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欢欢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枢椎
  • 1篇寰枢
  • 1篇寰枢椎
  • 1篇寰枢椎不稳
  • 1篇寰枢椎不稳定
  • 1篇内固定
  • 1篇内固定治疗
  • 1篇后路
  • 1篇后路内固定
  • 1篇后路内固定治...
  • 1篇3D打印

机构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作者

  • 1篇赵黎明
  • 1篇史锡文
  • 1篇张佳栋
  • 1篇栗超跃
  • 1篇马龙祥
  • 1篇邓欢欢

传媒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年份

  • 1篇201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基于3D打印模型辅助后路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定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个体化3D打印模型辅助后路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河南省人民医院2013?03—2015-03CT及MRI确诊的21例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5例应用3D打印技术建立颈椎个体化3D打印模型,术前进行模拟置钉及内固定术,以期得到个体化得置顶数据,进而辅助真实手术,采取一期后路减压及内固定治疗。结果 15例3D打印模型模拟辅助术中置钉及内固定手术全部置钉成功,无椎动脉及神经根损伤,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0.6个月,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JOA评分高于术前(P〈0.05)术后复查颈部CT或头颈部MR,寰椎齿突间隙(ADI)明显缩小,延髓颈髓角(CMA)明显增大,延髓腹侧受压明显减弱和消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未出现手术死亡,且无呼吸困难病例。结论个体化3D打印模型辅助后路螺钉内固定可提高置钉成功率,有效保护椎动脉及神经根,提高安全性,特别对椎动脉"高跨"及各种先天椎体变异的寰枢椎不稳定病人有很大帮助。
马龙祥栗超跃史锡文张佳栋赵黎明常运光邓欢欢
关键词:后路内固定寰枢椎不稳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