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愿

作品数:22 被引量:96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动脉
  • 7篇心肌
  • 7篇冠状
  • 7篇冠状动脉
  • 6篇心肌梗死
  • 6篇梗死
  • 5篇介入
  • 5篇冠状动脉介入
  • 4篇心病
  • 4篇血管
  • 4篇介入治疗
  • 4篇急性心肌梗死
  • 4篇冠心病
  • 3篇动脉介入治疗
  • 3篇心力衰竭
  • 3篇型心
  • 3篇血栓
  • 3篇血栓抽吸
  • 3篇衰竭
  • 3篇疗效

机构

  • 22篇郑州市第七人...

作者

  • 22篇陈愿
  • 7篇毛幼林
  • 7篇陈俭
  • 6篇王瑞敏
  • 6篇黄琼
  • 5篇宋爽
  • 3篇袁义强

传媒

  • 3篇中西医结合心...
  • 3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医学新知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四川生理科学...
  • 1篇四川解剖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执业药师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冠心病患者新发房颤的相关危险指标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新发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诊疗工作。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1月-2021年12月因冠心病于我院住院的患者409例。根据有无新发房颤分为对照组(无新发房颤,n=236例)和实验组(新发房颤,n=173例)。收集基本资料、各项检查检验指标及药物治疗方案。比较组间差异后,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冠心病患者并发房颤的危险因素应用多因素Lo 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年龄更大,女性比例更高,BMI更高,更易合并高血压、心衰,使用ACEI/ARB类药物几率更大,血红蛋白、TG水平更低,NT-proBNP、LDL-C、IL-6、hs-CRP、hs-TnT水平更高(P<0.05)。调整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实验组患者年龄较大、BMI较高、NT-proBNP较高(HR=1.06,95%CI:1.03-1.09,P<0.001;HR=1.06,95%CI:1.04-1.09,P<0.001;HR=1.14,95%CI:1.10-1.29,P<0.001)。结论年龄、BMI、NT-proBNP是冠心病患者新发心房颤动的独立预测因素。
沈蕾陈愿刘乾坤马佳
关键词:冠心病体质指数NT-PROBNP
达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
2024年
目的探讨在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中以达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信封随机法分为两组。试验组中,男女比为26/17,年龄(65.08±5.52)岁;对照组中,男女比为27/16,年龄(65.21±5.37)岁。对照组43例予以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试验组43例在此基础上予以达格列净治疗,持续口服3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心功能、6 min步行距离(6MWD)、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炎症因子水平等。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给药3个月后,试验组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35%(41/43)比79.07%(3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3个月后,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NT-proBNP、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相较于给药前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MWD水平相较于给药前显著上升,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95%(6/43)比11.63%(5/43)](P>0.05)。结论在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达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的疗效显著,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心脏功能,增加心脏射血分数,且安全性良好,值得应用。
陈愿赵子明崔留义马翔宇沈蕾
关键词:心力衰竭射血分数安全性炎症因子
两种抗血小板类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对比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两种抗血小板药物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以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以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用药安全性。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4%、不良反应发生率23.3%;对照组对应数值为93.0%、7.0%,两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能有效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时间,提高治疗效果,且用药安全性高。
陈愿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抗血小板药物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PCI术后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研究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并据此建立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因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三病区接受PCI的4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6个月是否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将患者分为并发组(63例)和未并发组(423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PCI术后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并绘制校准曲线,采用Bootstrap自抽样法内部验证预测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结果并发组与未并发组比较,患者年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吸烟史、术前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0级、冠状动脉(冠脉)多支病变、心功能Killip分级Ⅲ~Ⅳ级、并发糖尿病、低血钾、PCI术后无/慢复流占比均高于未并发组(P<0.05),发病至PCI时间≥6 