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英
-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NAPD挽救方案治疗老年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42例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NAPD(长春瑞滨、阿糖胞苷、顺铂、地塞米松)挽救方案治疗老年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42例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83例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老年患者分组,对照组41例予以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地塞米松(GEMOX)挽救治疗方案治疗,观察组42例予以NAPD挽救方案治疗。评价两组患者连续行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1个周期后评价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周期后,两组患者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异常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毒性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NAPD挽救方案可通过作用于肿瘤细胞各周期以提高老年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效果,能降低神经毒性发生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 程英郭学军卫延辉
- 关键词: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老年安全性
-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联合泼尼松治疗新诊断ITP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评价应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联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新诊断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1年6月1日~2015年6月31日,120例新诊断ITP患者入组,男46例,女7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仅使用泼尼松治疗,泼尼松用法为起始剂量60 m/d,14 d后若血小板计数≥50×109/L,无出血及无诱发出血高危因素时开始减量至15 m/d以下维持量或最终停药。试验组在应用泼尼松基础上联合应用rh-TPO 1.5万U/d,皮下注射,第1~14 d,之后每周2次,每次1.5万U,连用至90 d。结果在第8、15,22、30、180 d,试验组血小板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空腹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TPO联合泼尼松治疗新诊断的ITP患者,起效迅速,作用持久,不良反应少,患者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总使用剂量减少,有益于提高新诊断ITP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
- 郭学军程英
-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血小板生成素泼尼松
- 不同剂量硼替佐米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及其对生化指标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硼替佐米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及其对生化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12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予以硼替佐米1.6mg/m^(2),每周注射1次;观察组63例予以硼替佐米1.0~1.3mg/m^(2),每隔3d注射1次,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及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平均疗程数及血清肌酐、血清M蛋白、骨髓浆细胞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1.0~1.3mg/m^(2)剂量,间隔3d给药的硼替佐米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可通过降低M蛋白表达,改善贫血,降低肾功能损伤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平均疗程数,提高治疗效果。
- 程英郭学军卫延辉
- 关键词:硼替佐米多发性骨髓瘤
- 艾曲泊帕乙醇胺治疗ITP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小板输注、凝血功能及外周血Th淋巴细胞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艾曲泊帕乙醇胺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小板输注、凝血功能及外周血Th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濮阳市油田总医院103例成人IT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给予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并根据血小板数量判定是否输注血小板)和观察组(5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艾曲泊帕乙醇胺片),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完全缓解(CR)率、有效(R)率、白介素(IL)-4水平、IL-5水平、血小板计数(PLT)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输注率、血小板输注量、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IL-2水平、γ干扰素(IFN-γ)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曲泊帕乙醇胺可通过调控ITP患者外周血Th淋巴细胞功能,提高PLT,改善凝血功能,减少血小板输注,提高临床疗效,且不易增加用药的不良反应。
- 程英郭学军卫延辉
- 关键词:地塞米松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