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学军
- 作品数:26 被引量:72H指数:5
- 供职机构: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变异型RARα易位1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典型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具有较高比例的异常早幼粒细胞,染色体核型t(15;17)及PML-RARα融合基因是其特征性的标志。而少数患者伴其他类型融合基因[1],目前已发现的RARα的伴侣基因有PLZF、NPM、NuMA、STAT5b、PRKAR1A、FIP1L1、BCOR、OBFC2A、GTF21、IRF2BP2、TBLR1、FNDC3B等[2],这部分患者因具有典型APL的形态,但不具有典型APL的染色体及融合基因,故称之为APL伴变异型RARα易位。其临床特点及预后有别于典型的APL,目前已检索到的APL伴变异型RARα易位大多为个案报道,现将我们收治的10例APL伴变异型RARα易位的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汇报如下。
- 米瑞华陈琳刘佳刘涛王凯董丽华李旭何玉卓刘正彪郭学军郭淑利赵红勉唐家宏马晓苗李玉富魏旭东
- 关键词:早幼粒细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个案报道STAT5B变异型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强直性脊柱炎2例并文献复习
- 2023年
- 目的提高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合并强直性脊柱炎(AS)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2例APL合并A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1例患者同时确诊APL和AS,1例患者既往有明确AS病史,长期口服抗风湿药,后确诊APL。2例患者均给予吡柔比星、三氧化二砷、维甲酸诱导等治疗APL,末次随访患者骨髓细胞学、分子生物学持续缓解,AS未给予治疗,化疗后症状明显缓解。结论APL合并AS病例相对少见,治疗APL药物可能对AS同样有效。
- 苗宁宁郭学军
-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强直性脊柱炎关节痛
- 胃肠道表现为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20例临床分析
- 2011年
- 目的分析以胃肠道表现为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对20例胃肠道表现为主或首发表现的SL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实验检验学、影像超声学等方面的检查。结果20例患者均有腹痛、腹胀或腹泻症状,其中以胃肠道累及为首发表现者6例,8例B超提示肠段肠壁水肿、增厚,4例结肠镜检查均有炎性或溃疡表现。所有患者给予激素、免疫抑制剂和对症支持治疗,病情控制后出院。结论胃肠道累及是SLE常见的临床表现,早期正确认识SLE并及时给予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治疗对预后有重要影响。
- 李根区郭学军李风菊焦莲华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相关毒性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0年
- 目前,免疫治疗为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作为免疫治疗的一种方法,在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尤其是在治疗B细胞相关性恶性血液病方面取得了显著疗效。CAR-T细胞在治疗B细胞相关性恶性血液病时,在发挥靶向性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毒性反应,严重者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掌握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应对措施,尽可能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毒性反应及病死率,成为CAR-T细胞治疗成功的关键。本文将CAR-T细胞治疗B细胞相关性恶性血液病过程中出现的毒性反应机制做一综述。
- 卫延辉郭学军
-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
-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的疗效。方法 2005年2月至2010年2月收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患者148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伊马替尼组78例,常规治疗组7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伊马替尼组总有效率51.28%,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12.8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应用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能够取得近期良好的临床效果用药方便,毒性反应轻微,明显延长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林晓燕郭学军何玉卓李凤菊
- 关键词:疗效观察
- 伊布替尼致重度肝损害1例附文献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伊布替尼导致肝损害的临床特征并分析伊布替尼导致肝损害的特点及可能机制,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我院1例患者应用伊布替尼治疗滤泡细胞淋巴瘤过程中出现严重胆汁淤积性肝损害的案例,综合分析患者服用伊布替尼后出现肝损害后相关指标变化,并结合国内外伊布替尼引起肝损害的案例报道分析,探讨伊布替尼导致肝损害的特点及可能机制。结果:本例患者服用伊布替尼72 d后出现胆红素、胆汁酸和转氨酶上升,彩超提示弥漫性肝损害。结论:伊布替尼服用后虽然很少出现因药物不良反应停药现象,但可能在肝脏中蓄积,进而导致肝损害的发生。建议临床上使用伊布替尼时,检测肝功能尤为必要,特别是对于基线时肝功能就出现异常的患者。
- 朱鸿斌卫延辉林晓燕何玉卓郭学军刘正彪
-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害胆汁淤积
