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宇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静脉
  • 3篇血栓
  • 3篇血栓形成
  • 2篇导管
  • 2篇溶栓
  • 2篇腔静脉
  • 2篇腔静脉滤器
  • 2篇腔内
  • 2篇下腔静脉
  • 2篇下腔静脉滤器
  • 2篇联合导管
  • 2篇接触性溶栓
  • 2篇静脉滤器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压迫综合征
  • 1篇氧化酶
  • 1篇支架植入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机构

  • 5篇河北省人民医...

作者

  • 5篇姜广伟
  • 5篇吕柏楠
  • 5篇丁殿柱
  • 5篇张晓宇
  • 5篇牛帅
  • 2篇唐雷
  • 2篇董若愚
  • 1篇吴胜春
  • 1篇石晓明
  • 1篇杨永宾

传媒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上海医学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中国血管外科...
  • 1篇血管与腔内血...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一站式腔内介入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观察被引量:17
2022年
目的:探讨一站式腔内介入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因左侧IVCS继发DVT入院治疗的26例患者的资料,均采用超声引导下膝下深静脉穿刺、Angiojet导管吸栓、髂静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同期滤器取出的一站式腔内介入治疗,记录手术时间和导管吸栓时间;观察手术前后左下肢深静脉通畅度评分、健患肢膝上15 cm和膝下10 cm周径差,以及手术前后1 d血红蛋白量、肌酐、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变化。通过随访,评价血栓后综合征发生率及髂静脉支架通畅情况。结果:26例患者均成功实施一站式腔内介入治疗,手术时间为(171±35)min,吸栓时间为(263±89)s。与手术治疗前相比,手术治疗后静脉通畅度评分、健患肢膝上及膝下周径差均减小(均P<0.01);血红蛋白量减少,肌酐、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水平均上升(均P<0.01)。患者随访时间为1~12个月,其中1例患者7个月后出现支架内血栓形成,经保守治疗后症状改善;1例患者存在支架内附壁血栓形成,支架内血流无影响;其余患者均支架通畅。所有患者随访期间未见血栓后综合征。结论:一站式腔内介入治疗IVCS合并左下肢DVT安全可行,治疗过程中须关注导管吸栓所致的肝肾功能指标的变化,及时给予相应干预,避免相关并发症发生。
姜广伟丁殿柱张晓宇牛帅吕柏楠
关键词: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深静脉血栓形成支架植入
经皮机械吸栓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期下腔静脉滤器相关血栓的疗效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经皮机械吸栓(percutaneous mechanical thrombectomy,PMT)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治疗急性期下腔静脉滤器相关血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1年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1例急性期下腔静脉滤器相关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PMT+CDT组(12例)和CDT组(9例),比较两组溶栓时间、尿激酶用量、滤器回收成功率以及治疗前后下腔静脉滤器血栓和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PMT+CDT组的溶栓时间、尿激酶用量均低于CD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MT+CDT组术中吸栓平均出血量为(71.50±13.47)ml。两组治疗后下腔静脉血栓较治疗前均缩小(P<0.05);治疗后PMT+CDT组下腔静脉血栓小于CD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MT+CDT组患者均成功回收滤器,滤器回收率为100%;CDT组有5例患者成功回收滤器,滤器回收率为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MT联合CDT是治疗急性期下腔静脉滤器相关血栓安全有效的方法,有助于缩短溶栓时间,减少溶栓药物用量,提高滤器回收率。
姜广伟张晓宇董若愚丁殿柱牛帅吕柏楠
关键词:下腔静脉血栓形成
导管吸栓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早期下腔静脉滤器相关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安全性
2022年
目的探讨导管吸栓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CDT)对早期下腔静脉滤器相关血栓形成(IVCF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行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过程中发现的25例早期IVCFT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吸栓组(n=15,给予导管吸栓联合CDT治疗)和单纯抗凝组(n=10,仅给予单纯抗凝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滤器取出情况、吸栓前后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尿激酶用量、溶栓时间、相关并发症[血管鞘周围渗血、肺动脉栓塞(PE)、大出血、重要脏器出血、下腔静脉损伤]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不同时间(出院后1、3、6、12个月)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TS)的发生情况。结果吸栓组中2例患者经导管吸栓后一期取出滤器,13例患者行导管吸栓联合CDT治疗,滤器取出成功率为100%;单纯抗凝组的滤器取出成功率为20%。吸栓组患者的中位溶栓时间为30(25,50)h,中位尿激酶用量为78(71,150)万U。吸栓组中,5例患者在溶栓过程中发生血管鞘周围渗血;所有患者均无PE、大出血、重要脏器出血、下腔静脉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出院后1、3、6、12个月,两组患者的Villalt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2个月,单纯抗凝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PTS发生率高于吸栓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吸栓联合CDT是治疗早期IVCFT安全、有效的手段,有助于提高滤器回收成功率,降低下肢深静脉PTS的发生率。
姜广伟张晓宇牛帅丁殿柱吕柏楠
关键词:下腔静脉滤器血栓形成
静脉腔内激光消融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静脉腔内激光消融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血管外科收治的86例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根据患者自主意愿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5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腔内激光消融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案。统计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记录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肿胀评分、睡眠质量、社会活动、体力活动及疲劳感、术后治疗效果、复发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52. 59±19. 71) min、切口长度(1. 94±0. 33) cm、术中出血量(12. 40±2. 97) m L及住院天数(7. 25±2. 54) 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肿胀评分、睡眠质量、社会活动及体力活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94. 44%(51/54)高于对照组84. 38%(2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两组患者的6个月内复发及12个月内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 41%(4/54)明显低于对照组15. 63%(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采用静脉腔内激光消融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能明显改善其术中的相关指标,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牛帅丁殿柱唐雷姜广伟张晓宇吕柏楠
关键词: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安全性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赖氨酰氧化酶基因多态性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赖氨酰氧化酶(LOX)基因rs2278226位点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患者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间在河北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64例转移结直肠癌患者(转移组)、218例无转移结直肠癌患者(无转移组),并选择同期进行体格检查的健康者340名(对照组),检测其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CA199、CA50和外周血L0x的水平。采用离心柱法提取各样本基因组DNA,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后应用DNA直接测序技术检测3组患者外周血LOX基因rs2278226位点的多态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LOX基因rs2278226多态位点与结直肠癌转移间的关系。结果转移组和无转移组的血清CEA、CA199、CA50和LOX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转移组的血清CEA、CA199、CA50和LOX水平均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值均〈0.05)。PCR产物纯化后双向测序结果显示,LOX基因rs2278226位点存在两种单核苷酸多态性C和G,共有3种基因型:CC(突变纯合子)、CG(突变杂合子)、GG(非突变基因型)。转移组和无转移组的CG、CC基因型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转移组的CC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5)。转移组和无转移组的C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转移组的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C基因型是结直肠癌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2.951,95%CI为1.198~4.687,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LOX基因rs2278226位点多态性与肿瘤转移有关。
石晓明吴胜春杨永宾唐雷牛帅丁殿柱张晓宇姜广伟李计宽董若愚吕柏楠
关键词:结直肠癌赖氨酰氧化酶基因多态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