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勇军 作品数:14 被引量:63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丽水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CT引导下脊柱穿刺活检术的应用及并发症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脊柱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并发症。方法对100例脊柱病变患者实施CT引导下微创经皮穿刺活检术,获得的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病理科明确诊断95例,其中22例为转移瘤,原发恶性肿瘤21例;良性肿瘤16例,结核24例,肿瘤样病变15例,化脓性脊椎炎2例。手术治疗77例,手术后大体标本病检结果与穿刺标本符合率92.2%。并发症发生率8%。结论脊柱疾病穿刺活检的阳性率和符合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无不良后果。 叶勇军 钟琼关键词:CT引导 脊柱 穿刺 活检 并发症 多排螺旋CT和MRI检查腹部囊性淋巴管瘤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CT及MRI两种检查方法在腹部囊性淋巴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腹部囊性淋巴管瘤患者的CT及MRI表现进行分析,探讨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应用价值。结果病理检查结果:26例患者中2例位于大网膜囊,12例位于肠系膜,10例位于后腹膜,2例位于两侧肾上腺。CT和MRI检查结果:CT检查显示病灶壁均很薄,部分病灶可见分隔,呈现水样密度,注入对比增强剂后,壁及分隔轻度强化;病灶形态不规则,呈现分房样改变,可见血管、胃壁及肠腔被包绕其中,而且对其相邻结构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挤压推移。在MRI检查图像中,病灶呈现稍长T1长T2信号,壁较薄,其内可见多发条状信号分隔影,注入对比剂后壁及分隔可见轻度强化。结论 CT及MRI检查可清楚显示腹部囊性淋巴管瘤部位、范围、内部特征,对术前协助诊断及对手术均有重要指导意义。 舒恩芬 夏水伟 叶勇军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鼻腔及鼻窦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CT和MRI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CT和MR诊断鼻腔及鼻窦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鼻腔及鼻窦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的CT和MRI影像表现。本组11例病变短径均>1.5cm,CT检查11例,11例均行CT平扫;MRI扫描9例,均行平扫+DWI+增强扫描。重点观察病灶的数目、位置、形态、对周围结构侵犯及影像学特征。结果11例中,CT、MRI能准确反映病灶的位置、形态及邻近结构的累及情况。CT表现为单侧5例,双侧6例;肿瘤形态不规则,呈软组织密度,其内未见钙化及囊变,11例均侵犯周围组织;11例均有周围骨质破坏;9例患者主要MRI表现为9例形态均不规则;单侧5例,双侧4例;表现为混杂信号,T_1WI以等、低信号为主,其内可见斑片状高信号;T_2WI 5例以等低信号为主,4例以稍高信号为主,DWI均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邻近周围组织均有侵犯。结论鼻腔及鼻窦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CT表现无特异性;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CT和MRI能很好地显示肿瘤的部位、与周围组织关系及邻近骨质破坏情况,为临床分期及手术方案制定提供帮助。 叶勇军 周利民 张文伟 冯洁关键词:黑色素瘤 鼻腔 鼻窦 磁共振成像 3.0T高分辨MRI血管壁成像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3.0T高分辨MRI血管壁成像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高分辨MRI颅内血管壁成像检查,所有患者均经T2WI、STIR、T1WI及T1WI+C成像序列,图像经后处理后,在T1WI增... 冯洁 叶勇军 夏水伟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MRI IgG4相关性疾病的综合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IgG4相关性疾病(IgG4 related disease,IgG4-RD)的CT、MRI及18F-FDG PET/CT综合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2014年11月-2020年7月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诊治的33例确诊为IgG4-RD患者的综合影像学资料,其中33例均行CT或MRI其中一项检查及18F-FDG PET/CT检查,其中CT增强检查30例,MRI增强检查12例,同时行CT及MRI检查11例,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17例。结果33例中除2例表现为胰腺单独受累外,其余均表现为多器官组织受累,胰腺弥漫性肿大18例,局限性肿大7例,胆管受累18例,胆囊受累7例,肾脏受累9例,两肺组织受累5例,全身多发淋巴结受累20例,唾液腺泪腺受累3例,主动脉受累12例,腹膜后纤维化累及输尿管伴重度肾积水、梗阻性肾衰4例,前列腺受累12例,垂体受累2例。