h占比大于未并发组(P<0.05);两组患者的体质指数(BMI)、性别和病程、并发高血压、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占比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史、发病至PCI时间≥6 h、术前TIMI血流分级0级、冠脉多支病变、心功能Killip分级Ⅲ~Ⅳ级、并发糖尿病、hs-CRP、低血钾、PCI术后无/慢复流均是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PCI术后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P<0.05);将上述危险因素作为预测指标,构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PCI术后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列线图预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94(95%CI:0.755~0.829,P<0.05),灵敏度为73.02%,特异度为86.05%;Bootstrap自抽样法内部检验的一致性指数为0.796,该列�
陈愿赵子明崔留义马翔宇沈蕾
关键词: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恶性心律失常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恩格列净对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恩格列净对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的118例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HFpEF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61例)和对照组(57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包括沙库巴曲缬沙坦、美托洛尔、螺内酯等在内的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恩格列净(10 mg/d)。随访6个月,测定两组患者治疗6月后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治疗1月、3月、6月后由美国GE公司的Vivid7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采集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最大峰值流速(Ea)、二尖瓣舒张晚期最大峰值流速(Aa),以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以荧光测定法测定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测定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D)与治疗6月后心力衰竭再住院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恩格列净对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月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心力衰竭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LVEF、Ea、6MWD均较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Ea、6MWD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LVEDD、LVESD、Aa、hs-CRP、NT-proBNP、AngⅡ、MLHFQ评分均较前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格列净可改善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HFpEF患者的心脏功能,降低其hs-CRP、NT-proBNP、AngⅡ水平,改善其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和运动耐力,降低其心力衰竭再住院率,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马翔宇陈愿张艺帆赵育洁王瑞敏陈俭
关键词:2型糖尿病
血清miR-140-3p、sLOX-1对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能效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miR)-140-3p、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247例接受PCI的STEMI患者,根据PCI术后1年是否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n=38)和无再狭窄组(n=209)。收集患者基础资料,RT-PCR测定患者血清miR-140-3p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sLOX-1水平。分析ASTEMI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影响因素,ROC曲线判断血清miR-140-3p、sLOX-1水平对ASTEMI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结果与无再狭窄组比较,再狭窄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急诊PCI比例、支架内径及血清miR-140-3p水平降低,空腹血糖(FB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支架长度、Gensini积分及血清sLOX-1水平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hs-CRP(OR=2.797,95%CI:1.506~5.194)、急诊PCI(OR=0.186,95%CI:0.106~0.319)、支架内径(OR=0.382,95%CI:0.106~0.319)、miR-140-3p(OR=0.785,95%CI:0.525~0.883)为ASTEMI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独立保护因素,Gensini积分(OR=1.228,95%CI:1.086~1.389)、sLOX-1(OR=1.035,95%CI:1.018~1.052)为其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miR-140-3p联合sLOX-1(AUC=0.892,95%CI:0.847~0.928)预测STEMI患者PCI后支架内再狭窄的AUC明显大于miR-140-3p(AUC=0.791,95%CI:0.735~0.840)、sLOX-1(AUC=0.784,95%CI:0.728~0.834)单独预测,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为81.58%、85.65%、85.02%。结论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ASTEMI患者血清miR-140-3p水平明显降低,sLOX-1水平明显提升,miR-140-3p为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保护因素,sLOX-1为其独立危险因素,二者均对支架内再狭窄具有一定预测价值,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陈愿赵子明崔留义马翔宇沈蕾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支架内再狭窄
心内科临床用新型急救装置
