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内镜
  • 2篇三联疗法
  • 2篇胃炎
  • 2篇息肉
  • 2篇慢性
  • 2篇内镜下治疗
  • 2篇结肠
  • 2篇镜下治疗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电切
  • 1篇电切术
  • 1篇新三联
  • 1篇新三联疗法
  • 1篇血症
  • 1篇阳性
  • 1篇氧氟沙星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机构

  • 9篇广东省普宁市...

作者

  • 9篇陈钦明
  • 5篇黄丽晖
  • 4篇余练
  • 4篇陈伟平
  • 3篇林少斌
  • 3篇陈海彬
  • 1篇王少荣
  • 1篇陈文炯
  • 1篇巫旭珍

传媒

  • 3篇中国当代医药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左氧氟沙星新三联疗法结合健康教育治疗社区中老年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 研究左氧氟沙星新三联疗法结合健康教育治疗社区中老年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于我院收治的中老年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196例,按照患者就诊ID号奇、偶数区别分为观察组(98例)与对照组(9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标准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新三联疗法治疗结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Hp根除率、患者健康行为认知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Hp根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健康行为认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新三联疗法结合健康教育治疗社区中老年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显著,安全可行,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健康行为认知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陈钦明林少斌黄丽晖余练陈伟平陈海彬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幽门螺杆菌慢性萎缩性胃炎健康教育
单人操作在无痛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分析单人操作在无痛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78例无痛结肠镜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双人操作无痛胃镜,观察组应用单人操作,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检查中的收缩压、舒张压、脉率与检查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中,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脉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达回盲部镜身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无痛结肠镜检查时,应用单人操作检查,安全性、有效性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伟平陈钦明
关键词:无痛结肠镜
内镜下治疗急性胃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内镜显示下医治急性胃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45例急性胃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选取惯例的药物对患者实行治疗,研究组则选取内镜对患者实行治疗。对比并观察两组的治愈效果和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了治疗,研究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2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为4.35%,与对照组的36.36%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取内镜对急性胃溃疡出血患者实行治疗,不但效果较好,创伤较小,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陈钦明江毓妮黄丽晖
关键词:内镜
低分子肝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被引量:35
2013年
目的:本文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前列地尔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2月我院的164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164例患者随机分成联合组、低分子肝素组、前列地尔组,观察急性胰腺炎疗效。结果:联合组轻症、重症患者腹痛持续时间、腹膜炎体征消失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低于低分子肝素组、前列地尔组(P<0.05);治疗效果比较:轻症联合组疗效高于低分子肝素组和前列地尔组(P<0.05),重症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轻症患者疗效更为显著,可提高疾病治愈率,加快恢复时间,缩短病程,是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新方法。
林少斌陈钦明江岳珊王少荣方壮盛巫旭珍陈文炯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前列地尔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
消化道息肉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内镜下治疗方法总结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分析总结消化道息肉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内镜下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35例消化道息肉患者临床资料,均经内镜检查及病理学组织检查确诊,于内镜下行活检钳钳除,氩离子灼烧、高频电凝切割、套扎器套扎或黏膜下切除等多种治疗。结果上消化道息肉以胃息肉多见;经病理学检查以增生性息肉为主,占66.19%。大肠息肉以乙状结肠、直肠多见,经病理学检查主要以腺瘤性息肉为主,占48.96%,且伴不典型增生占36.46%。所有患者均在内镜下治疗成功,成功率为100.00%。结论消化道息肉治疗是预防消化道肿瘤的重要手段,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具有操作简便、微创、安全、多次重复治疗的特点,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陈钦明黄丽晖余练陈海彬陈伟平
关键词:消化道息肉病理学特点内窥镜检查
窄带成像技术在早期胃癌内镜诊断中的应用与临床价值评定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BI)在早期胃癌内镜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普通组和NBI组,各30例。普通组采用内镜白光模式进行检查,NBI组采用NBI进行检查,比较两组诊断效果。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NBI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普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59,P<0.05)。NBI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2/30),普通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10/3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NBI在早期胃癌内镜诊断过程当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有效提高临床诊断准确度,为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马伟钦林少斌陈钦明陈伟平
关键词:窄带成像技术胃癌内镜诊断
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析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1组(n=32)、对照2组(n=32)和观察组(n=32),对照1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对照2组采用双歧三联活菌治疗,观察组采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对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对照1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1.8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25%;对照2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UC患者采用美沙拉嗪与双歧三联活菌联合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疗效显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钦明黄丽晖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美沙拉嗪双歧三联活菌
内镜下胃肠道息肉高频电切术中预先放置金属钛夹的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究内镜下胃肠道息肉高频电切术中预先放置金属钛夹的配合与效果。方法抽取来我院就医的100例胃肠道息肉患者(2013年4月~2016年4月)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100例患者均实施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结合金属钛夹放置时机的不同将100例患者分两组,其中56例患者术中预先放置金属钛夹(实验组),44例患者待切除息肉后再放置金属钛夹(对照组),研究对比两组胃肠道息肉患者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钛夹的使用数量。结果实验组胃肠道息肉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对于直径≥2cm胃肠道息肉患者,实验组患者钛夹使用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但对于直径<2cm胃肠道息肉患者,实验组患者钛夹使用数量和对照组患者无显著差别(P>0.05);对照组44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显著高于实验组(5.36%)(P<0.05);实验组胃肠道息肉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在对胃肠道息肉患者实施内镜下高频电切术过程中,预先放置金属钛夹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钛夹的使用数量,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
江毓妮陈钦明余练陈海彬
关键词:内镜胃肠道息肉高频电切术金属钛夹
内镜下射频消融联合胃三联方案治疗慢性胃炎隆起糜烂型的疗效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射频消融联合胃三联方案治疗慢性胃炎隆起糜烂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6例慢性隆起糜烂型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8例,研究组给予内镜下射频消融联合胃三联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胃三联方案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Hp感染根除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高于对照组的82.8%(P<0.05);治疗完成4周后复查胃镜,研究组Hp根除52例,未根除6例,Hp感染根除率为89.7%,对照组Hp感染根除率为87.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射频消融联合胃三联方案治疗慢性隆起糜烂型胃炎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使隆起糜烂消失,操作简便,安全性高。
陈钦明黄丽晖余练
关键词:三联疗法慢性胃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