- NAPD挽救方案治疗老年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42例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NAPD(长春瑞滨、阿糖胞苷、顺铂、地塞米松)挽救方案治疗老年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42例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83例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老年患者分组,对照组41例予以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地塞米松(GEMOX)挽救治疗方案治疗,观察组42例予以NAPD挽救方案治疗。评价两组患者连续行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1个周期后评价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周期后,两组患者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异常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毒性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NAPD挽救方案可通过作用于肿瘤细胞各周期以提高老年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效果,能降低神经毒性发生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 程英郭学军卫延辉
- 关键词: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老年安全性
- 艾曲泊帕乙醇胺治疗ITP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小板输注、凝血功能及外周血Th淋巴细胞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艾曲泊帕乙醇胺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小板输注、凝血功能及外周血Th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濮阳市油田总医院103例成人IT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给予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并根据血小板数量判定是否输注血小板)和观察组(5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艾曲泊帕乙醇胺片),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完全缓解(CR)率、有效(R)率、白介素(IL)-4水平、IL-5水平、血小板计数(PLT)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输注率、血小板输注量、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IL-2水平、γ干扰素(IFN-γ)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曲泊帕乙醇胺可通过调控ITP患者外周血Th淋巴细胞功能,提高PLT,改善凝血功能,减少血小板输注,提高临床疗效,且不易增加用药的不良反应。
- 程英郭学军卫延辉
- 关键词:地塞米松凝血功能
- 小剂量普通肝素治疗中低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并发凝血功能障碍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分析中低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并发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的情况及其治疗。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8年12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中低危APL并发凝血功能障碍患者60例进行分组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用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加用小剂量肝素治疗。评价两组效果,记录出血改善时间、FG恢复时间、APTT/PT恢复时间、PLT稳定时间、冷沉淀输注量、并发症,并比较。结果两组缓解率均为100%,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出血改善时间、FG恢复时间、APTT/PT恢复时间、PLT稳定时间、冷沉淀输注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P>0.05)。结论中低危APL并发凝血功能障碍应用常规治疗联合小剂量肝素治疗,相比常规方案治疗,可更好地缩短出血改善时间、FG恢复时间、APTT/PT恢复时间、PLT稳定时间,减少冷沉淀输注量,且并发症少,值得应用。
- 何玉卓郭学军林晓燕朱鸿斌
- 关键词:凝血功能障碍小剂量肝素冷沉淀
-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肝内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被引量:6
- 2011年
- 背景:大量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肝干细胞的主要肝外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特定环境下可分化为肝组织和肝细胞从而参加肝脏的修复与重建。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20例,在无菌条件下由髂后上棘抽取骨髓200mL,在体外分离纯化骨髓单个核细胞并制成10mL细胞悬液,经肝动脉将细胞悬液移植入肝脏,分别在移植后第2、4、8、12周复查肝脏功能,观察实验室指标,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结果与结论:移植后2周内所有血清学指标均无显著改变,移植后4周白蛋白由(27.05±5.23)g/L升到(30.02±5.02)g/L,纤维蛋白原由(1.55±0.53)g/L升到(2.55±0.53)g/L,凝血酶原时间由(24.05±5.23)s降到(17.05±5.13)s,胆碱酯酶和甲胎蛋白也有不同程度上升,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在移植前后无显著性变化。单个核细胞移植后食欲改善、体力好转10例,腹胀减轻6例,腹水减少7例,下肢浮肿减轻4例。全部患者在移植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移植近期无不良反应出现。
- 郭学军林晓燕何玉卓冯雪琴李风菊姚志琴
- 关键词: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肝硬化失代偿期血清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