分析4型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62例随访时间为6~20个月,平均11.2个月。Ⅰ型与Ⅱ型患者治疗前后OABSS差值[(3.63±0.74)分与(3.86±0.8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型患者治疗前后OABSS差值[(6.40±1.17)分]显著高于Ⅰ、Ⅱ和Ⅳ型[(1.71±1.3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型患者治疗前后OABSS差值显著低于Ⅰ、Ⅱ和Ⅲ型
- 王涛张维宇胡浩刘献辉熊杰许克新
- 关键词:膀胱过度活动症女性尿动力学检查
- AdVance吊带球部尿道悬吊术与AUS植入术治疗中重度男性压力性尿失禁的长期疗效分析
- 2022年
- 目的评估AdVance吊带球部尿道悬吊术和人工尿道括约肌(AUS)植入术治疗中重度男性压力性尿失禁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7年6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2例男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中位值75(64~80)岁。其中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9例,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3例。尿失禁病史中位值3(1~9)年,每日使用尿垫量中位值8(5~10)片。其中5例为中度尿失禁,7例为重度尿失禁。12例中6例行AdVance吊带球部尿道悬吊术(为AdVance组),6例行AUS植入术(为AUS组)。AdVance组年龄中位值72(64~73)岁;每日使用尿垫量中位值6(5~8)片;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15.0±5.4)分;5例为中度尿失禁,1例为重度尿失禁。AUS组年龄中位值78(76~80)岁,每日使用尿垫量中位值8(6~10)片,I-QOL评分(16.7±5.1)分,均为重度尿失禁。记录患者术后1、5年的每日尿垫使用量、I-QOL评分,同时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5~7年,平均5.5年。AdVance组术后1年,1例重度尿失禁患者术后症状较术前无明显改善;其余5例尿失禁症状改善明显,每日尿垫使用量中位值为1(1~2)片;AdVance组6例每日尿垫使用量中位值为2.5(1~10)片,I-QOL评分(75.0±28.1)分,均较术前改善明显(P<0.05)。AdVance组术后5年每日尿垫使用量中位值2.5(1~10)片,I-QOL评分(78.3±29.3)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AUS组术后1年,患者均无需使用尿垫,I-QOL评分(91.6±7.5)分,均较术前改善明显(P<0.01);2例于术后3年出现尿道侵蚀,取出人工尿道括约肌,尿失禁复发,恢复到术前状态,未再次手术;其余4例术后5年均不需要使用尿垫。AdVance组3例术后3个月内出现会阴部疼痛,与活动相关,均自行缓解;无伤口感染、尿道侵蚀等并发症发生。AUS组3例出现尿道侵蚀。结论AdVance吊带球部尿道悬吊术对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疗效较好,且并发症少;AUS植入�
- 王起朱琳张维宇张晓鹏胡浩徐涛许克新
- 儿童肾移植受者髂内动脉袖片技术完成儿童供肾移植动脉成形术12例
- 2022年
- 儿童肾移植是儿童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首选的治疗方式[1-3]。儿童受者由于血管纤细,移植肾动脉重建成为移植成功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良好的动脉重建可以保证移植肾充足的血流灌注,避免吻合口狭窄和动脉血栓形成以及受者远期生长发育不对称导致的供受者动脉相对狭窄等临床问题[4]。
- 杨文博赖世聪张晓鹏黄子雄张维宇张健毕如玫于涛王强
- 关键词:髂内动脉血管吻合
- 前列腺癌根治术切缘阳性对患者术后生化复发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评估切缘阳性对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生化复发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5年12月111例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进行随访,采集患者人口学资料、病理学信息等基本资料,采取电话回访的方式随访患者。以连续2次PSA>0.2ng/ml为生化复发诊断标准。结果:100例患者完成随访,切缘阴性患者68例,切缘阳性患者32例,其中19例患者术后接受辅助放疗或辅助内分泌治疗,平均随访时间(31.98±21.03)个月。切缘阳性组与切缘阴性组相比,年龄、随访时间、术前P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切缘阳性组患者术后病理分期及Gleason评分高于切缘阴性组(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切缘阳性组与切缘阴性组比较患者无生化复发中位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9个月vs.56个月,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切缘阳性患者术后生化复发风险上升2.631倍,辅助治疗患者术后生化复发降低66.7%。结论: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切缘阳性是患者术后生化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切缘阳性患者接受辅助治疗后生化复发率与切缘阴性组无显著差异。
- 方志伟胡浩梁晨王焕瑞张维宇许克新
- 关键词:前列腺癌切缘阳性生化复发
-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术前尿动力学检查的意义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通过研究临床诊断为压力性尿失禁的女性患者的诊疗资料,探究术前尿动力学检查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分析尿动力学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1年4月至2015年10月间收治的临床诊断为压力性尿失禁并进行术前尿动力学检查的女性患者,排除盆腔脏器脱垂的患者,共计纳入196例进行研究。分析这196例女性患者术前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及其对完整诊断和后续治疗的影响,确定术前尿动力学检查的临床意义。结果:根据患者主诉、临床症状和体格检查得出的临床诊断中,有11.73%的诊断结果与尿动力学检查结果不相符。根据尿动力学检查结果,10例患者改变了治疗方法,避免了不适当的手术方式带来的术后并发症,包括3例逼尿肌过度活动的患者,最终采取保守治疗;6例膀胱出口梗阻合并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3例采取膀胱颈切开加耻骨后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2例采取膀胱颈切开术,1例采取膀胱颈切开加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另外1例尿动力检查结果提示膀胱功能未见异常的患者最后证实为间质性膀胱炎,行膀胱内药物灌注治疗。结论: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与尿动力学检查相结合,才能对压力性尿失禁做出正确的诊断。术前尿动力学检查对于临床诊断为压力性尿失禁的女性患者具有重要诊疗意义。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可以对临床诊断进行修正,并有助于制定出更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张维宇胡浩王起陈京文许克新
