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硕
- 作品数:3 被引量:27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血管病变及预后的相关性
- 当今社会,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已位居威胁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三大致死性疾病首位[1]。伴随全球社会老龄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和人口寿命的延长,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也屡创新高[2]。脑血管病具有四高(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
- 房硕
- 关键词:后循环脑梗死糖化血红蛋白预后分析
- 文献传递
- 急性后循环脑梗死血管内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6年
- 后循环脑梗死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特点,发病后快速有效的血管再通能够降低致死率和病情的严重程度。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我们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就后循环脑梗死血管内治疗病例选择、治疗方法以及围术期常见问题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综述。
- 房硕胡沛霖王建民赵晓辉
- 关键词:脑梗死椎底动脉供血不足血管
- 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血清HbA_(1c)水平与血管狭窄程度、病情进展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3
- 2017年
- 目的观察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水平与血管狭窄严重程度、病情进展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19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根据入院时的血清HbA_(1c)水平分为A组(<6.5%,60例)、B组(6.5%~<8.5%,33例)、C组(≥8.5%,26例)。采用CTA或DSA行头颈部血管检查,计算椎基底动脉狭窄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量表(NIHSS)评估入院时、出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入院1周内NIHSS评分较入院时增加1分以上为病情进展;采用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估发病第30天时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线性趋势检验分析HbA_(1c)水平与血管狭窄程度、病情进展比例、第30天mR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A组轻度狭窄所占比例低于B、C组,中、重度狭窄所占比例高于B、C组(P均<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B、C组病情进展患者所占比例依次为8.3%、30.3%、61.5%,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B、C组第30天时的mRS评分分别为(1.22±1.33)、(2.30±1.38)、(3.00±1.55)分,A组低于B、C组,B组低于C组(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bA_(1c)水平与椎基底动脉狭窄程度、病情进展患者所占比例、mRS评分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495、0.431、0.742,P<0.05或<0.01)。结论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血清HbA_(1c)水平与椎基底动脉血管狭窄程度密切相关,随着HbA_(1c)水平升高,患者的病情更容易进展,预后更差。
- 房硕王建民胡岩芳赵晓辉胡沛霖
- 关键词:后循环脑梗死血管狭窄病情进展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