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华 作品数:21 被引量:73 H指数:5 供职机构: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河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金属学及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文化科学 更多>>
高钛6061铝合金轮毂精锻成形的微观组织模拟 被引量:8 2017年 为了研究铝合金轮毂在锻造过程中的组织变化,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高钛6061铝合金在变形温度350~510℃,应变速率0.001~10 s^(-1)的条件下进行了热压缩模拟实验。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建立了高钛6061铝合金微观组织演变模型,结合热模拟试样金相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利用二次开发的DEFORM有限元软件对某型号的锻铝轮毂成形过程的组织演变进行了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所建立的高钛6061铝合金微观组织演变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微观组织演变模型正确可靠。锻铝轮毂成形后轮辐侧表面的晶粒尺寸最小,心部次之,上表面晶粒最大,轮毂热锻时适当提高变形温度或降低变形速率都有利于提高轮毂轮辐各部位的再结晶体积百分数,同时,晶粒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细化。 陈微 官英平 王振华关键词:轮毂 精锻 Hot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high Ti 6061 Al alloy 被引量:3 2016年 The hot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a high Ti 6061 aluminum alloy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from 350 to 510 ℃ and strain rate range from 0.001 to 10 s^-1 was investigated using stress-strain curve analysis, processing map,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ak stress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deformation temperatures and decreasing strain rate. The average deformation activation energy is 185 kJ/mol in the parameter range investigated. The flow stress model was constructed. The main softening mechanism is dynamic recovery. The processing map was obtained using dynamic material model, and the suggested processing window is 400-440℃ and 0.001-0.1 s^-1. 陈微 官英平 王振华关键词:DISLOCATION 钢的热变形开裂研究现状 被引量:2 2022年 分析了合金元素、微合金元素、铁素体、晶粒尺寸、变形条件等因素对低碳钢、不锈钢、TWIP钢、耐热钢等钢种热变形开裂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稀土元素Ce、B、P在晶界上的偏聚,会降低界面能,进而降低钢的热变形开裂倾向。而在晶界上形成的钒化物、铌化物等会增大开裂风险;加入Ti使析出相在晶内出现,可改善钢的热塑性。AlN和富Cu相也是降低材料高温塑性的物相。铁素体的存在,不论是高温铁素体还是低温铁素体,都不利于热塑性。细化晶粒、提高变形速率、提高坯料表面质量,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有利的。 王勇 王振华关键词:热变形 开裂 微合金元素 晶界 铁素体 一种含氮高铬冷轧辊用钢的热变形行为研究 被引量:4 2011年 对一种8%Cr冷轧辊用钢在950~1200℃以0.1~10s^(-1)的变形速率进行热压缩变形,通过流变曲线分析、动力学分析及热加工图技术等方法表征其热变形时的力学行为,并对变形后的显微组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Cr8N钢的加工硬化率和流变应力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而降低,功率耗散百分数随着Z参数的增大而降低;上述变形条件下Cr8N钢的热变形激活能为542kJ/mol,加工硬化指数为5.25;获得了该钢的热变形方程以及Z参数和峰值应力间的关系。 姜萍 孙淑华 王振华 白兴红 曲明贵 傅万堂关键词:热变形 热加工图 增压氮化及等温处理对60Si2CrA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21年 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增压气体氮化及贝氏体等温处理工艺对60Si2CrA钢的微观组织与机械性能的影响特性。