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穆先敏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血管
  • 1篇代内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蛋白激酶2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管生成
  • 1篇炎性肠疾病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药物
  • 1篇药物作用
  • 1篇移植瘤
  • 1篇抑制肿瘤
  • 1篇抑制肿瘤血管...
  • 1篇抑制作用及机...
  • 1篇原位
  • 1篇原位移植

机构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穆先敏
  • 2篇尤强
  • 2篇张晨
  • 1篇张娟
  • 1篇苏欣
  • 1篇吴婷
  • 1篇周萍
  • 1篇耿申
  • 1篇刘晨阳
  • 1篇潘金顺
  • 1篇杨璟
  • 1篇胡石
  • 1篇徐澈

传媒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18α甘草次酸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18α甘草次酸(18α-GA)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保护作用,为18α-GA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方法将4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DSS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18α-GA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5组小鼠均采用3%DSS溶液连续喂养7 d建立急性UC动物模型,同时各组分别每天腹腔注射100 mg/kg生理盐水、100 mg/kg柳氮磺吡啶、40 mg/kg 18α-GA、20 mg/kg 18α-GA、10 mg/kg 18α-GA。每天测量并记录小鼠的体重,评估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第8天处死小鼠,取小鼠结肠测量其长度;切片观察结肠黏膜并进行病理学评分;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中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症小体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结肠组织中IL-1β含量。结果与DSS模型组比较,18α-GA高、中剂量组第7天时的体重减轻幅度明显更小(均P<0.05);结肠长度更长(均P<0.05),结肠黏膜病理学评分明显更低(均P<0.05);结肠组织中GSDMD、cleaved-caspase1及IL-1β的表达显著更低(均P<0.05);18α-GA高剂量组DAI评分更低(P<0.05);结肠组织中NLRP3表达更低(P<0.05)。结论18α-GA可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通路的激活,改善DSS诱导的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
张娟周萍穆先敏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Β炎性肠疾病
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ARDS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内的表达变化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在介导中性粒细胞肺部浸润的过程中起到很大作用。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小鼠模型中,观察ICAM-1以及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2(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2,MK2)和人抗原R(human antigen R,HuR)在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PMVEC)内表达的变化。方法健康清洁型6~8周雄性C57BL/6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LPS组,每组5只。LPS组腹腔注射LPS 5 mg/kg(溶于100μL的PBS中),对照组腹腔注射PBS(5mg/kg),24 h处死全部小鼠。在LPS诱导的小鼠ARDS模型中,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小鼠肺组织分离得到的PMVEC内人抗原R(human antigen R,HuR)、ICAM-1的mRNA表达量,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总MK2、磷酸化MK2、HuR以及ICAM-1表达量的变化,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MVEC表面ICAM-1的表达量及肺部浸润的中性粒细胞数量。结果 LPS组小鼠肺组织W/D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6±0.40)vs(3.61±0.28),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LPS组中性粒细胞浸润率较对照组高[(13.92±3.23)%vs(3.24±1.24)%,P〈0.05]。LPS刺激后小鼠肺组织中ICAM-1的mRNA及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PMVEC表面ICAM-1表达较对照组也明显增加(P〈0.05)。MK2总量无明显变化,磷酸化MK2较对照组明显增加,HuR mRNA及蛋白总量无明显变化,但存在核质转移。结论特异性阻断或减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HuR的表达可使ICAM-1表达减少,从而减少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减轻ARDS病理生理改变,可为临床治疗ARDS提供一个新靶点。
耿申吴婷穆先敏张晨刘晨阳尤强苏欣
关键词:细胞间黏附分子-1
醉茄素A通过抑制VEGF-VEGFR2轴的激活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2017年
目的探讨醉茄素A(Withaferin A,WFA)对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CCK8法测定WFA对原代脐静脉内皮细胞(Primary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pHUVECs)的增殖抑制作用;Transwell法检测WFA对原代脐静脉内皮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管腔形成实验检测WFA对原代脐静脉内皮细胞小管作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WFA对VEGF诱导原代脐静脉内皮细胞磷酸化VEGFR2表达的影响;QPCR法检测WFA作用于原代脐静脉内皮细胞后VEGF、bFGF、Ang-1、VEGFR2的mRNA表达。结果 WFA对原代脐静脉内皮细胞生长24h、48h、72h的IC50分别为1.12±0.09μmol/L、0.83±0.05μmol/L和0.71±0.04μmol/L,对原代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WFA抑制VEGF诱导的原代脐静脉内皮细胞迁移和管腔形成,差异有显著性(P<0.05);WFA能够下调VEGF诱导的原代脐静脉内皮细胞中磷酸化VEGFR2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WFA抑制原代内皮细胞中的VEGF、bFGF、Ang-1、VEGFR2 mRNA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WFA可抑制VEGF-VEGFR2通路的激活,抑制原代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这可能是WFA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重要机制。
施伟穆先敏
关键词:血管生成
醉茄素A对裸鼠人肝癌原位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2017年
目的 探讨醉茄素A(WFA)对裸鼠人肝癌原位移植瘤生长及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裸鼠人肝癌HepG2原位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WFA高、低剂量组、阳性药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WFA高、低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浓度为6、3 mg/kg的WFA溶液,阳性药对照组给予苏尼替尼50 mg/kg,模型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均1次/d,14 d后,剥取肿瘤并测量其体积及质量,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法检测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QPCR法检测各组动物肿瘤中血管生成相关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生成素-2(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mRNA水平;CCK8法测定WFA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分别用QPCR法和ELISA法检测WFA作用于HepG2细胞后VEGF、bFGF的表达.结果 WFA高、低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42.69%、20.22%,阳性药对照组为49.43%;模型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WFA高、低剂量组MVD计数分别为(29.02±8.40)、(12.49±3.64)、(16.64±3.13)和(23.62±5.95)个,WFA抑制血管形成呈剂量依赖性.与模型对照组相比,WFA高剂量组抑制肿瘤组织中的VEGF、bFGF、Ang-2 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FA对人肝癌HepG2细胞生长IC50为(2.64±0.18)μmol/L;与模型对照组相比,WFA抑制HepG2细胞中的VEGF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FA抑制裸鼠人肝癌HepG2原位移植瘤的生长及微血管形成,抑制血管生成相关蛋白是其潜在作用机制.
穆先敏施伟徐悦胡石杨璟徐澈张晨潘金顺耿飚尤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