一种心内科临床用新型急救装置,解决了心血管患者不能在转运途中给予患者足够的安全保障,且患者在转运过床操作费时费力,延长了转运时间的问题;包括床体,床体设有可调节高度和角度的支撑板,支撑板前方设有可调节角度的上身支撑架,支...
陈愿赵子明崔留义
文献传递
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过表达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诱导的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2019年
目的探讨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R-BⅠ)在人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hCASMC)增殖和迁移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常规培养hCASMC,根据处理方法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5μg·L^(-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组、10μg·L^(-1)PDGF-BB组、20μg·L^(-1)PDGF-BB组、20μg·L^(-1)PDGF-BB+腺病毒绿色荧光蛋白(AdGFP)组(PDGF-BB+Ad-GFP组)、20μg·L^(-1)PDGF-BB+Ad-GFP-SR-BⅠ组(PDGF-BB+Ad-GFP-SR-BⅠ组)。采用噻唑兰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SR-BⅠ表达,Transwell法检测各组细胞迁移情况。结果空白对照组及5、10、20μg·L^(-1)PDGF-BB组细胞中SR-BⅠ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5、0.76±0.08、0.52±0.06、0.30±0.05,5、10、20μg·L^(-1)PDGF-BB组细胞SR-BⅠ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10、20μg·L^(-1)PDGF-BB组细胞SR-BⅠ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5μg·L^(-1)PDGF-BB组(P<0.05),20μg·L^(-1)PDGF-BB组细胞SR-BⅠ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10μg·L^(-1)PDGF-BB组(P<0.05)。培养24、48、72 h时,5、10、20μg·L^(-1)PDGF-BB组及PDGF-BB+Ad-GFP组、PDGF-BB+Ad-GFP-SR-BⅠ组细胞增殖能力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10、20μg·L^(-1)PDGF-BB组及PDGF-BB+Ad-GFP组、PDGF-BB+Ad-GFP-SR-BⅠ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高于5μg·L^(-1)PDGF-BB组(P<0.05),20μg·L^(-1)PDGF-BB组、PDGF-BB+Ad-GFP组、PDGF-BB+Ad-GFP-SR-BⅠ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高于10μg·L^(-1)PDGF-BB组(P<0.05); PDGF-BB+Ad-GFP-SR-BⅠ组细胞增殖能力低于20μg·L^(-1)PDGF-BB组和PDGF-BB+Ad-GFP组(P<0.05); 20μg·L^(-1)PDGF-BB组与PDGF-BB+Ad-GFP组细胞增殖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20μg·L^(-1)PDGF-BB组、PDGF-BB+Ad-GFP组及PDGFBB+Ad-GFP-SR-BⅠ组细胞迁移数分别为24.2±3.6、76.6±4.2、75.2±4.8和60.6±3.6,各组细胞迁移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695,P<0.01); 20μg·L^(-1)PDGF-BB组、PDGF-BB+Ad-GFP组及PDGF-BB+Ad-GFP-SR-BⅠ组细胞迁移数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DGF-BB+Ad-GFP-SR-
陈俭李传荣王瑞敏毛幼林黄琼马心超陈愿董加建宋爽崔留义赵子明
关键词:B族I型清道夫受体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迁移
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在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4
2019年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IVUS)在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拟在IVUS下实施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78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拟在CT血管造影(CTA)下实施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8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冠脉病变检测特点、冠脉支架置入效果及治疗后再狭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斑块面积和斑块负荷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管腔面积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5)。观察组支架置入总有效率(87. 17%)显著高于对照组(71.76%)(P<0. 05)。术后1年,观察组出现冠状动脉再狭窄4例(5. 12%),对照组12例(14. 11%);术后3年,观察组出现冠状动脉再狭窄7例(8.97%),对照组18例(21. 17%),两组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IVUS下实施冠状动脉支架置入能更准确检查和判定冠状动脉病变,提高支架置入质量和安全性。
毛幼林袁义强王瑞敏黄琼陈俭陈愿
关键词: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支架置入冠心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理压力引起的心肌缺血
2018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理压力引起心肌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心理压力所致心肌缺血患者,分别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60例)与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组60例),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120例患者标准精神压力测试结果ST-T段改变情况为(0.052±0.012)mm;两组患者治疗前比较,血压、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抑郁自评表(PHQ-9)及焦虑筛查量表(GAD-7)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理压力引起的心肌缺血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及症状。
陈俭陈愿宋爽董加建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心肌缺血心理压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