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辉
- 作品数:11 被引量:48H指数:3
- 供职机构:邢台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邢台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支架术对TREM-1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对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
- 2024年
- 目的研究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支架术对髓系细胞触发受体(TREM)-1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邢台市人民医院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认知功能障碍伴单侧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支架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等改善情况,并检测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潜伏期、波幅;比较两组CT灌注成像参数及TREM-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治疗后,两组MoCA评分、MMSE评分均呈增加趋势,其中观察组治疗3、6个月的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潜伏期呈增加趋势,波幅呈降低趋势,而对照组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潜伏期呈降低趋势,波幅呈增加趋势,两组治疗1、3个月的检测指标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CT灌注成像参数[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血流到达时间(T0)]均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的各参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oCA评分、MMSE评分与血清可溶性(s)TREM-1水平分别呈负相关(r=-0.485,P=0.001;r=-0.401,P=0.006)。经治疗后血清TREM-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sTREM-1、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均呈降低趋势,其中观察组治疗后1 w、1个月上述指标血清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支架术可有效改善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患侧脑血流状态,减轻炎性反应性脑损伤,进而改善认知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REM-1信号通路有关。
- 张彤张亚楠赵晓辉李爽王丹崔雯静苑少杰
- 关键词:支架术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 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分析研究
- 李爽胡岩芳陈欣欣赵晓辉刘科苑少杰张彤张晓愉胡沛霖王建民
- 该项目应用于医药卫生领域,主要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主要探讨了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通过该项目可为患者节约住院费,减少无效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了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缓解了医患矛...
- 关键词:
-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cy水平与侧支循环代偿、患者恢复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 2021年
- 研究伴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其侧支循环代偿之间的关系及对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9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110例急性CIS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检查、Hcy检测、神经功能损伤评估、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程度评估、侧支循环评估。结果:正常Hcy组与Hhcy组相比,年龄、胆固醇水平、高血压史及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性别、吸烟史存在明显差异(P<0.05);侧支循环代偿较差组、环代偿中等组、代偿良好组Hcy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5),其中代偿较差组最高,之后依次环代偿中等组、代偿良好组;与恢复不良组相比,恢复良好组Hcy水平明显更低(P<0.05)。结论:Hcy水平与侧支循环代偿、患者恢复情况存在密切联系,Hcy水平升高可影响侧支循环代偿,不利于患者恢复。
- 赵晓辉李芳胡岩芳王丹房硕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同型半胱氨酸
- 圣草次苷调控MPTP诱导的慢性小鼠帕金森疾病和机制研究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探究圣草次苷减轻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慢性小鼠帕金森疾病和机制。方法:选取75只小鼠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组、圣草次苷低剂量组(8 mg/kg)、圣草次苷中剂量组(16 mg/kg)、圣草次苷高剂量组(32 mg/kg),每组各15只;腹腔注射20 mg/(kg·d)的MPTP溶液,持续一周制成帕金森小鼠模型;给药组小鼠分别使用对应剂量的圣草次苷干预2周。使用旷场实验、悬挂实验、游泳实验检测小鼠行为;使用HE染色和TUNEL染色检测小鼠神经元细胞的凋亡情况;使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小鼠脑组织Bax、Bcl-2和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情况;使用试剂盒检测小鼠黑质中SOD、MDA、LDH、GSH的含量;使用ELISA检测小鼠外周血中IL-6、TNF-α、iNOS和IL-10的含量;使用蛋白质印迹检测信号通路Nrf2、HO-1、NQO1的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和TUNEL染色结果显示相比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小鼠神经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相比模型组,使用圣草次苷处理各组小鼠神经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相比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小鼠旷场移动路程、旷场中心区域活动时间、游泳时间和悬挂时间、SOD水平、Bcl-2、Nrf2、HO-1、NQO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Bax、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MDA、LDH、GSH、TNF-α、IL-6、iNOS水平显著升高(P<0.05),IL-10无显著变化(P>0.05);相比模型组圣草次苷低剂量组Nrf2、HO-1、NQO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Bax/Bcl-2显著降低(P<0.05),其余各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相比模型组,圣草次苷中剂量组和圣草次苷高剂量组旷场移动路程、旷场中心区域活动时间、游泳时间、SOD、IL-10、Nrf2、HO-1、NQO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Bax/Bcl-2、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MDA、LDH、GSH、TNF-α、IL-6、iNOS显降低(P<0.05)。结论:圣草次苷可以通过抑制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神经细胞的凋亡并激
- 张晓愉张昆鹏王建民赵晓辉
- 关键词:帕金森氧化应激炎症反应
- 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血管内治疗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 苑少杰胡沛霖胡岩芳张彤赵晓辉李少腾解庆凡李永才
- 随着全球老龄化时代加速来临,脑卒中发病率呈增加趋势,血管性痴呆患者人数亦呈增多趋势,将来有可能成为全球第一大痴呆类型,其严重威胁了中老年人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同时也消耗了大量医疗资源,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及经济负...