结果表明:退火态试验钢经520℃增压(0.4 MPa)氮化7 h后,渗层深达225μm,表面硬度达600 HV;增压氮化后再加热到1000℃保温30 min,然后快速放入270℃盐浴炉中停留48 h,得到了大量的超细低温贝氏体组织。与传统淬火加中温回火工艺相比,将这两种工艺结合后,60Si2CrA钢的强度、塑性及韧性均显著改善,强塑积提高74%,综合力学性能大幅度提高。 孙淑华 涂小龙 刘嘉庆 卞文栋 王振华 吕知清关键词:氮化层 等温转变 室温等径角挤压后共析珠光体钢的组织特性 被引量:1 2007年 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方法研究了0.78C-1.03Cr共析珠光体钢Φ8mm×45mm试样两道次室温等径角挤压后所产生的显微组织变化。结果表明,一道次等径角挤压变形后,共析珠光体组织,由渗碳体不规则弯曲片层、直接剪断片层和局部变薄层组成。随变形道次增加,发生局部变薄与不规则弯曲珠光体片层比例加大,并且还引起渗碳体的部分溶解。 赵军 王宝忠 王振华 赵德利 傅万堂关键词:等径角挤压 渗碳体 一种曲轴用中碳非调质钢的热变形行为 被引量:3 2009年 用Gleeble-3500热力模拟试验机对一种中碳曲轴用非调质钢进行1 223~1 473 K和0.2~10 s-1的热压缩变形,获得了其流变曲线,并给出了试验用钢的热变形方程式、动态组织状态图、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与Z参数之间以及动态再结晶分数与应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式。结果表明,试验用钢的流变应力和峰值应变均随变形温度的降低和应变速率的提高而增大,动态再结晶晶粒平均尺寸随着变形Z参数的增大而减小,Z参数越大,发生动态再结晶和完全动态再结晶所需的应变也越大。 王振华 厉勇 曲明贵 任利国 傅万堂关键词:中碳非调质钢 热变形 动态再结晶 显微组织 曲轴 42CrMo钢棒材中的先共析铁素体及其对马氏体相变的影响 2025年 42CrMo是一种具有优异综合力学性能的中碳低合金钢,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和能源等领域。42CrMo钢棒材采用连铸方式生产坯料,连铸坯中的枝晶在轧制时被拉长,枝晶偏析也随之成为偏析带。偏析带是低合金结构钢热轧长材上普遍存在的组织特征。棒材在轧后冷却过程中,或棒材所加工成的零部件在热处理的冷却过程中,低碳偏析带上会优先形成先共析铁素体。这些铁素体的取向、尺寸、形貌等的详细表征仍十分欠缺。另外,先共析铁素体是否与马氏体有特定的位向关系尚不明析。通过金相和背散射电子衍射,观察和分析了42CrMo钢棒材中偏析带上先共析铁素体的晶粒形貌和取向,研究了先共析铁素体对马氏体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偏析带上的先共析铁素体晶粒基本呈等轴状,晶粒尺寸与偏析带的宽度关系不大;铁素体晶粒间的取向差较为随机,所形成的铁素体带并不存在织构;多处马氏体与相邻先共析铁素体具有十分接近的位向,表明马氏体能以先共析铁素体为核发生相变。 齐建军 张志新 戴观文 赵宪明 王振华关键词:42CRMO钢 先共析铁素体 马氏体 取向差 形核 高氮铬锰奥氏体钢的热变形行为及热锻开裂机理研究 被引量:6 2012年 采用热力学计算、物相分析、物理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大型发电机转子护环用18Mn18Cr0.5N钢的平衡相图、热变形行为、氮化物析出行为和热锻表面开裂机理。获得了伪二元平衡相图、不同温度下各平衡相的摩尔分数及元素组成,揭示了各元素对相变点的影响规律。建立了热变形方程、动态组织状态图以及热加工图,发现流变失稳的本质为发生在晶界处的局部流变;确立了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力及峰值应力与Z参数间的定量关系,建立了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与变形条件间的定量关系,确定了大型18Mn18Cr0.5N钢锻件的热加工工艺参数范围。热变形会对18Mn18Cr0.5N钢变形后保温过程中氮化物的析出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加工硬化促进析出,而再结晶则抑制析出,揭示了不同变形条件下氮化物的析出与长大规律及其与热锻开裂间的关系。将冷变形损伤准则与动态组织变化耦合到热变形开裂数值模拟中,结合裙试样热压缩物理模拟,揭示了18Mn18Cr0.5N钢热锻表面开裂的机理,发现晶粒尺寸越大热塑性越差,而δ铁素体在晶界上的析出则会急剧增大热锻开裂倾向,确定了适于该钢锻造的再加热温度范围。 王振华关键词:热变形 物理模拟 氮化物 Δ铁素体 热加工图 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工程材料检测技术课程建设 2017年 研究生是科研项目的参与者和基础试验工作的执行者,是推动科技进步的中坚力量之一,是未来科研工作的主力军。为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开设具有较强学科交叉特色的课程——工程材料检测技术,对培养创新意识、提升综合科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以具体科研问题为例,分析了开设该课程的必要性,说明了如何设置教学内容,讨论了课程实施和考核方式。 王振华关键词:机械工程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