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平
-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东省普宁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消化道息肉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内镜下治疗方法总结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分析总结消化道息肉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内镜下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35例消化道息肉患者临床资料,均经内镜检查及病理学组织检查确诊,于内镜下行活检钳钳除,氩离子灼烧、高频电凝切割、套扎器套扎或黏膜下切除等多种治疗。结果上消化道息肉以胃息肉多见;经病理学检查以增生性息肉为主,占66.19%。大肠息肉以乙状结肠、直肠多见,经病理学检查主要以腺瘤性息肉为主,占48.96%,且伴不典型增生占36.46%。所有患者均在内镜下治疗成功,成功率为100.00%。结论消化道息肉治疗是预防消化道肿瘤的重要手段,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具有操作简便、微创、安全、多次重复治疗的特点,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陈钦明黄丽晖余练陈海彬陈伟平
- 关键词:消化道息肉病理学特点内窥镜检查
- 窄带成像技术在早期胃癌内镜诊断中的应用与临床价值评定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BI)在早期胃癌内镜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普通组和NBI组,各30例。普通组采用内镜白光模式进行检查,NBI组采用NBI进行检查,比较两组诊断效果。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NBI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普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59,P<0.05)。NBI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2/30),普通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10/3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NBI在早期胃癌内镜诊断过程当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有效提高临床诊断准确度,为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马伟钦林少斌陈钦明陈伟平
- 关键词:窄带成像技术胃癌内镜诊断
- 左氧氟沙星新三联疗法结合健康教育治疗社区中老年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 研究左氧氟沙星新三联疗法结合健康教育治疗社区中老年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于我院收治的中老年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196例,按照患者就诊ID号奇、偶数区别分为观察组(98例)与对照组(9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标准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新三联疗法治疗结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Hp根除率、患者健康行为认知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Hp根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健康行为认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新三联疗法结合健康教育治疗社区中老年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显著,安全可行,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健康行为认知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陈钦明林少斌黄丽晖余练陈伟平陈海彬
-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幽门螺杆菌慢性萎缩性胃炎健康教育
- 单人操作在无痛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分析单人操作在无痛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78例无痛结肠镜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双人操作无痛胃镜,观察组应用单人操作,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检查中的收缩压、舒张压、脉率与检查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中,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脉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达回盲部镜身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无痛结肠镜检查时,应用单人操作检查,安全性、有效性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陈伟平陈钦明
- 关键词:无痛结肠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