- 关键词:尿动力学手术前期
- 女性原发性尿道癌5例报告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分析女性原发性尿道癌的流行病学特征、病因、临床特点以及治疗、预后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6年于我院就诊的5例女性原发性尿道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复发和生存情况。结果本组5例女性尿道癌患者年龄40~68岁,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排尿困难、血尿及尿道口肿物等,所有患者均由病理诊断为尿道癌并行手术治疗。患者随访时间4~48月,目前3例无瘤生存,1例发生远处转移,1例失访。结论女性原发性尿道癌是一种发病率极低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预后较差,对于早期、位于远端尿道的肿瘤可行部分尿道切除术或放疗,对于进展期或位于近段尿道的肿瘤需采取手术和放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
- 刘献辉许克新张维宇王焕瑞胡浩
- 关键词:女性预后
- 一种ROS响应性脂质纳米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靶向制剂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一种ROS响应性脂质纳米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靶向制剂中的应用。该脂质体包含聚合物和脂类物质,所述聚合物包含疏水片段、ROS响应敏感片段、连接片段和靶向片段。通过修饰HA和ROS响应敏感片段实现了药物的靶向和...
- 王强李晓利张维宇余磊陈荣杨文博张晓鹏
- 尿流率视觉量表的开发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开发尿流率视觉量表(visual uroflow scale,VUS),分析量表评分与自由尿流率检查指标的相关性,应用VUS评估排尿功能,提高临床工作效率。方法:招募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因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的男性患者,进行自由尿流率检测前,患者先进行尿流率视觉量表评分。通过自由尿流率检测,获取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排尿量等数据信息,并分析其与VUS的相关性。收集124例患者信息,其中53例符合纳入标准。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VUS和自由尿流率变量以及患者年龄进行分析。结果:大多数患者能在第一时间选择最符合自己的图,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排尿时间与VUS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62,P<0.05)。选择第3、第4幅图的患者往往排尿时间更长,提示更严重的LUTS。尿流时间与VUS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61,P<0.05),当患者选择更高的VUS分数时,意味着不管尿等待时间多长,这部分患者会花更长的时间来排尿。最大尿流率和平均尿流率均与VUS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4和-0.62,P<0.05),提示VUS可以较准确地反映最大尿流率和平均尿流率水平。VUS与年龄呈正相关,反映排尿功能随年龄增长下降。结论:VUS能帮助临床医生初步判断患者排尿功能,患者在接受手术或药物治疗前先进行VUS评估,治疗后再进行评估,所得的量化数据可用于评估治疗效果。考虑到VUS方便、省时、易懂,VUS可能非常适合用于随访。
- 张维宇王焕瑞刘献辉王涛陈京文孙屹然张晓鹏胡浩许克新
- 热缺血时间对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后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评估热缺血时间(WIT)对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0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344例接受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40例,女104例;中位年龄57(23~89)岁;中位体质指数25.6(16.7~36.0)kg/m^(2);213例伴高血压病,66例伴糖尿病;92例有吸烟史。术前肌酐中位值73(32~170)μmol/L;术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中位值95(33~142)ml/(min·1.73m^(2))。肿瘤最大径中位值2.5(7~9)cm。344例均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肾动脉阻断方式均为热缺血。使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分析评估WIT与术后eGFR变化百分比[(术后eGFR-术前eGFR)/术前eGFR×100%]的相关性。根据术中WIT将患者分为WIT<20 min组、20 min≤WIT<30 min组和WIT≥30 min组,比较3组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协方差分析法对术前eGFR和肿瘤直径进行校正。结果34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病理提示透明细胞癌299例,乳头状肾细胞癌22例,嫌色细胞癌11例,其他病理类型12例;病理分期T_(1a)期318例,T1b期18例,≥T_(2a)期8例。344例中WIT<20min组119例,20min≤WIT<30min组146例,WIT≥30min组79例,3组肿瘤最大径[2.1(0.7~5.0)cm与2.8(0.8~6.0)cm与3.0(0.9~9.0)cm]及术后6~12个月eGFR变化百分比[-3.3%(-29.3~43.8)%与-8.5%(-65.0~75.9)%与-9.3%(-42.5~2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随着WIT增加,术后eGFR变化百分比逐渐下降,在30min后曲线逐渐趋于平稳(R^(2)=0.044,P=0.015)。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对术前eGFR基线和肿瘤最大径进行校正后,WIT<20 min组术后eGFR显著高于20 min≤WIT<30 min组(P=0.009)和WIT≥30 min组(P=0.017)。20 min≤WIT<30 min组与WIT≥30 min组术后e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6)。结论肾部分切除术中,WIT<20min的患者术后eGFR水平高于WIT≥20min患者。而当WIT超过20min后,缺血时间的延长不会造成肾功能的进一步下降。
- 韩松辰宋宇轩戴翔张维宇杜依青刘慧鑫徐涛
- 关键词: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术热缺血时间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