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易敏

作品数:6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绵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液
  • 2篇血液透析
  • 2篇肾脏
  • 2篇透析患者
  • 1篇心功能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清
  • 1篇血液透析患者
  • 1篇血症
  • 1篇意外拔管
  • 1篇置管
  • 1篇肾功能
  • 1篇肾衰
  • 1篇肾衰宁
  • 1篇肾衰宁胶囊
  • 1篇肾小球
  • 1篇肾小球滤过
  • 1篇肾小球滤过率
  • 1篇肾脏病

机构

  • 5篇绵阳市中心医...

作者

  • 5篇易敏
  • 3篇白琴
  • 2篇李红
  • 1篇张菡
  • 1篇邓丽蓉
  • 1篇代小雨
  • 1篇王琴
  • 1篇杨晗
  • 1篇王松
  • 1篇张奉莲
  • 1篇朱秀
  • 1篇罗庆

传媒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当代护士(上...
  • 1篇海军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当代护士(中...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局部枸橼酸抗凝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方法在加强血液透析中心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局部枸橼酸抗凝治疗中的管理效果。方法 成立FMEA小组,绘制CRRT局部枸橼酸抗凝高危环节,对潜在失效模式、失效原因及失效结果进行严重度、可能性、危机值分析,根据原因制订并落实改进措施。比较FMEA实施前后的RPN值及提前终止治疗事件人次。结果 失效模式风险优先数由FMEA实施前的1144分降至194分,下降率为83.04%;提前终止治疗人次由28(39.4%)降为4(5.4%),χ2=30.72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FMEA方法有助于提升CRRT局部枸橼酸抗凝管理的正确性和安全性,从而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
白琴李红胡兰苹易敏
关键词: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枸橼酸抗凝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肾衰宁胶囊联合尿激酶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5
2021年
目的观察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经肾衰宁胶囊联合尿激酶治疗的疗效,分析药物对患者残余肾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绵阳市中心医院2018年4月至2020年2月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115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与观察组(58例)。2组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在血液透析治疗基础上使用尿激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肾衰宁胶囊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检测并比较2组残余肾功能、血管内皮功能[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治疗期间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观察组残余肾功能高于对照组,ET-1、N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经肾衰宁胶囊联合尿激酶治疗效果较单用尿激酶好,更利于保护患者残余肾功能,患者治疗后血管内皮功能改善,且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好。
易敏张奉莲白琴曾莉孙逊
关键词:尿毒症血液透析尿激酶肾衰宁胶囊残余肾功能
根因法在股静脉置管透析患者意外拔管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探讨根因法在股静脉置管透析患者意外拔管的应用。方法 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血液透析室2014年1月~2015年1月出现的全部股静脉置管意外拔管事件,找出根本原因并采取对策。结果 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可使股静脉置管的血透患者意外拔管事件发生明显减少。结论 根本原因分析法可降低股静脉置管的血透患者意外拔管事件的发生。
白琴易敏张菡罗庆
关键词:股静脉置管意外拔管血液透析
血清Fractalkine、Vaspin水平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心功能关系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血清不规则趋化因子(Fractalkine)、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9年7月本院门诊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84例为观察组,产前检查正常妊娠孕妇5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Fractalkine、Vaspin水平及心功能指标,并行Pearson相关性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Fractalkine(402.57±78.69 pg/ml)高于对照组(153.27±76.53 pg/ml),Vaspin水平(6.27±1.48)低于对照组(7.32±2.13),左室射血分数(58.37±4.72)%、舒张早期最大流速(E峰)/舒张晚期最大流速(A峰)(0.71±0.21)低于对照组,Tei指数(0.57±0.04)高于对照组(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观察组Fractalkine与LVEF、E/A均呈负相关,与Tei指数呈正相关(P<0.05),Vaspin与LVEF、E/A均呈正相关,与Tei指数呈负相关(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Fractalkine、Vaspin是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心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血清Fractalkine、Vaspin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心功能直接相关,有望成为临床诊治的参考指标。
朱秀易敏张利容
关键词:重度子痫前期心功能
不同剂量非布司他对慢性肾脏病4期合并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非布司他对慢性肾脏病4期合并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慢性肾脏病4期合并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布司他20 mg/d(A1组)、非布司他40 mg/d(A2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三组均给予降压、碱化尿液、控制饮食等常规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周和治疗12周后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尿酸改变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A1组的平均eGFR较治疗前上升(从23.40±4.41到28.85±6.15 ml·min^(-1)·1.73 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的平均eGFR较治疗前上升(从23.40±4.78到23.55±8.83 ml·min^(-1)·1.73 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平均eGFR较治疗前下降(从23.60±4.26到23.05±8.18 ml·min^(-1)·1.73 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6周后A2组的血尿酸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从9.00±1.07到5.75±0.64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2周后A1组的血尿酸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从9.07±1.70到5.70±1.35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非布司他能有效降低CKD4期患者血尿酸,低剂量非布司他降低血尿酸水平速度较慢但能有效延缓eGFR下降。
代小雨王琴杨晗李红易敏邓丽蓉王松
关键词:非布司他估算肾小球滤过率高尿酸血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