- 关键词:
-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血管性认知障碍药物治疗
- 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表达及与β淀粉样蛋白1-42和脂蛋白相关磷酸酶2的关系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sTREM2)在血管性痴呆(VD)患者中的表达及与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和脂蛋白相关磷酸酶A2(Lp-PLA2)的关系以及诊断和鉴别价值。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15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治疗,3个月后复诊,将患者分为VD组(76例)和非VD组(76例)。比较分析两组对象一般资料、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哈金斯基缺血指数量表(HIS)评分和生化指标水平。结果VD组和非VD组患者病灶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D组患者MMSE评分低于非VD组患者,HIS评分、血清sTREM2[(3.34±1.18)μg/L和(2.78±1.25)μg/L,t=2.121,P=0.036]、Aβ1-42[(93.69±14.45)ng/L和(81.24±14.21)ng/L,t=4.003,P<0.001]和Lp-PLA2[(58.67±14.15)μg/L和(43.18±13.86)μg/L,t=5.096,P<0.001]水平高于非VD组患者(P<0.05);VD患者血清sTREM2与Aβ1-42呈正相关(r=0.723,P<0.001),sTREM2与Lp-PLA2呈正相关(r=0.714,P<0.001),Aβ1-42与Lp-PLA2呈正相关(r=0.698,P<0.001);血清sTREM2鉴别VD和非VD的界限值、敏感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分别为3.96μg/L、81.30%、78.40%、0.838。结论血清sTREM2在VD患者血清中呈异常高表达,并与Aβ1-42和Lp-PLA2具有明显相关性,sTREM2有可能成为鉴别VD与非VD的指标。
- 苑少杰张彤赵晓辉袁立颖王丹胡岩芳
-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Β淀粉样蛋白
- 急性后循环脑梗死血管内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6年
- 后循环脑梗死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特点,发病后快速有效的血管再通能够降低致死率和病情的严重程度。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我们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就后循环脑梗死血管内治疗病例选择、治疗方法以及围术期常见问题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综述。
- 房硕胡沛霖王建民赵晓辉
- 关键词:脑梗死椎底动脉供血不足血管
- 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性痴呆患者脑侧支循环代偿能力的关系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VD)患者全血中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脑侧支循环代偿能力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VD患者100例,其中轻中度VD患者56例、重度VD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取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MTHFR基因多态性,分析脑侧支循环代偿能力,对全部患者进行12个月随访,分析MTHFR基因多态性与VD患者脑侧支循环代偿能力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轻中度、重度VD组MTHFR基因CC型频率显著降低,TT型、CT+TT型基因频率显著升高(P<0.05);与轻中度VD组相比,重度VD组MTHFR基因TT型频率显著升高(P<0.05)。MTHFR基因CC型VD患者脑侧支循环代偿层次显著低于CT+TT型患者(P<0.05)。MTHFR基因CC型VD患者预后良好比例显著高于CT+TT型患者(P<0.05)。MTHFR基因突变是影响VD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良好脑侧支循环代偿是VD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VD患者全血中MTHFR基因多态性与脑侧支循环代偿层次、VD患者预后具有密切关系,可作为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
- 胡岩芳胡沛霖赵杨赵晓辉苑少杰
-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 丁苯酞序贯治疗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脑侧支循环及认知功能预后的影响
- 2019年
- 目的:探究丁苯酞序贯治疗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脑侧支循环及认知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及协作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间收治的66例影像学检查证实合并有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患者,设定对照组患者接受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2周,设定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口服丁苯酞软胶囊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侧支循环及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脑侧支循环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MMS、HDS及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MS、HDS及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血管性痴呆患者应用丁苯酞序贯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脑血管侧支循环及认知功能,减少脑血管病复发,改善预后,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胡岩芳胡沛霖赵杨赵晓辉苑少杰张彤郜风清
- 关键词:丁苯酞序贯治疗血管性痴呆侧支循环
- 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长链非编码RNA X染色体失活特异转录本与侧支循环的关系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X染色体失活特异转录本(XIST)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AIS患者76例,根据侧支循环情况分为侧支循环不良组29例和侧支循环良好组47例,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45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查各组血浆LncRNA XIS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采用ROC曲线评价血浆LncRNA XIST的诊断价值。结果3组血浆LncRNA XIST和VEGF基因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与对照组比较,侧支循环不良组和侧支循环良好组血浆LncRNA XIST和VEGF基因表达明显升高,且侧支循环良好组较侧支循环不良组升高更明显(P<0.05);血浆LncRNA XIST和VEGF对AIS患者建立良好侧支循环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2和0.765,临界值分别为1.76和1.81,敏感性分别为70.2%和74.5%,特异性分别为77.0%和74.3%;两者联合诊断AIS患者建立良好侧支循环的AUC为0.852,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2%和71.6%;LncRNA XIST是AIS患者建立侧支循环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老年AIS患者血浆LncRNA XIST基因表达明显升高,其可能有助于建立脑内侧支循环,与VEGF联合可更好地判定患者侧支循环形成的情况。
- 赵杨胡岩芳胡沛霖赵晓辉郜凤清
- 关键词:卒中染色体侧支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