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洪伟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巴中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MRI
  • 1篇蛋白
  • 1篇性病
  • 1篇阴道
  • 1篇阴道分泌物
  • 1篇肾损
  • 1篇肾损伤
  • 1篇脓毒
  • 1篇脓毒症
  • 1篇全自动
  • 1篇全自动微生物...
  • 1篇中性粒细胞
  • 1篇中性粒细胞明...
  • 1篇子宫
  • 1篇子宫内膜
  • 1篇子宫内膜病变
  • 1篇微生物分析
  • 1篇微生物分析仪
  • 1篇危重
  • 1篇危重病

机构

  • 4篇巴中市中心医...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钟洪伟
  • 2篇王贞美
  • 1篇张卫
  • 1篇何柳
  • 1篇王淑英
  • 1篇王峰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3篇2018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MRI两种表观弥散系数值对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MRI两种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对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其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子宫内膜病变的MRI资料,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测量并比较良恶性病变MRI整体ADC值(ADCw)与局部ADC值(ADCr)的差异,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两种方法的诊断效能,以Bland-Altman法评估两者的一致性。结果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的ADCw、ADCr值均高于恶性病变(均P<0.05);ADCw值取1.046×10^(-3)mm^2/s、ADCr值取1.053×10^(-3)mm^2/s作为鉴别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诊断阈值时,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7和0.911,ADCw ROC曲线下面积大于ADCr的曲线下面积(P<0.05);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两者差值尚有7.9%(7/79)在95%一致性范围外。结论 ADCw和ADCr值均有助于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但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较差,尚不能相互替代,ADCw的诊断效能更优。
李垚钟洪伟张卫
关键词:表观弥散系数子宫内膜病变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病的腹部CT及MRI征象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究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病诊断中,使用腹部CT及MRI检测的征象情况。方法:将2014年1月—2018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将其中48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对其实施腹部CT及MRI检测,观察并分析其相关征象。结果:腹腔干旁(66.67%,32例)和肠系膜区(91.67%,44例)受到显著累及,79.16%(38例)患者存在"三明治"征象,有95.83%(46例)表现出肝大现象。结论:CT及MRI可对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病患者的腹部征象作出全面分析,反映患者情况。
钟洪伟
关键词:腹部CTMRI艾滋病
分析巴中地区696例阴道分泌物的细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了解不同地区不同人群阴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对阴道炎治疗过程中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科学的实验室依据。方法对巴中地区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期间的696例阴道分泌物样本进行培养,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分离的菌株进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结果 696例样本中457例中培养出病原菌238株,阳性检出率为52.08%。细菌检出种类较多,革兰氏阳性球菌104株,革兰氏阴性杆菌63株,假丝酵母菌67株,其他细菌4株,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3.70%、26.47%和1.68%。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B群无乳链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抗生素敏感率均为100.0%,粪肠球菌和B群无乳链球菌对氨苄西林和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00%。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美洛培南和亚胺培南抗生素敏感率均在97.00%以上,两种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耐药率均在34.00%以上。结论定期总结分析所在地区的阴道分泌物中病原菌分布及细菌总体耐药概率,对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高疗效和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王贞美钟洪伟王官容王淑英何柳
关键词:阴道分泌物细菌培养
uNGAL对危重病患者早期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检测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urinary neutrophil gelatinase associated lipocalin,uNGAL)在危重病患者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早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巴中市中心医院ICU收治的120例危重病患者,入ICU后连续观察72h。根据急性肾损伤pRIFLE和脓毒症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不同组别,检测并分析不同组别的患者入ICU后2、24、48、72huNGAL和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结果。结果 AKI组患者各时间点uNGAL结果均高于非AKI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57、5.24、4.52、2.97,P=0.004、0.008、0.002、0.009)。非AKI组患者进入ICU后,新发展为AKI患者19例,各时间点uNGAL检测结果均高于非AKI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28、4.57、3.76、4.15,P=0.008、0.003、0.000、0.004),uNGAL检测结果在2h内即有所升高,SCr检测水平48、7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8、3.55,P=0.042、0.034)。脓毒症合并非AKI组入ICU后2、24h时uNGAL检测结果高于非脓毒症合并非AKI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7、2.11,P=0.038、0.047)。脓毒症合并AKI患者uNGAL检测水平在各个时间点均较脓毒症非AKI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7、3.24、2.52、3.98,P=0.010、0.004、0.006、0.002)。结论 uNGAL可作为危重病患者AKI的早期诊断标志物,在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早期辅助诊断中具有积极的价值。
王官容钟洪伟王贞美王峰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危重病患者肌酐脓毒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