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瑛

作品数:4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维持性
  • 3篇血液
  • 3篇维持性血液
  • 2篇血液透析
  • 2篇血液透析患者
  • 2篇透析患者
  • 2篇维持性血液透...
  • 2篇维持性血液透...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弹性
  • 1篇蓄积
  • 1篇诱导期
  • 1篇社会支持
  • 1篇生命
  • 1篇生命质量
  • 1篇尿毒
  • 1篇尿毒症
  • 1篇尿毒症患者
  • 1篇皮肤
  • 1篇皮肤瘙痒

机构

  • 4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4篇邱瑛
  • 2篇李雪芹
  • 1篇王静
  • 1篇袁怀红
  • 1篇余少斌
  • 1篇杨玉洁

传媒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障碍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作为终末期患者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极大的改善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和预后[1~3]。但是在MHD患者长期透析的治疗过程中,认知障碍的发病率高达70%,已经成为了严重问题[4]。
邱瑛王静李雪芹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生命质量ESRD
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诱导期病人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诱导期病人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选取MHD诱导期病人152例,采用一般资料量表、心理弹性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恐惧疾病进展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43例病人最终纳入调查。心理弹性问卷总得分(58.73±10.37)分、社会支持总分(38.15±5.59)分、恐惧疾病进展总得分为(46.53±7.02)分。不同年龄、婚姻、学历、家庭月收入、并发症、血液透析知识的MHD诱导期病人的心理弹性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婚姻、学历、家庭月收入的病人社会支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婚姻、家庭月收入、并发症、血液透析知识的病人恐惧疾病进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理弹性及其维度与恐惧疾病进展呈负相关性(P<0.05~P<0.01);社会支持维度中,除支持的利用度(P>0.05)外,其余各维度均与恐惧疾病进展呈负相关性(P<0.05~P<0.01)。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和并发症≥3个的MHD诱导期病人恐惧疾病进展评分高(P<0.05和P<0.01)),已婚、家庭月收入>10 000元、血液透析知识较多、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得分高的病人恐惧疾病进展评分低(P<0.05~P<0.01),7个变量对病人恐惧疾病进展评分的影响为79.3%(P<0.05)。结论:MHD病人的恐惧疾病是一个复杂的、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心理感受。临床上医护人员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帮助病人建立正确的应对方式,从而缓解疾病进展恐惧心理。
邱瑛李雪芹
关键词:诱导期心理弹性社会支持
维持性透析老年尿毒症患者胃肠道症状现状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3
2022年
目的分析维持性透析老年尿毒症患者胃肠道症状现状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治疗该病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5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血液透析中心进行维持性透析的90例老年尿毒症患者为对象,采用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量表(GSRS)评分和肾脏疾病生活质量量表(KDQOL-SF)评分评估胃肠道症状现状和生活质量,并分析胃肠道症状对生活质量影响。结果维持性透析老年尿毒症患者胃肠道症状发生率为78.89%,严重程度多为轻微和轻度,发生率最高为消化不良;肾脏疾病和透析相关生活质量评分为(61.53±11.79)分,一般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为(63.24±11.85)分;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胃肠道症状与生活质量评分均呈负相关性(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进食障碍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B=-14.431,P<0.05)。结论维持性透析老年尿毒症患者胃肠道症状发生率较高,但严重程度较轻,可通过改善胃肠道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邱瑛余少斌
关键词:老年尿毒症维持性透析胃肠道症状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23年
皮肤瘙痒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常见合并症,其发生与发展涉及一系列复杂的生理病理变化,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目前发现与皮肤含水量、尿毒症毒素蓄积、离子代谢紊乱、内分泌失调、微炎症状态、免疫功能紊乱、组胺水平异常、周围神经病变等多因素有关。基于多种发病机制也衍生出多样化的治疗方案,如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高通量血液透析、抗过敏治疗等。现对目前MHD患者皮肤瘙痒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邱瑛杨玉洁袁怀红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皮肤瘙痒微炎症状态高通量血液透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