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冰
- 作品数:8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社会权力基础理论的“把”字句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文章根据社会权力基础理论对对话体语料中"把"字句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考察,统计结果表明在6大类权力关系中,"把"字句表达强制权和法职权的频率最高,两者共占考察语料总数的81.6%;而表达奖赏权、专家权、参照权和信息权的频率则较低。同时,文章认为来自不同社会价值体系的交流主体,对"把"字句背后隐含的权力距离大小存在理解上的差异,这也是导致"把"字句产生偏误的原因之一。
- 郝冰
- 关键词:语用学权力距离
- “非X不可”和“非X”的语义、语用、篇章特点
- 2017年
- 本文在大规模语料统计的基础上,详细考察了“非X不可”和“非X”的语义、语用、篇章上的特点,发现语义上“非X不可”和“非X”主要表示当事人意愿、言者推断,表示言者意愿的非常少;语用上,都多用于陈述句,很少用于疑问句,但前者很少用于反问句,后者却常用;篇章上,主要用作尾句、中旬,用作首句的很少,不过前者很少独用,后者却常独用。据此,文章认为“非X”不是“非X不可”的省略形式,它们是不同的句式。
- 杨德峰郝冰
- 关键词:语义篇章
- 对外汉语教学的“本位”研究综述被引量:1
- 2016年
- "本位"问题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界的研究热点,在过去20多年里,学者们对于"本位"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从最初赞同字本位教学法的"一元论",到后来主张厘清字本位与词本位各自优劣的"二元论",再到最近学者们所提出的"多元论"。对外汉语教学中"本位"研究的"第四阶段"应该侧重于对上述各种本位理论进行实验检验,以实证方式找到最合理的教学方案。
- 郝冰
- 关键词:词本位对外汉语教学
- 对外汉语国别化教材浅析——以“把”字句为例
- 2016年
- 通过调查国内三套通用的对外汉语教材,发现这三套教材在"把"字句的教学顺序安排上存在一致性。对比越南学生的"把"字句习得研究成果,我们发现这些通用型教材并不适用越南学生。因此,本文提出应开发针对不同母语者的"国别化语法大纲",然后编制"国别化"对外汉语教材,以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 郝冰
-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 2000年以来的“把”字句研究综述被引量:2
- 2016年
- 本文对2000~2015年间的“把”字句研究进行了梳理,从句法、语义、语用、第二语言教学、方言研究和汉外对比研究等方面对过去15年的“把”字句研究进行了回顾,并总结了过去15年“把”字句研究的特点。
- 郝冰
- 关键词:句法语义
- 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慕课研究综述
- 2016年
- 通过分析知网上现有关于汉语慕课的研究论文,本文对该领域内的研究成果从五个方面进行了综述:1.关于汉语慕课的特征;2.汉语慕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3.慕课对现存汉语教学的革新;4.慕课的技术支持;50慕课对国际汉语推广的价值。
- 郝冰
- 关键词:对外汉语
- 立身治学:始于兴趣,厚积而薄发——杨德峰教授专访
- 2015年
- 【学者简介】杨德峰教授,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和汉语习得,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著作7部,合编教材、工具书8部,两度赴日本冈山大学文学部长期任教,曾赴美国、西班牙多地院校进行师资培训。主要著作包括《汉语与文化交际》、《汉语的结构和句子研究》、
- 郝冰唐元超刘婷娜高杨黄星尧董彪李水赵娟
- 关键词:现代汉语语法学者简介趋向补语博士研究生导师
- 浅析现代汉语中“不论”与“无论”的分布差异
- 通过考察现代汉语语料库,本文发现'不论'与'无论'的差异有二:首先,统计的结果显示'无论'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不论',两者的统计结果甚至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其次,在历时语料库中,'无论'的使用频率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而'不...
- 郝冰
- 关键词:语法化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