33例PET/CT显像所有受累器官均呈不同程度高代谢,其中前列腺受累12例在PET/CT显像表现为典型的高代谢"八字征"。结论IgG4-RD累及全身多组织脏器,掌握IgG4-RD的综合影像学表现特征可显著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水平。 夏海红 王祖飞 高杨 叶勇军 徐晓飞 刘建平 舒恩芬关键词:IGG4相关性疾病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食管神经鞘瘤的CT表现 被引量:1 2023年 食管神经鞘瘤是一种罕见的食管原发的黏膜下肿瘤,其特征是食管肌间Auerbach神经丛的神经鞘Schwann细胞的增殖,约占胃肠道所有间叶性肿瘤的2%~6%[1,2]。以往文献多以个例报道及病理学为主,本次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食管神经鞘瘤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报道,总结食管神经鞘瘤CT影像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黄红艳 徐雷鸣 叶勇军关键词:神经鞘瘤 个例报道 神经丛 黏膜下肿瘤 间叶性肿瘤 CT影像特征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诊断及病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影像诊断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28例,对其MRI检查资料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8例PCNSL中,单发19例(67.86%),多发9例(32.14%),数目2~4个,共有病灶47个,T1WI呈稍低信号18个(64.29%)、等信号5个(17.86%)、稍高信号3个(10.71%)、高信号2个(7.14%);T2WI呈稍低信号7个(25.00%)、等信号4个(14.29%)、稍高信号15个(53.57%),其中1个病灶中心出现囊变及1个弥漫性浸润病灶呈高信号,信号特点与脑膜瘤类似。结论PCNSL大多数都是发于大脑半球、脑室周围或者是胼胝体附近,MRI表现具有多重性,但是确诊需要病理检查。 冯洁 叶勇军 舒恩芬关键词: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特点 鼻腔及鼻窦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CT和MRI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CT和MR诊断鼻腔及鼻窦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影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鼻腔及鼻窦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的CT和MRI影像表现.本组11例病变短径均大于1.5cm,CT检查11例,11例均行CT平扫;... 叶勇军关键词:黑色素瘤 鼻腔 鼻窦 CT 磁共振成像 痛风性膝关节炎关节软骨T2值与软骨损伤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比较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膝关节软骨的T2值,探讨膝关节软骨的T2值与关节软骨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47例共56个膝关节作为病例组;无膝关节疾病的健康志愿者15例共30个膝关节作为对照组。两名放射科医师依据国际软骨修复协会(ICRS)分级标准对膝关节常规序列上痛风的表现和关节软骨损伤分级进行评估,将ICRS Ⅰ-Ⅱ级划为轻度软骨损伤,Ⅲ-Ⅳ级划为重度软骨损伤。分别测量髌骨、股骨滑车、股骨内侧髁、股骨外侧髁、内侧胫骨平台、外侧胫骨平台的软骨T2值,比较病例组关节软骨T2值与对照组的差异,并对组间和组内进行一致性验证。结果:病例组膝关节各部位测量的软骨T2平均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和组内一致性均较好。结论: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关节软骨的T2值明显高于健康者。 叶勇军 余日胜 周宝鹤 陈家骏 夏海红 纪建松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 膝关节 关节软骨 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8 2019年 临床上,胃肠道间质瘤属于一种非定向分化肿瘤,胃肠道间叶组织为其主要起源部位[1]。但一般情况下,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病程极短,只有数月之久。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症状和病灶位置、大小具有密切相关性,常见症状包括发热、腹痛、吞咽困难、胃肠道梗阻、出血以及溃疡等[2]。近年来,随着我国电镜技术、分子生物学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水平提高,证实胃肠道间质瘤属于一种相对独立的胃肠道肿瘤,主要特点为瘤细胞高表达为CD34与CD117[3]。近年来,多层螺旋CT在该疾病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诊断技术是利用X线管和多排宽探测器一次性曝光的CT成像技术,能对多个层面组织成像一次性获得。 尚飞 叶勇军 林桂涵 吕建斌 苏金亮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 间叶组织 吞咽困难 常见症状 电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